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几种方法

2022-05-30 15:06贺珍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2年10期
关键词:王羲之自然段阅读教学

贺珍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的活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多、更深刻的学习体验。接下来,笔者就谈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几种方法。

一、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向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大多以讲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对此,我们需及时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他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阅读的方向。

以《兰亭集序》为例。这是王羲之创作的一篇序文。在教学的初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向。不同的学生在接触到这篇课文后,会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向,在阅读的过程中关注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学生不太明白什么是“序”,于是就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了解“序”的含义、类别、特点等。通过阅读,他们会了解到:“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送别赠言的文章,叫赠序,专用于赠别,内容大多是表惜别、祝福、劝勉等;另一种是“书序”,多见于著作或者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王羲之的这篇《兰亭序集》就是书序。

有的学生对作者王羲之十分感兴趣,于是便选择阅读与王羲之相关的文章。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他们了解了王羲之的人生经历、代表作等。之后,他们再去阅读《兰亭集序》,就会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其中的情感。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自主选择阅读的方向,让他们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

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合作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和他人合作,共同探究文本的内容。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在与他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他们也会获取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灵感。

还是以《兰亭序集》为例。学生经过初步閱读,一般对文章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督促他们进行深度阅读。教师可以抛出这样的问题:“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然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进行探究。

有的学生和同桌一起探究,着重阅读了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发现作者主要描写了宴集雅致的环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包括时间、地点、参加宴会的人物以及宴会的场面布置、当时的天气情况等。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足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有的学生和伙伴一起阅读了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发现作者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感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作者主要描写了两种人:第一种人“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喜欢“静”;第二种人“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喜欢“躁”。这两种人在性格和行为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同时“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佬,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喜欢“静”和喜欢“躁”的这两种人也有相似之处。他们在快乐的时候,都把时间抛到了脑后,感觉不到时光在悄悄流逝;而当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产生了厌倦时,就会发出“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慨。作者意在告诉读者,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生就有灭,有喜就有悲;而事物由生到灭,由喜到悲的过程也如同白驹过隙一般;生命的长短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能够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自然的造化。所以,作者在文中引用“死生亦大矣”,以告诫世人生命是极其宝贵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并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积累经验。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引导者,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城区校区)

猜你喜欢
王羲之自然段阅读教学
王羲之送字
秋天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美丽的秋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