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三处还原谈

2022-05-30 10:48王冰心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木盒香雪铅笔盒

王冰心

《哦,香雪》作为一篇经典小说,在统编高中语文中占有一席之地,对此文的解读方式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围绕小说中关键词还原解读文本的推理方法,使得文本更有可读性和深度。结合语篇中值得探析之处,引领学生从不同层面和维度挖掘隐藏信息,以力透纸背的方式去解读和揭秘,无疑是原汁原味学习文本的重要途径。从思维处还原逻辑、从物象中还原象征意义、从“哦”中还原情感,能起到抽丝剥茧的循序渐进的推理作用,使得文本解读更有高度与深度。

一、从群体关系中还原认知思维逻辑

《哦,香雪》中的群体现象值得研究,这不仅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初衷,也是学生需要认真梳理的思维方向。小说中以台儿沟的凤娇、香雪为代表,是作者特意安排的角色。我们可以从角色中探寻不一样的关系,更要从群体关系中解读作者有意安排的设想。

因为城乡的二元化,致使小说中的人物也出现了不同:城里的人造革学生书包,在香雪的眼中成了新鲜玩意儿。有机玻璃发卡、夹丝橡皮筋、挂面等城市工业化产品,更是台儿沟姑娘们争先换取的抢手货。台儿沟姑娘通过农产品换取上述物体,也成为了她们心中永远难以忘记的忧伤。从更深层次探寻造成“检阅”与“被检阅”的原因,不难发现:城市人看不起农村,就连车路炸钢轨都好像发出“台儿沟小,台儿沟穷”的声音。农村人自己看不起自己,有意把漂亮的凤娇分配给“北京话”。至于香雪,更是有着一股执拗:宁愿走三十里夜路,也不愿意去投奔“北京话”的亲戚,这也是一种城乡不对等的心理烙印使然。物质与观念上的双重原因始终贯穿于人物和故事情节中,也便于学生更好理解农村屈从于城市,及对城市的高度依赖。这便是学生需要从中还原的思维逻辑。

从理解小说的逻辑思维中找到可挖掘的切入口,从社会意义、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探寻表达的初衷和隐藏的价值,能让学生在知其然中更知其所以然。从小说主人公的类别属性中探寻其内心情感,多从还原本来的思想情感中找到能有效突破的思维发散点,定能使小说承载更多精神寄托。这种精神寄托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更是读者需要认真揣摩的。建立在以此为解读基础上的还原,能让学生真正在原汁原味吮吸书香中获得长足进步。

二、从物象表征中还原象征意义运用

在谈及《哦,香雪》中的物象时,大多数读者聚焦在“铅笔盒”上,铅笔盒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问铅笔盒——换铅笔盒——得铅笔盒”串联了小说的情节脉络。倘若我们再研究其他物象,会发现“火车窗”与“小木盒”也有值得赏析之处,对理解小说主题意義和深度解读文本起到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火车窗”是一个载体或者是通道,是城里人看台儿沟的一个窗口,也是台儿沟看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从“看”中发现,坐在火车上的城里人更多的是带着欣赏去看,无所谓非得去看。“时刻表上终于有了台儿沟一站,这或许与乘务员为了观赏窗外漂亮的十七八岁的姑娘有关”,但当天气冷了,“车窗全部紧闭,宁愿喝茶看报,也不愿向窗外多看一眼,哪怕是经常跑这条线的人,甚至也忘记了窗外的姑娘”。不过,台儿沟人的“看”却是必不可少,无论是妇女们闪闪发光的头饰,还是自动铅笔盒,都是台儿沟姑娘们所关心的,哪怕是以“长期只能胡乱吃几口饭”为代价,都毫不足惜,因为他们要了解外面的新鲜世界,想要通过这个窗口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有时甚至是与温饱需要等同。火车窗作为看的窗口,通过看的不平等,反映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小木盒”也可值得研磨,因为小木盒是独一无二的,是“农民父亲亲手做的”,虽然用途与铅笔盒相同,却成了香雪同桌们嘲笑的对象。小木盒“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这种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小木盒成为香雪的代名词,也成了香雪内心情感的流露。从小木盒到自动铅笔盒,暗示着在城市文明推动下,香雪在依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透过物象去揭示小说的象征意义,能给读者留下深层次感思,也为打动读者的内心情感作了铺垫。作者借助火车窗和小木盒来表述自己的理解,让读者能细细品味其中的精神内涵。通过对物象的深层挖掘,能使学生跳出本本理解的窠臼,享有更多可拓展延伸的认知机会,为获取精神内涵奠定坚实基础。

三、从对“哦”的理解中还原情感价值意义

作者将“哦”这一语气词作为小说的题目,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对于香雪而言,是强烈的喜悦和幸福,但对于凤娇们而言则是另有情感意义——不值当。从“哦”中,我们也能读出台儿沟姑娘们的纯朴,真切感受到台儿沟农村姑娘间的纯真友情。倘若学生能从上述理解中还原作者的情感意义,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哦,香雪!香雪!”细细读来,有很多值得玩味之处。这是香雪回到台儿沟后,香雪的伙伴凤娇们与“古老”群山共同的欢呼。语气词“哦”更是蕴藏着复杂的情感,从语气词的表达意义上看,“哦”需因人而异。在凤娇们看来,“哦”是惊异,因为她们认为香雪追火车用了一篮子鸡蛋只为换取一个铅笔盒,为这种不值当感到诧异。但对于作者而言,蕴藏的不仅仅是语气词,更多的是一种作者的有意留白,是对以香雪和凤娇们为代表的台儿沟姑娘们的一种纯真友情的赞赏。正是这种质朴、善良让台儿沟的姑娘们变得落落大方,不夹杂一点虚伪。很显然,这与香雪公社同学的嘲笑和挖苦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作者对于“哦”的深刻意义解读。作者从不同表达对象的情感出发,围绕文本中人物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深入挖掘台儿沟姑娘们的追求,使得小说韵味十足和情感深厚。在这样的基础上,作者以另一种视角解读,以群山的视角去探寻香雪的心灵历程。通过“哦,香雪!香雪”的回应,让作者深深明白:香雪追求的铅笔盒,不仅是知识的象征,更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通过语气词,能感受到群山为香雪的执着而感动,更为台儿沟淳朴的山民们的互助友爱而感动。可见,群山的呼唤意境深远,值得品味。

从情感价值的角度去研读文本的内涵意义,能赋予文本更多能量。这些能量能帮助学生催生多元理解的路径,使得学生更有解读的想法。从情感意义角度探寻主人公香雪的性格特征,能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饱满。围绕情感去揣摩香雪的内心世界,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精神慰藉,看到了不屈者们奋斗的脚步。

“阅读是一种主观投射的看。”这种“看”,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还原与同化,需要读者带着好奇与作者、语篇、角色对话,精挑细选般研磨语料。《哦,香雪》通过还原探本溯源,多从思维逻辑、物象意义与情感价值中找到可解读的路径,无疑会使得文本解读更有深度与广度。多通过厘清文本内涵,探寻适合的解读方法,定能让文本意义绽放耀眼光芒,让学生收获颇丰。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木盒香雪铅笔盒
口令
香雪形象探析
台儿沟的姑娘们——评女性视角在《哦,香雪》中的运用
青春的觉醒和生机——《哦,香雪》自主读写
便携彩铅笔盒
神奇的木盒子
紧贴人物读小说
木盒子里的水果
小袋鼠的新家
放弃后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