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的几点教学建议

2022-05-30 11:42潘雁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

潘雁

摘  要: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无法通过延长时间来获取信息,需要通过提高阅读速度来提高阅读效率。而教师作为承担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需求的人”任务的重要角色,可以在进行“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的教学时,通过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来提高阅读速度。

关键词:提高阅读速度;不良阅读习惯;阅读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方法有明确要求(见表1),观察表中数据不难发现,在高段明确提出了阅读速度的要求,且对高段阅读总量的要求有了大幅提高,这两方面都提示教师:高段是小学生阅读速度发展的重要起点。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中段迈入高段的转折期,教师若能在这一时期帮助学生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则能提高其阅读效率,进而提高整个高段的阅读总量,反之,则可能导致学生的阅读速度停滞不前,甚至落后。而现行的人教版小语教材将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整体划为独立的“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从单元导语到语文园地处处揭示着“提高阅读速度”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在日常阅读行为中有哪些限制阅读速度的不良习惯?而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提高阅读速度”这一阅读策略呢?

一、树立效率意识,纠正散漫阅读的不良习惯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每篇课文通过阅读提示要求学生记录阅读时长,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第一题也是让学生交流读文所花的时间,连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展示的也是珍惜时间的名句,这些都提示教师:在教学时,要树立效率意识,让学生有时间观念。

在“提高阅读速度”策略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搭石》中,阅读提示中的“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即是让学生改正注意力不集中、频繁回视的不良习惯;第二篇课文《将相和》阅读提示中的“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即是要避免逐字逐词地阅读;第三篇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阅读提示中的“借助关键词句进行默读”,即是要纠正阅读抓不住重点的阅读习惯;第四篇课文《冀中的地道战》阅读提示中的“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即是要纠正阅读缺乏目标的阅读习惯。

所以,教师在教授阅读策略时,要关注学生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并加以引导、纠正,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带着文体意识进行阅读,纠正用同一个速度通篇阅读的不良习惯

众所周知,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表达特点,具有不同的写作重点,如阅读写人的文章需要重点关注人物特点和人物品质;游记需重点关注游览顺序和景物特点;议论文需要重点关注论点和论据……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调节阅读速度,可用稍慢的速度阅读重点部分,用稍快的速度阅读其他部分,这样就避免了通篇同一个读速的现象。

《搭石》是一篇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文学体裁,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因而,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不必字字较真,而以体会感情为阅读的重点。此方法还能运用到《匆匆》一文的教学中。

《将相和》是一篇历史故事。学生在三年级阅读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种历史类的文章重点展现真实的历史,叙述时故事性强,易于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以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人物特点为阅读重点。此方法还能运用到《草船借箭》《猴王出世》等课文的教学中。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主要介绍事物,语言往往平实易懂,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时不必过多地执着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文字本身,而以“速度更快”为阅读导航来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此方法还能运用到课文《鲸》的教学中。

《冀中的地道战》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一般都会按照某个顺序进行记叙,但作者的写作重点并不仅在于记叙,而是以此突出背后体现的精神或品质。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文章在介绍冀中地道战之后,最后对冀中地道战做出了高度评价。此方法还能运用到《落花生》一文的教学中。

三、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学这一策略单元之前,教师不要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但应充分了解真实的学情,即本单元备课时要注重“备”学生。如《搭石》一文,教学重点是阅读提示中的“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时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教师在课前,预测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四种阅读现象:1. 没读懂但速度快;2. 没读懂且速度慢;3. 已读懂但速度慢;4. 已读懂且速度快。再根据本班的学情,预测班上哪些学生可能出现现象1,哪些学生可能出现现象2……以备课堂上针对性地点名交流阅读感受;除此之外,还要预测在运用策略后,哪些同学可能会明显提高阅读速度,而哪些同学可能提高效果不明显。这些基于学情的分析,能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意外,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教师应以策略阅读体验为着眼点,充分關注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交流自己真实的阅读体验。如在《搭石》一文授课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真实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时间,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属于上述阅读现象中的哪一种,然后再适时引导学生:针对没读懂但速度快的学生,帮助其回忆在阅读中是否过分追求速度而没把握文章内容;针对没读懂且速度慢的学生,帮助其回忆在阅读中是否集中注意力;针对已读懂但速度慢的学生,帮助其认识到阅读中读到不懂之处,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以上策略的引导,都要基于学生的真实交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真实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

四、关注阅读过程

这个单元每篇课文课后习题的第一题都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这就说明在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让学生在读文之后回忆自己的阅读过程,再鼓励其通过真实交流,发现自己的阅读过程和他人的异同,进而总结出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一)纠正注意力不集中、频繁回视的不良习惯

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会使阅读中断,停读和回读都会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质量。在《搭石》一文教学前,教师预测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阅读现象:没读懂但速度快;没读懂且速度慢;已读懂但速度慢;已读懂且速度快。读后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属于哪种阅读现象:没读懂但速度快是不是阅读中过分追求速度而没把握文章内容?没读懂且速度慢是不是阅读中注意力不集中?已读懂但速度慢是不是有阅读时停下来或者回读的情况?已读懂且速度快是不是集中了注意力且一口气不间断地读?通过这样的交流总结出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二)纠正逐字逐词阅读的不良习惯

学生逐字逐词阅读时,其关注点在某个字词上,这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还不利于对字词、语句、篇章的整体把握,缺乏篇章意识。如《将相和》一文,本文篇幅长,若学生逐字逐词地读,则容易出现“读了后半部分,忘了前半部分”的现象。

(三)纠正阅读时抓不住重點的不良习惯

“冗余”理论认为,如果阅读者能在阅读时抓住重点,去掉这些“冗余”,则能提高阅读速度。如阅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时若能抓住“甲比乙更快”的关键句式,忽略列举的具体数字和具体事例则能提高阅读速度。又如阅读具有一定关联的句子时,如“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仍可以继续前进”,可忽略“即使”的部分而重点读“仍”的部分,这样就能提高阅读速度。

(四)纠正漫无目标地阅读的不良习惯

若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阅读,大脑主动汲取,产生获取信息的强烈欲望,反之,则信息获取被动,阅读效率低下,事倍功半。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中也提到“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即不能一味机械地读,而应有目标地边读边想。如教学《冀中的地道战》一文时,在读文之前可带领学生运用“预测”和“提问”的策略说说自己的想法,交流之后再让学生带着初始印象去文中印证答案,这会让阅读更高效。

五、注重多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

五年级的学生,大多已具有自己阅读的习惯。所以,教学时除了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预测”和“提问”的策略,还要结合自己平时使用的阅读方法,如低年级常用的结合插图、生活经验阅读的方法,三年级学习的结合关键句阅读的方法,练习题中的拟小标题和抓住首尾呼应等文章特点进行阅读的方法……所以,五年级上册的“提高阅读速度”单元教学不是要单一地完成本课的阅读提示要求,而是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多角度地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六、合理设置阅读评价标准

提高阅读速度是一个比较级的概念,不能简单地以固定的阅读速度作为评价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高年级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但在落实这一要求时,应了解学生原有的阅读水平:学生的词汇量多少,语文基础水平高低,对标点、语义的理解能力,对长句、难句的理解能力等,所以教师在执教这一单元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所有学生阅读速度达到300字/分钟,而应以学生在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之后,阅读速度是否较之前得到提高为评价标准,使阅读基础较弱的学生经过一定阅读策略实践之后逐步达到300字/分钟,使阅读基础较好的学生经过一定阅读策略实践之后远超300字/分钟。

同时,教师教授阅读策略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阅读,所以,不能以固定的阅读时长为评价标准。在《搭石》教学中,在学生阅读完一遍课文后,教师可先出基础检测题来检测学生是否读懂文章,仅询问读懂文章内容的学生其阅读时间,以了解全班学生平均的阅读时长。因为有的学生阅读速度加快,反而读不懂文章内容,这就本末倒置了。提高阅读速度是以学生真实读懂为基础的,策略单元的设定是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服务的,所以,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也应该建立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决不能脱离文本谈策略。

七、重视策略阅读的巩固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阅读策略,是为了让学生能在阅读实践中更加灵活自如地运用策略,帮助其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经验,提升阅读效率和品质。阅读策略的运用并不应随着单元授课的结束而终止。所以,在下一单元的课文学习中要进行强化,在本册其他课文的学习中也要加强训练,甚至在作业和课外阅读中也要得以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所以,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在朗读、默读、浏览等阅读方法的学习中渗透阅读速度的训练,促进学生对阅读策略的了解和掌握,理解真正的阅读讲究速度与效率的结合。当然,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策略的关键在于坚持,阅读策略是知识,而知识只有得到应用才能变成活的知识、有生命力的知识,更应迁移到整本书阅读、生活常态阅读中,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会阅读策略的积极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铃.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阅读速度的研究[D]. 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9.

[2]李德保.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创造力[J]. 考试与评价,2019(09):102.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
让阅读由量变走向质变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的传授途径探究
有效进行亲子阅读教学管见
试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个性化阅读焕发生命的活力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讨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