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学校的意蕴、特征与创建

2022-05-30 23:44郑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一流校长优质

摘      要 创建优质中小学校在我国有较为普遍的需求。不同学者、机构站在不同角度对优质学校有不同理解和创建思路。浏览52所一流中学以各种文献话语诠释的优质学校特征及其办学经验,反思从中发现和提炼出的有意义知识信息,对于探讨优质学校的创建路径与策略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优质学校  科研兴校  个性化办学

郑勇.优质学校的意蕴、特征与创建[J].教学与管理,2022(25):24-27.

在全社会普遍关注教育公平的大环境下,在国家和社会对教育层次和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教育起点、过程、结果的均等成为普遍而强烈的呼声。有学者说,当前国民对优质中小学资源的需求已达到饥渴程度,直接导致大小城镇学区房热愈炒愈烈,不仅造成教育不公,还造成系列社会问题[1]。因此,需要调整现行户籍入学政策,更需要加快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和空间分布的均衡化,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创建更多优质中小学校,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水平。

一、优质学校的意蕴

以“优质中小学”“一流中学”“优质学校”“优质”并“基础教育”等为检索词,利用CNKI数据库检索可得文献千余篇,主要聚焦三大问题,一是理论探讨优质学校内涵、特征和形成机理;二是公平与均衡视野下的优质基础教育,回应社会关切;三是优质学校的创建路径。

何为优质学校?不同论者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界定和评价标准。从教育角度看,是能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可能健康、充分发展的学校;从社会角度看,是拥有高水平管理、师资,能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学校;从学校角度看,是充满活力、能培养高素质学生、社会满意度高的学校;从文化角度看,优质学校是一种合作性文化[2]。有学者总结国内优质中小学的基本特征是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高质量的学生队伍、身体力行的校训、出类拔萃的知名校友[3]。从媒体流传的各种一流学校榜单看,上榜学校不仅拥有极高升学率,而且是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基地,人大附中仅2020年就有169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北京四中每年重本率达97%、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获得国际国内学科竞赛奖牌数全国前茅。可见优质学校之“优”主要体现为高升学率、学生高发展力等指标和业绩得到社会认可。

关于优质学校的形成与创建,论者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观点:或认为要靠文化引领和办学理念、共同愿景、管理制度、办学行为来保障[4];或认为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度相关[5];或认为应追求特色、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行组织变革[6];或认为主要靠组织问题修正和改进课程与教学[7]。更多论者认同校长领导力是关键,优质师资是保证,“科研兴校”是动力的观点。遗憾的是这些观点大多建立在主观分析和感觉经验基础上,缺乏实证。

二、优质学校的特征

一流学校有公认成功的办学业绩和实践经验,对优质学校及其创建路径无疑最有发言权。用百度检索出各种媒体盛传的全国百强高中和初中名录,分别提取排名前50的学校,剔除重复学校和无官网学校,实得52校,通过访问官网了解办学条件与特色、发展历程与现实状况,再用CNKI数据库检索这些学校最有影响的校长所发表的阐述办学理念、经验的文献,开展调查与统计,结果发现,这些学校不仅具鲜明的共同特征,而且成为一流学校的经验也有规律。

1.卓越目标驱动

一流中学大部分为省办市办重点中学或重点高校附中,集中了当地一流设施、一流师资和一流学生,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行政优势和平台优势,被当地社会和政府赋予极高教育期望,代表着当地中小学教育最优质量和最高水平,迫使它们争先恐后提出崇高的办学目标。华中师大一附中、衡水中学、浙江镇海中学等校直接以“追求卓越”为校训,北京四中“培养杰出中国人”,深圳中学“敢为人先,建世界一流高中”,目标更高大;本溪高级中学培养“第一等学养、第一等心性、第一等情怀的第一等人才”,高而又具体;天津一中提出卓越目标的同时强调“责任”。较多学校把培养目标指向未来,如东北师大附中的“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合肥一中的“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

一流中学普遍以培养拔尖人才为己任,并通过系列课程和教育活动付诸实践。大多数学校都设置了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和国际化的卓越课程体系,华东师大二附中更是建了“卓越学院”,而东北育才中学则实行超常教育。这些学校不仅每年有大量学生参与国际国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并获得奖牌,而且不少校长自己就是教练。

2.校长强力推动

一流中学普遍拥有具备很强领导力的校长,这种领导力并非职位所赋予的硬权力,而是专业软实力和影响力,他们普遍有非常系统、成熟的办学理念,对于学校管理、育人、文化等都有深刻见解,且都以各种方式加以清晰阐明,如华中师大一附中周鹏程的关键能力理论、深圳中学朱伟华“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观念、河北衡水中学郗会锁的“以精神立校”等,都使学校深深打上校长个性的烙印。

这些卓越校长普遍深谙教育之道,对于课程体系、高效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设计、管理与评价,都有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的成熟建构,有的甚至曾在教育界產生较大影响,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长沙一中的“以问定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天津新华中学的“知问—导学—反思”模式等,重启学促学、开发潜能,重因材施教、目标渐进达成,一定程度反映出高效优质教育的共性;尤其许多校长自身就是教育实践高手,可谓学校卓越教育一面旗帜。

3.教师激励成就

一流中学普遍重视教师这一关键要素。

(1)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北京四中提出“着眼于学生,着力于教师”,校园树立三位普通老师的雕像,教师处于至高地位。西北工业大学附中提出“真心关怀+真诚服务=管理效益”,把管理上升到服务高度。

(2)注重教师精神激励。重庆巴蜀中学制定了教师激励办法;长沙长郡中学制定了教职工评优评先条例;衡水中学几乎每位教师都拥有各种荣誉,百余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大赛中获特等奖或一等奖。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校长总结认为,青年教师需要认可激励,中年教师需要成就激励,老年教师需要尊重激励,针对不同教师应采取不同激励方式。

(3)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南京金陵中学为每位教师制定三年规划书、建立成长档案。郑州外国语学校以青蓝工程对青年教师实施基础培训,通过教学比武成为骨干教师,对骨干教师实施专题培训成为研究型教师,对名特教师实施需求培训成为学者型教师。通过制度建设、平台创设、有序推进,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成就提供各种机会和保障。

(4)推崇科研兴校。西安高新一中提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兴生,把科研视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北京四中更为具体,提出以实践为先导,以科研为依托,努力发展教师教育理性思考力、新生事物现实判断力、课堂教学诊断与改造力、课程理解与领导力、唤醒学生生命自觉的动力。四川绵阳中学10%以上的经费用于校本研修,构建三级(学校、教研组、个人)研修模式。吉林大学附中有90%的教师有科研课题,人大附中坚持举办教育科研年会达22年。多数校长具备较高教育学术能力,53.85%的校长是国务院津贴专家、省部学科专家或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63.46%的校长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和教研成果奖。

4.学生个性培育

一流中学并非学生条件完全一流相等,大部分学校的学生来源多样,一般由单独招生(如吉林大学附中)、直升生(如西北工业大学职工子女直接入读附中)、分配生(又名指标生)、推荐生等构成,学生起点并不一致。这些学校中的部分学校如浙江镇海中学、河北衡水中学甚至是从三流师资、三流学生发展而成,尤其是东华高级中学、潮阳实现学校等民办学校的办学基础可以说与公办学校不可同日而语。这些学校成功一大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多样个性,满足学生多种需要和多元选择,让学生差异成长、高水平发展。

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说“教育贵在成全”,相对于一般学校;一流中学更加注重创造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南京金陵中学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师一室一空间”服务平台。重庆巴蜀中学实行必修分层、选修分类、艺体分项订单式课程群,长沙一中同一学科分ABC三层级,学生自主选择,10天一周期排课。上海民办华育中学对5%的天赋学生实行个性化指导,对30%的潜质学生实行小班化指导,60%的踏实稳健学生实行专业化指导,对5%基础差的学生实行关爱型指导。普遍开设大量适合不同层次与个性需求的课程,北京十一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开设学科课程近500门,打造学科教室,每位学生通过选课都能形成自己的个性课表。

从传统班级整齐划一管理到学生分层分类个性化管理,从班级统一课程到个性课程深度开发,从面向全体规范讲授、要求学习到个体关爱指导、自主学习,这种学生个性舒展与需求成全带给学校和教师的都是成倍工作量的增加,可见取得卓越成绩的背后是学校巨大的投入和教师巨大的心智付出。

三、优质学校的创建

将一定区域最好的资源集中到一所学校成为一流学校,有悖于当前我国社会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要求。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师资、学生等主要办学条件无法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創建优质学校,更值得关注和探讨。

1.驱动发展之路

经验证明,一所学校要想高品质发展,离不开持续强大的动力驱使。这种驱动力来自社会高期望、高要求所形成的外驱力,更多是来自校长、教师成就愿望以及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所形成的内驱力。如何采取措施驱动学校进而调动教师积极性从落后走向优质尤为重要。

(1)以目标驱动为引领。教育行政部门向所有中小学校提出优质办学目标要求,并按学科和教师结构均衡配置学校教育资源,不允许优质教师、学生等资源集中于个别学校,给各校同等发展基础和条件。学校给每位教师也提出优质教育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给每位学生提出卓越发展要求。通过较高目标驱使学校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推动师生共同努力走向卓越。

(2)以校长驱动为关键。学校办得如何,教师是关键,但教师积极性能否调动起来,其作用能否充分发挥,校长是关键。“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陕西皎秋萍校长成功把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办成一流学校,退休后又成功把民办西安高新一中也办成了一流学校,可见校长的决定性影响。校长的境界与高度就是学校的整体面貌与高度,让什么样的校长办学是创建优质学校的首要问题。因此,需要投入较多成本引进一批有理想抱负、懂教育的专家来办学,或通过竞选、征召、推荐等方式在本地选拔和培养一批爱教育、有较强进取和投入愿望的校长,通过培训、进修、交流学习、挂职锻炼等手段提高其教育素养和管理水平。

(3)以文化驱动为保障。通过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民主决策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体现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师生形成持久驱动力。此外,学校实行民主决策有利于发挥教师集体智慧作用,避免由于校长个人变动导致学校教育理念、风格和质量的波动与改变。

2.个性发展之路

优质教育实质是个性教育,要尊重校长个性、教师个性、学生个性和学校个性。

(1)赋予校长个性化办学自主权。学校教育不同于工厂就在于其工作对象是人而非物,不可以按同一尺码和规格裁割修剪。每个人是无限丰富的生命个体,人的变化发展只能通过内在心理影响。个性发展非外力可为,要求所有学校都穿统一服装、都按统一程序和模式教学、培养的学生也一样标准,是一种典型工厂思维,会扼杀学校生命。一些民办学校变优不仅在于选对了校长,更在于赋予学校灵活自主的办学权。深圳中学之所以能一次招聘几十名清华北大研究生,北京十一学校之所以能大刀阔斧实行走班制,就在于学校有这种自主权,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应明晰行政管理与学校管理边界,树立底线思维、目标管理与服务意识,在人事、办学方向、财务等方面列出几条不可逾越的底线要求,充分信任校长,支持校长个性化办学,支持学校结合实际构建个性化育人理念和校园文化。

(2)尊重教师教学自主权。杜郎口中学提出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由经验变为科研、由现成变为生成、由师长变为朋友、由老师变为学生,就是给教师空间,充分发挥教师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个性化教学并非刻意追求与众不同,而是倡导符合本校实际、能发挥教师特长和能力个性、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鼓励教师在保证必修课程和教育目标基础上,以“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为原则,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开发校本课程,依据不同学生对象、不同情境,自主选择不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自我成长、发展与成就的过程。

(3)还给学生学习自主权。学生是多样性存在,追求个性发展。北京四中的差异教学,潮阳实验学校的“分层目标、分层分析、分层施教、分层达标”和西安高新一中的“分层推进、异步达标”,杜郎口中学提出“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教育原则,都是让每个有个性的学生都尽可能地充分发展。

3.内涵发展之路

大多数中小学校很难通过外部优质资源和要素(如选拔教师和学生)的注入来实现,只能通过改变学校管理、推动教师发展、调整教育理念和评价走内涵发展之路。

(1)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就是服务,就是千方百计调动教师积极性,就是创造各种条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河北衡水中学提出“教师发展是校长第一使命”,把教师发展贯穿整个办学过程,产生了大量卓越教师。经验证明,卓越教师未必都要靠外来引进,一名卓越校长往往能带出一大批卓越教师。选苗子、压担子、换脑子、指路子、搭梯子、结对子以及请进来教、走出去学、推出去讲、扶上台赛等,这些一流学校经验都行之有效。校长、教研部门以及师范院校有责任和义务为教师走向卓越创设空间、指明路径、提供资源和搭建平台。

(2)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学校和教师的成就只能体现在育人质量与成就上,浙江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华说,教师整体卓越的秘密在于“校长的价值体现在教师的发展上,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上”。江苏洋思中学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长沙长郡中学提出“只只蚂蚁捉上树”一个也不放弃的全员育人理念。真正的优质学校“有教无类”,能让每个学生都走向自己的卓越。

(3)科研兴教的教研意识。倡导科研兴校并非要求教师撰写和发表多少论文,而是要他们在教育实践中有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努力用先进教育理论武装头脑,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学生和教法,借鉴他人经验得失,通过个人钻研、专家指导、团队合作、集体研讨、学校组织和管理,构建高效课堂,从而为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升插上腾飞的翅膀,形成可通过各种教研平台展示和交流的教育创新成果。各级教研员应深入一线教师、一线课堂开展教育调查,掌握教育需求,参与、指导和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帮助教师诊断教学、有效管理课堂、管理知识、开展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目标,同时积极为教师的科研与发展牵线搭桥。

(4)踏实求学的治学态度。众多一流学校都不约而同提出精细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合肥一中提出精细管理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山东省实验中学的精准教学,郑州一中和天津新华中学非常重视作业管理,潮阳实验学校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精细培养”,衡水中学提出“抓好每一个细节,超前谋划好每一个环节,做到细之又细、精之又精”。精细化管理并非要捆紧教师和学生的手脚,而是践行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4.开放发展之路

一所学校要想优质并走向卓越,就必须开放式发展。学校教育要面向师生个性发展,面向现代化,更要面向未来。这就需要打破校内时空壁垒,允许师生根据个体差异、课程差异,灵活分配时间;打开教室壁垒形成共同学习空间;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之间的综合与统整;教师之间开放,可互相學习、研讨;学生之间开放,可互相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封闭的学校壁垒也有必要打破。学校之间互相开放,经常互动交流经验。学校与社会之间也要开放。那些经常走出校门参加较高平台校外教研活动的教师视野更高远、专业发展水平提升更迅速。学校教育存在于社会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入家长力量参与学校管理,引入教研机构开展教研活动,邀请校外名师和高校专家传经授课;师范院校图书馆为中小学校教师提供报道先进教育理念、推广教育研究前沿成果的服务;在不影响教育秩序情况下,甚至可以允许媒体和社会组织参观、访问和报道,接受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 龙宝新,李贵安.论我国十年教师教育改革的成就与限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04):34-38.

[2] 谢翌,马云鹏.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1):7-15.

[3] 刘思私.国内优质中小学的基本特征与办学经验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9):16-19.

[4] 周峰,郭凯,贾汇亮.中小学优质学校形成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2,33(03):41-46.

[5] 袁振杰,郭隽万果,杨韵莹,等.中国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及综合效应[J].地理学报,2020,75(02):318-331.

[6] 周峰,贾汇亮.英、美优质学校创建的基本趋势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9(03):51-54.

[7] 夏雪梅.新优质学校走向哪里:基于43所学校变革路径的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3(01):10-14.【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一流校长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