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统筹应急应战协调保障机制研究

2022-05-30 10:48于礼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

摘要:要实现高效的应急应战,就要进行军地联合,统筹军队与地方,协调各方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保障应急应战的持续开展,确保应急应战的胜利获得。军地统筹应急应战协调保障机制的建设,要从指挥体系、力量体系和保障体系三个方面着手,本文主要分析了三个方面建设的要点,提出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供研究和参考。

关键词:军地统筹;应急应战;保障机制

军民融合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民融合一家亲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是人民军队的作风要求,更是新时期的强军之策,人民安居乐业的实現,既离不开军队的保护,也需要地方的强有力支撑。因此,统筹军队与地方两大部门,协调推进地区的发展建设,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实现发展与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是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也是国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军地统筹对于应急应战的优势

应急应战是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执行能力和保障机制,三者兼具。军地统筹应急应战,能够依托军队优势有效地提升地方三个方面的能力,使地方力量能够较好地配合军队完成应急应战任务。

(一)有利于增强应急应战的组织能力

实行军地联合之后,借助军队强大的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力量的整合,依托于军队对于战时状态的高度适应性,以军队组织为标准,实行军地统筹,有利于增强地方力量的组织能力,让地方力量更加快速地进入和适应紧急状态,调整好应急应战、抗灾救灾、生产运输的任务模式,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对抗灾害和事故,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如在武汉疫情爆发时期,军队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请战,主动前往疫区救治病患,这也带动了全国各地的医疗卫生系统,陆续派遣了大批的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军地联手,共克难关。

(二)有利于增强应急应战的执行能力

军地统筹协调机制的建立,可以让军队带动地方,以军队的步调为依据,反向督促地方力量执行力的提升,确保地方快速进入紧急状态,启动紧急响应,促使社会各行各业各司其职、精准快速执行,全方位投入到应急应战当中。执行力带动最典型的应急应战,就是抗洪救灾。面对无情的洪水,普通群众都是迅速躲避,只有军队毅然地站在抗洪的一线,营救洪水中的人民,浇筑抗洪的堤坝,他们的英勇,能够感染更多的群众主动加入抗洪队伍,展现出无私伟大的家国情怀。

(三)有利于增强应急应战的保障能力

军队的优势在于组织和执行,在于职责和使命,而地方的优势在于资源和信息,人力和物力,只有将二者进行结合,才能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应急应战的强大合力,保障应急应战的顺利开展。要形成军队与地方的应急应战统一合力,就要建立军地统筹应急应战协调保障体系,完善军队与地方的职责与权利,军队为地方提供安全稳定的力量支持,地方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装备物资及各项技术支持。

二、军地统筹应急应战的协调保障机制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应战指挥体系

军地统筹的关键在于团结,军队与地方要以统一的目标为依据,围绕目标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形成互补或增强之势,才能够形成应急应战的合力,高效地完成各项艰巨的任务。要形成强有力的统筹合力,必须要有统一的指挥,才能够避免力量分散、各自为政,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应急应战的能力。

1.构建专业高效的指挥机构

重大自然灾害或安全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灾害或事故发生时,必须要有专业高效的指挥。为了高效地开展应急应战工作,指挥机构应该以地方政府机构为主。抗震救灾类的应急应战工作,要以民政部门的指挥为主,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应战,应该以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为主。以地方行政机构为主,军队全力配合为辅,再吸纳公安、消防等力量,形成完善的军地统筹合力结构,确保在灾害或事故发生时,能够精准决策、果断处置。

2.构建合理配套的法规制度

合理配套的法规制度是军地统筹应急应战机制运行的基本保障。应急应战要依法依规的开展,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准绳和依据,才能够明确各机构、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在明确了责权的基础上,各机构、各单位的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若没有合理配套的法规制度,各机构、各部门之间容易出现推诿扯皮或是过度干预等矛盾,给应急应战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二)建强实用管用的应急应战力量体系

在应对灾害和事故时,如何科学的运用各种力量,形成最强合力,是军地统筹工作的核心。科学地运用各方力量,要以专业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有重点、分层次地调动所有军地力量,确保各方力量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来、顶得上去,保障应急应战工作的高效完成。

1.筑牢通用型力量

通用编队在应急应战时服从统一指挥,形成强大的合力,确保应急应战工作的有效完成。军队的通用编队,可以抽调部队的精兵强将组建应急应战突击队伍,发挥部队组织性强、纪律性高、战斗力强的优势,用作应急应战的突击队。地方性通用编队以民兵预备役为主,充分利用民兵预备役信息渠道广、来源分布广的特点,作为应急应战的主要工作队伍。其他行业的通用编队,可以吸纳各行各业的精英组成,利用其专业素质高、装备品种全等特点,作为应急应战的补充队伍,配合其他编队开展工作。在进行队伍的编制时,要注意各方的平衡,依据具体的任务情况进行机动的调整,突出重点,用在实处。

2.组建专家型力量

在应急应战当中,专业领域的技术、成果或者能力往往会成为关键突破点,例如新冠疫情防控中的钟南山院士,既有相关的疾病预防控制经验,又能够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军地统筹的推进,需要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涵盖在内,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实践运用于应急应战,形成备用力量。要涵盖专家学者,最方便、高效的方法就是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利用这些学术密集型的单位,组建起包含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队伍,为应急应战提供理论指导、科学决策、专业技术,促进军地统筹应急应战的专业性。

(三)完善持续可靠的应急应战保障体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重大自然灾害或安全事故发生以后,要想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援工作,专业的装备、必要的物资必须到位。军民统筹、军地联合完善保障体系,关乎着应急应战的最终成效。

1.加强应急应战装备的预配

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纳入部队编制的装备,按需配备,联合管理,统一使用,完善应急应战所需的各类专业装备的配置。专业的器材装备,主要依托于地方相关行业的配备,如通讯设备由运营商进行保障,消防设备由消防系统进行保障,而通用装备的保障,可由部队来完成。这些预配的装备器材,可以就近存放在民兵仓库、地方应急仓库等场所,由军地实行联合管理,明确使用的规则、程序,确保应急应战时能够拿得出、用得上。

2.突出重點区域的装备预储

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最为需要组建一支寓兵于民的军地统筹装备编队,以技术和经济为支撑,实现装备的高效流通及运转。根据应急应战的需求,装备保障要实现经济潜能向实用动能的快速转化,因此,在重大自然灾害或安全事故预判高发的重点区域,需按要求增强应急应战装备及物资的储备,依托地区的应急管理体系,以实物储备为主,经济储备为辅,预先储备好急需的专业设备及必要的生存物资,确保能够在灾害或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投入救援,为应急应战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结语

军地统筹应急应战协调保障机制的建立,既是国防现代化的强军要求,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最佳体现。军队的职责就是爱国护民,而人民也有拥军爱军的义务,当军队为了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安乐冲锋向前时,人民群众也应该成为军队最强有力的后盾和支撑。军队和地方天然就是一个主体,军民融合是国家强盛的基础,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在大灾大难面前,军队和地方的统一战线,是坚不可摧的防御力量,因此,加强军地统筹应急应战协调保障机制利国利民,需要不断的进步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程朝晖.关于联合作战后勤保障中动员力量政治工作的几点看法[J].政工学刊,2021(4):72-73.

[2]胡兴茂,吕兴锋.部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力量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2020,30(5):387-390.

[3]李晓云,李楠.军地联合自然灾害医学救援体系智能化建设[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9,40(12):761-764.

[4]赵广超,舒伟勇,张永亮,等.军地联动应急指挥问题分析与故障模型[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8,40(6):33-38.

[5]郑威波.探索构建融入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的省级国防动员指挥机构[J].国防, 2018(7):35-40.

[6]孟祥旭.构建一体化的军地联合指挥信息系统问题初探[J].网信军民融合, 2018(5):62-64.

(作者简介:于礼,中共朝阳市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
学前教育专业融合式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车辆边缘网络中传输信息的QoS保障机制
物联网无线通信传输层动态通道保障机制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中国海外投资安全急需保障机制配套
高职院校合力育人的保障机制探究
对新时期完善警察权益保障机制的思考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环境公益诉讼视域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