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有真意

2022-05-30 10:48洪馨怡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8期
关键词:山神庙设计说明雪景

洪馨怡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收录的文本都是小说。本单元的单元主题为“观察与批判”。单元任务指向“人物与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环境的特点,探讨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明确了教学的目标后,我反复阅读本单元的《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发现其中的“雪”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因此,笔者尝试以“雪”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课前,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通读《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并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一:摘录《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所有直接描写“雪”的语段。

学习任务单二:假如要拍摄《祝福》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描写雪景的镜头,请你为其撰写脚本,尽量详细地描述雪景的特征(雪下得是大还是小?是缓还是急?是什么时候下的雪?),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设计说明:任务一可以帮助学生为后续的学习作准备。要求他们找出文本中所有直接描写雪的语段,可以使他们将目光聚焦于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加深对环境描写的印象。任务二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两篇课文中雪景的特点,要求他们立足于文本去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两个作品中的雪景是不一样的”这一结论。

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在初中的时候,大家学过不少有关“雪”的课文,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今天,我们将走进小说《祝福》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去看一看小说中的‘雪。”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篇目,并提示他们不同作品中雪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引出活动的主题。

之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小说,并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

示例:

《祝福》中的雪景:

(1)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雾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2)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觉得沉寂。

(3)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4)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景: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2)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3)仍旧迎着朔风归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就可以适时地提出问题:“通过课前的研读与学习,大家有什么发现?《祝福》中的雪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给你的感受是一样的吗?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示例:

采用学生汇报、教师追问的形式,既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又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请学生分别为雪中的祥林嫂与雪中的林冲配一句最合适的内心独白。

示例:

设计说明:旨在帮助学生由小说中的雪景关注雪中的人物,引导他们思考自然环境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祥林嫂的这句话体现了她对灵魂与来世的关注。这意味着她对现世已经感到非常的绝望,不得不寄希望于来世。她捐门槛赎罪,却仍不被世人接纳。这意味着她已经无法进行自我救赎了。“逼”字道尽了林冲心中的愤怒,也展现了他从逆来顺受到奋力反抗的变化。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祥林嫂在沉寂的雪中反复追问人死后有没有魂灵。林冲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爆发出反抗的呐喊。作品中的“雪”与身处其中的人是息息相关的。

教师继续提问:“祥林嫂在大雪纷飞中死去,林冲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被逼上梁山。难道祥林嫂只是被大雪冻死的吗?难道只有在这场大雪中林冲才被陆虞候陷害吗?文中还有没有‘看不见的雪?”学生们自由讨论,并汇报讨论的成果。

设计说明:教师借助这一问题,试图引导学生由自然环境过渡到社会环境,探究人物步入绝境的根本原因。

“看不见的雪”正是人物所处的黑暗的社会环境。在《祝福》中,雪是沉寂的,暗藏于人的潜意识当中,能杀人于无形;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是急促的,且越来越急,是明晃晃的刀子,能杀人于有形。相比较而言,林冲可以反抗,而祥林嫂无法反抗。他们虽都身处恶劣的社会环境,但祥林嫂的处境明显更艰难。

最后,教师可以布置如下课外作业:

《红楼梦》中有许多描写雪的语段。请你和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红楼梦》中“雪”的作用。

示例:

第四十九回:贾宝玉一面忙起来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來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

第一百二十回:贾政还欲前走,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

设计说明:教师布置这样的作业,意在引导学生拓展迁移,让他们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关注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出:看得见的雪,是覆盖在大地之上的雪,是白茫茫一片空旷的景象;看不见的雪,是贾府由盛转衰的命运,是社会的变迁。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各种活动,借助问题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引导他们一步一步走入文本,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语文组)

猜你喜欢
山神庙设计说明雪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两次偷听与山神庙设置的思想艺术价值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A 1a—1c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雪景山水图轴》
《雪景寒林图》
《雪景山水图》
“次氯酸分解的数字化实验”设计说明
Unit 4 Making the newsReading
雪夜遇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