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创作不惧“硬伤”

2022-05-30 16:56刘健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10期
关键词:硬伤大炮三体

刘健

千百年来,人类对月球的起源充满了好奇,其中一个理论是“大碰撞”假说——距今45亿年前,在引力拉扯下,一个名为忒伊亚的星球与原始地球相撞,碰撞产生的残骸又重新聚集起来,形成了现如今的地球和它最忠实的卫星——月球。一代代科幻作家笔下也有很多关于地球科学的作品。

本期刊载的两篇科幻作品,都与地球科学密切相关。《地球大炮》的作者刘慈欣是当代中国杰出的科幻作家,已发表作品约400万字,荣获国内外多个文学大奖。他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地球大炮》讲述了沈华北一家三代与一条贯穿地球的超级隧道之间的纠葛。书中,因为时代、社会需求不同,人们对这条超级隧道的评价几度反转。最终,这条隧道成为人类摆脱地球摇篮,通往星辰大海的“起跳台”。

而“地球大炮”这个名称,其实是作者在致敬科幻文学先驱、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从地球到月球》中,那门将载人飞船像炮弹一样射向月球的超级大炮。

另一篇学生作品是魏诗奇同学的《消失的石头》,它以一块“龙石”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异色彩的科学冒险故事。最终,“龙石”中发出“生命的意义……”的信号,也让读者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对于科幻作品,读者经常会质疑其存在的“硬伤”,《地球大炮》发表后也遇到这种情况,书中贯穿地球的超级隧道便是被指摘的“硬伤”之一。

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3部分组成,以岩石为主体的地壳是地球薄薄的一层外皮,在地壳和金属构成的地核之间,是常年保持高温熔融状态的地幔。如果按照小说里所说的沉井法来挖掘贯穿地球的隧道,除非能够建造一个超级空调来降温,否则很难解决高温、高压、岩浆浸泡和向上渗透的问题。

刘慈欣曾经把科幻作品中的硬伤分为4种:一是疏忽硬伤,是由于作者粗心、马虎所造成的;二是知识硬伤,这是出现最多的一类硬伤,是作者的知识水平所致;三是背景硬伤,作者在创作时对此心知肚明,但它是故事賴以存在的条件,只好硬着头皮写下去;四是灵魂硬伤,这种所谓硬伤,已经超越了作品的层面,源自作者对终极问题的哲学思考,是杰出的科幻作品才会存在的“问题”。

那么,是不是优秀的科幻作品就不应该出现所谓硬伤呢?恰恰相反,科幻作品的核心就是基于科学的幻想。科幻作品中的科学性,比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认知的科学所涉及内容要广。它是通过以人类既有科学认知、科学(技术)假说、创作者建构的理论为基础,搭建的幻想世界体系来体现的。这个体系的界限通常不会超出人们对既有世界的物理学认知或假设。一旦体系建构起来,作者的创作就应该严格遵守自己给这个体系制定的所有规则。这种科学性的建构,是所有科幻作品创作的基础。

而所谓的硬伤,其实就是这种我们在现实中所认知的科学与科幻作品的科学性之间的“差值”,《地球大炮》中那条贯穿地球的超级隧道便是“差值”的产物。

那么,“差值”从何而来呢?来自在科学大海中,寻找适合科幻作品创作的落脚点,继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脑洞大开,创造更宽广的空间。唯有天马行空而又能自圆其说的科学想象,才是科幻作品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作为科幻作品创作的初学者,青少年朋友们应该通过学好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认知水平,学好写作、反复进行创作实践,寻找差距、认真接受批评建议,来避免出现疏忽硬伤和知识硬伤。对于第三种硬伤,则应该更多地通过推敲作品的内容细节来做到说清楚、讲明白,遵循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逻辑。至于第四种“硬伤”,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就像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既需要智慧和努力,也需要一点点运气。

(责任编辑 /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

猜你喜欢
硬伤大炮三体
小兵对抗“大炮”
歧视女性,日本国际形象的“硬伤”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声波大炮
“三体联动”构建应对反倾销的会计功能衔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