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科技”作文导写及下水作文

2022-05-30 19:04朱华华
广东教育·高中 2022年9期
关键词:发言稿二维码关怀

朱华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维码已经成为智能时代的一把“钥匙”,而扫码支付,也一度被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时代的列车在高速前进,我国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可是许多老人,却被阻隔在了大门之外。陌生的二维码、复杂的智能家电、怎么招手都不会停下的网约车……曾经无所不能的他们,看着熟悉又陌生的社会,茫然又无助。《生命时报》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老人,每月都会遇到二维码的困扰,至少有10%的老人完全无法使用二维码。

某地一位大爷乘坐地铁时,被工作人员拦下,要求老人出示健康码。老人不停地反问:“什么健康码?没有人给我。”双方发生长时间争执,直到最后,老人依旧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健康码。

某地火车站,一老人乘坐公交时无法扫描健康码,司机不同意其乘坐,前后僵持20多分钟,司机不发车,乘客开始辱骂老人让其下车,最终老人无奈下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撰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一、分析材料

本则作文材料由三个段落组成,第一段以宏观的时代视角指出“二维码”作为科技的缩影已然成为智能时代的一把“钥匙”,并通过调查数据呈现了老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遭遇二维码困扰的现状。第二、三段则以微观的个例视角展示了老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因无法出示健康码而被公共交通拒乘拒载的具体事例,更直观地呈现了曾经无所不能的老人们在二维码时代的无措、无助与无奈,三个段落既有面,又有点,均指向了弱势群体难以与科技时代同步的矛盾。

本则作文要想写得深刻,需要增强三点意识:

一是由个到类的意识。除了出行难,除了健康码,还可以联系弱势群体面对智能科技时茫然无措的大量同类现象,比如购物支付难,网上订票难,线上挂号就诊难,智能家居操作难等等。

二是由现象到本质的意识。科技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因为老人们慢半拍就否定科技的价值,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技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人的生活品质,除了年轻人,当然也包括老年人,包括所有人群,因此,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兼容才是时代应该秉持的发展观。

三是由单向到多元的意识。造成老人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管理单一机械的问题,也有中青年群体对老人关怀不够的问题;既有老人年龄大了难以跟上时代节奏等自身因素,也有科技设施不够简化或不够分层化等因素。而要想帮助老人走出困境,同样需要多方面助力。

二、分析任务

除了常规任务,特殊任务有两点。一是“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即写作内容必须针对材料所聚焦的现象,并有明确的态度,能体现自己的思考。二是“撰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提出了格式任务,写发言稿,即格式和语体均必须符合发言稿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语境任务,是在班级发言,交流的对象是同班同学,因此行文时既需要晓之以理,彰显时评的深度,也需要动之以情,体现发言稿的温度,以激发同学的共鸣。

三、下水作文

二维码时代,不能让老人缺席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又到了我们非常期待的班级“每周时评”时间了,在今天的讨论会上,我想谈的话题是“二维码时代,不能让老人缺席”。

二维码已然成为了智能时代的一把“钥匙”,扫码支付、扫码出行、扫码购物……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我们,在享受“一机在手,天下无忧”便利的同时,可否关注到曾经无所不能的老人们正因不懂二维码为何物而茫然无助,因无法出示健康码而寸步难行?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不能只有健康码,还得有泽被所有群体的健康生态;一个智能科技的时代,不能只有高科技,还得有充满温度与温情的人文关怀!

从社会层面,智能管理、科技发展都需要眼中有“人”。哲学家康德曾说:“人,是目的本身。”管理智能化、科技高新化不是目的,让“人”有融入感与幸福感才是目的,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这里的“人”当然不只是年轻人,还包括因智能科技而被日益边缘化的老人们。社区、企业、商家在开设云管理、云经营模式的同时可否多一些“适老化”的考虑:社区可否多安排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服务?公共设施的管理人员可否开设老人的绿色通道?企业可否设计更简单便利、易于操作的家电?商家可否开通线上线下的双轨模式进行销售与支付?我相信,当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能交出肯定的答卷时,科技之光一定能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一定能温暖老人们荒凉的冬日和寂寞的心房。

同学们,人文关怀是和谐社会该有的内涵,感恩反哺则是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

从个人层面,我们也有责任携手老人一起来享受时代的科技红利。狄更斯曾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我们在科技中畅享生活,老人们却在面对陌生的二维码不知所措;面對复杂的智能家电无所适从;面对怎么招手都不会停下的网约车一筹莫展;甚至因为无法出示健康码而被司机拒载拒乘,被乘客抱怨谩骂!没有人能永远年轻,在人口日益老龄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主动搀扶老人,帮助他们融入数字生活,带领他们跨越数字鸿沟。80后北漂小伙张明为了教老家的父母使用微信,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亲手绘制了满满9页纸的微信使用说明,何其暖心!唯有播撒人文关怀,科技之光才能既普照我们的明媚清晨,也能同时灿烂爷爷奶奶们的冷寂黄昏。

“凡兴一利,必生一弊。也不可偏执,以为既生弊又何必兴利,权衡得当即谓之‘能”诚如古语所言,我们固然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弊废利,科技造福于民我们有目共睹,但也不能无视其弊:请听,二维码高墙外,老人们日渐喑哑的声音;请看,互联网大门外,老人们如风中残烛的身影。

钱穆先生曾说:“认识你的时代,带领你的时代。”以科技护佑人文,以人文滋养科技,时代的高速列车上,不能让孤弱无助的老人缺席,这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也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简评】

1. 交流意识。本则作文题是一个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任务中明确要求“撰写一篇发言稿”,在“讨论会上发言”,这就需要我们在作文时眼中有听众、有对象,本文多次通过年轻人面对智能手机如鱼得水与老年人面对数字鸿沟举步维艰的对比,呼吁年轻人关爱老人、反哺老人,体现了较强的与同学交流的意识。

2. 结构清晰。文章简述现象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不能只有健康码,还得有泽被所有群体的健康生态;一个智能科技的时代,不能只有高科技,还得有充满温度与温情的人文关怀!”然后从“社会”与“个人”层面分析如何在科技时代播撒人文关怀,最后通过辩证分析呼吁大家兴科技之利,除人文缺失之弊。

3. 温情表达。有感染力的发言稿不仅能晓之以理,还能动之以情。本文呼吁全社会能关注“二维码高墙外,老人们日渐喑哑的声音……互联网大门外,老人们如风中残烛的身影”,呼吁科技之光“温暖老人们荒凉的冬日和寂寞的心房”,呼吁人文关怀“灿烂爷爷奶奶们的冷寂黄昏”……温情的表达更能触动听众的心扉。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发言稿二维码关怀
可以吃的二维码
我来做侦探
“小康社会”主题班会发言稿作文导写
二维码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让严肃的二维码呆萌起来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