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都是选课惹的祸

2022-05-30 10:48袁泉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不合理信念辅导

● 袁泉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英语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会员,重庆市教育学会会员。先后荣获重庆市沙坪坝区“十佳班主任”“骨干教师”“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等荣誉。曾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全国中小学新课标“绿色课堂”优质课展评一等奖等奖项。

【案例概述】

在新高考3+1+2模式下,李同学物理成绩中上,本来想选物理、化学、生物,但是化学成绩不稳定,纠结之下,鉴于地理属于半文半理性质,她选择了物理、生物、地理,与跟她一样组合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固定班级(不能换课)。多次考试成绩出来,结果地理比化学还拉分。后来尽管非常努力,但多次地理考试失败对该生打击很大,她心里十分难过,每天连地理课都听不进去了,而且其他课目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她情绪十分低落,觉得选课的失败毁了自己的前途,学习上没有了动力,对其他事情也提不上兴趣,向家长提出退学的想法。家长坚决反对该生退学,希望班主任提供帮助。

【案例分析】

李同学因选课不理想产生自我否定等不合理信念,导致情绪低落,缺乏学习动力。班主任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辅以职业生涯规划等方法,帮助她认识到自己在选课这件事上的认知偏差,纠正不合理信念,逐步走出低谷。

倾听和接纳,赢得信任

赢得信任是顺利开展辅导的前提。她说自己这次关键时刻选错了,真糟糕,又不能换课,地理怎么也学不好,这辈子就完了,所以考虑退学,重新参加中考,再来选课,和家长提出,但家长坚决不同意。

我说:“你已成年,理应有自己的想法,我会尊重你的选择,但是作为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一定深思。即使你现在退学,也要等明年才能参加中考,你看这段时间在学校一边学习,一边考虑以后的发展,不要浪费当下的时间,好不好?”她表示要再考虑考虑。

与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我没有简单粗暴地否定她的决定,一味附和家长的看法,只是引导她认真考虑,学会担当。同时对她的闪光点予以肯定,由此赢得该同学的信任。

指出不合理信念,引导理性思考

指出不合理信念,并与不合理信念辯论,是理性情绪疗法中最关键环节。在与李同学交流中,我逐步向她渗透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理论,引导她思考对选课这件事的认知,一起分析其中的不合理信念,以及当下情绪与这些认知的关系,期望她理性思考,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不合理信念之一——绝对化。首先,我和她一起探讨生活中一些绝对化要求的情景,如高考必上双一流、所有人必须包容我等。听到这些绝对化要求,李同学觉得十分可笑,说自己不会有这些想法。我说:“选课一定成功是不是与这些想法有相似之处呢?”她说:“嗯,是的。”

我说:“持有绝对化信念的人特别容易陷入情绪纠结中。但周边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规律,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没人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听后李同学深有感触。

之后,我对她选课后刻苦学习,为考好地理做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引导她反思“好好学习了,就必须能成功是不是也是一种绝对化的想法呢?”她说:“是的。”

我问她:“这种绝对化的想法之下,你的情绪是什么呢?”学生说:“焦虑,没有希望,甚至绝望。”

我表示:“愿望的实现,努力不可或缺。但也要接受意外,如地理成绩没有达标。对于这件事,一味地抱怨自责没有任何意义,需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出发。同时你也可以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比如主动把知识点掰开来揉碎了慢慢消化,学习中发现问题,还要主动找老师答疑。”李同学点点头表示认同。

不合理信念之二——过分概括化。交流中,李同学反复提到,选课后自己努力学习,可地理还是没有考好,自己多么无能,总是这么失败,产生了自我否定的不合理信念。

我向她简要介绍了艾利斯对于过分概括化的理论,希望她从中受到启发。艾利斯认为,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因为没有人能完美无瑕,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犯错误的可能性,这才是理性情绪。“地理没考好,只是你求学生涯中遇到的一件事,以此否定你整个人是失败的,是不是艾利斯所指的过分概括化?”她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我与她一同梳理从小学至高中的求学之路。她对自己的物理十分满意。我说:“从高考的角度来讲,你已经是超过80%的高中生了,这是对你的努力的回报,也是对你学习能力的肯定。自己多么无能,总是这么失败根本不是事实,这是一种过分概括化的不合理信念。”

不合理信念之三——糟糕至极。这次选课不理想对李同学的打击很大,她觉得前途无望,只能退学。这是一种把不好的事情等同于特可怕的灾难的偏激想法。

为了鼓励李同学,引导她走出糟糕至极的情绪困扰,我列举了多位选课不是特理想的学生,通过调整心态,认真学习,合理规划,成功上岸的案例。我用身边的事实告诉李同学,选课不理想,只是求学过程中的一个挫折,不至于糟糕至极,重要的是理性思考,合理规划,朝着目标不懈努力。

此外,我还以一位长者的身份和她分享了自己在求学、工作、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与愿违的事情,告诉她人的一生一定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时常发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改变,去学会接纳和重新规划。通过语重心长的交流,我期望她能理性面对挫折,调整心态,行动起来,做好规划。关于学业和未来发展规划,我还将高年级优秀学长微信推给她,鼓励她主动与这位学长请教地理和该组合的生涯规划,获得帮助。

布置审思作业,实现再教育

布置审思作业是理性情绪疗法中最常用的方法,这一环节可以起到巩固和再教育的作用。通过完成审思作业,辅导对象可以静下心来反思、领悟和迁移,将接收到的新观念内化于心,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第一次审思作业是让她写下自己选课不理想,地理考砸后的情绪体验和自我信念,引导她按照谈话过程中的思考方法找出自己不合理的自我评价并进行反思。第二次谈话时,我们就作业内容进行了讨论,使学生领悟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感受自己的情绪起伏,力求理性思考。

之后每次談话,我都给她布置审思作业,让她回忆过去和当下因哪些事件产生过不合理信念,这些信念是如何影响到自己情绪的,写下来进行分析和反思。通过几次谈话,学生基本上学会了在自己情绪受到困扰时,尝试分析自己对所发生事情的看法,摆脱不合理信念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选课的事情已过去大半学期,经过多次的沟通交流,李同学已经从低落情绪中慢慢走出来,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同时也积极行动起来,考虑通过考大学选专业,实现理想。她主动与我推荐给她的师兄联系,了解本组合考大学相关信息。她还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她已通过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区级选拔赛,现在正全力以赴准备接下来的比赛,这段时间感觉十分充实和兴奋。看到她正在为理想奋斗,我感到十分欣慰。

【经验与启示】

李同学的困惑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作为班主任,在此案例的辅导过程中,有三方面的经验和启示,与大家一起分享。

懂得倾听,保证辅导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辅导过程中的倾听,不是单纯地听,而是包含了积极回应、无条件接纳、信息获取筛选等过程。倾听能够营造一种和谐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敞开心扉,坦率表达。

在此案例中,我通过积极有效的倾听,赢得李同学的信任,了解和感受到李同学的不合理信念,借用心理学知识,最终取得较好的效果。这说明建立良好辅导关系是心理辅导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辅导过程中建立良好关系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一句温暖的话、一个轻微的动作,都可能会使来访者对我们产生信任感。

巧学活用理论知识,提高辅导效果

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把在心理学、思想道德理论、班级管理等方面系统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收效甚好。

此案例中,通过前期充分的沟通交流,我初步判断李同学因选课不理想导致的情绪困扰问题是典型的因不合理信念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理性情绪疗法正是较为合适的一种辅导方法。针对学生情绪问题复杂性,班主任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调动其他知识储备,如职业生涯理论、高考形势政策、就业政策等等,多维度辅导学生,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此外,班主任还可以调用已有的信息资源和人脉资源,为同学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持续关注,夯实辅导效果

持续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信念是学生对自己出现问题的定式化思维。合理信念的建立往往需要经历不断的重塑-打破-再重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仍需要班主任持续关注,进一步巩固辅导效果。

猜你喜欢
不合理信念辅导
为了信念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发光的信念
信念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
信念的传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