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制三帮”措施的“控辍保学”实践研究

2022-05-30 01:01邵平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9期

邵平平

【摘 要】留守儿童及心理问题儿童因缺少父母关爱、心理等问题的及时疏导,辍学或疑似辍学现象时常发生。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道德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问题,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实施了基于“三制三帮”的“控辍保学”创新实践研究。“三制三帮”,即临时家长制——帮爱、结对学长制——帮学、七彩课程制——帮志。学校切实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使其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临时家长制 结对学长制 七彩课程制

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始建于1912年,原名正心小学。学校追本溯源,探寻教育先辈的办学初衷,提炼出“正”作为学校核心文化内涵。学校的“正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可操作性。在正文化引领下,全体师生学做真人、正人。立德树人,德育先行。学校以“七彩德育”建设为主线,将德育活动分为“红、橙、金、绿、青、蓝、紫”七个板块,培养具有正德、正体、正融、正美、正雅“五正”素养的阳光东关学子。留守儿童及心理问题儿童因缺少父母关爱及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辍学或疑似辍学现象时常发生。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道德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实施了基于“三制三帮”的“控辍保学”创新实践研究。

“三制三帮”,即临时家长制——帮爱、结对学长制——帮学、七彩课程制——帮志。临时家长制——帮爱:学校通过广泛招收家委会爱心人士和学校热心教师作为留守儿童的临时家长,让社会参与关爱,学校和临时家长携手指导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努力为留守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平台,使家庭功能缺失的孩子得到教育补偿,帮助他们快乐健康成长。结对学长制——帮学:学校通过朋辈互助,实现学生学习上的自助、生活上的自理、成长中的互助,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学校大力推行“结对学长制”,通过学长的修身正己,为低年级学生树立榜样,有效地传承了东关实验小学的校园精神。七彩课程制——帮志:学校通过开发七彩校本课程和创新评价机制,依托七彩社团活动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提升其爱国、爱校、爱家情怀。我们通过“三制三帮”进行“控辍保学”创新实践,切实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实现一个都不能少,促使其全面健康成长。

一、协同育人:“临时家长制”——帮爱

学校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和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审核筛选并公示的程序,广泛招募、组建“临时家长”志愿者队伍。学校的临时家长队伍由家委会爱心人士和学校热心教师组成,共有211名临时家长。我们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用人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控辍有序推进;创新“3456”举措,确保高效运转;树立先进典型,形成工作特色。我们创新的“3456”举措为“三知”“四多”“五沟通”“六个一”。

“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

“四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多与留守儿童教师沟通,多参加学校学生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

“五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托管人、同学、朋友、教师联系沟通。

“六个一”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个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托管人联系一次;每两个月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一次;每学期初制定一份帮扶計划书;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总结或教育经验文章;每年和留守儿童过一次有意义的节日。

我们的临时家长“3456”工作扎实,有留守儿童信息登记表、临时家长周交流及月走访记录、一次有意义的“临时家长”关爱活动记录,我们的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里有学生拔节生长记录单和学生作品,记录了学生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们定期举行临时家长培训会和交流会,对表现突出的优秀临时家长予以表彰,通过先进事迹报道,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临时家长队伍中来。

二、互助育人:“结对学长制”——帮学

学校健全组织领导,强化过程管理。学校有学长500余名,定期举行优秀学长培训会,对帮扶中的优秀学长进行表彰。我们实行分层互助,创新结对路径。在学校的“结对学长制”活动中,我们创新“结对学长制”帮扶途径:一是以高年级学生干部为主要群体的学长层面,主要是年级对口培训和工作指导;二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学长层面,主要是高年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学长与对口班学生建立指导关系;三是科室与年级全员参与的学长层面;四是校外伙伴之间的结对,结对活动由校内延伸到校外。这四个层面的大力实施,逐步实现学长带动低年级学生适应小学生活,从而促进其学业成长。

我们有学长帮扶记录单,“结对学长制”实现了学生间学习上的自助、生活上的自理、成长中的互助,有效地传承了东关实验小学的校园精神,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三、课程育人:“七彩课程制”——帮志

学校坚持“一个人只能从自己的优势获得成功”的优势效应原理,构建“七彩德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爱学、乐学、会学、主动学,从而形成学生的自立意识、自立能力、自立习惯。我们从创新活动形式,优化德育目标;丰富七彩课程,提升核心素养;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自我认知;健全评价体系,争做七彩少年入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路径。

(1)红色课程:学校的书法、古筝、舞蹈、腰鼓队社团通过“民族精神培育”“经典诗词诵读”“民族舞蹈教育”“中华书法传承”“传统节日实践”五大领域,让学生“养中国心、读中国诗、跳中国舞、写中国字、过中国节”,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橙色课程:学校的篮球社团在一至六年级中分年段开展“校园篮球”“团队游戏”等课程,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一些特定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3)金色课程:学校汇编了正文化系列丛书:《弟子规》《三字经》等,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通过学校正文化熏陶,净化学生心灵,感受经典魅力。

(4)绿色课程:2021年学校成功申报江苏省品格提升项目“坚守‘粮心,提升节俭品格”,我们通过生态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动心动情,出力流汗,磨炼意志,提升节俭品格。我们立足现实情境,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5)青色课程:学校设有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通过青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使其理解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并在生活中践行爱的关怀和行动,培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

(6)蓝色课程: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从小珍爱地球,树立环保意识,是我们开展蓝色自然环保课程的初衷,学生自己动手对废旧物品进行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

(7)紫色课程:一年级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二年级学生为同學做一件事,三年级学生给父母、同学、教师写一句感谢的话,四年级学生制作母亲节卡片,五年级学生出一期教师节手抄报,六年级学生写一篇感恩作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精心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同时让学生明白感恩不仅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在课程的评价上,学校以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手段的智慧化为切入点,构建“七彩相映”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儿童化的表达,将评价结果图示化、形象化,使得争做“七彩少年”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七彩德育课程以社团活动课程为载体,润物无声地落实德育目标。在社团中让学生产生归属感,在活动中让学生形成认同感,在展示中让学生体现优越感,七彩课程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提升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辍学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我们基于“三制三帮”措施的“控辍保学”实践研究成效显著:

一是临时家长制: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给予其成长关怀。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切实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使其全面健康成长,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通过211名临时家长对留守儿童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予以帮助,让留守儿童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幸福健康地成长。

二是结对学长制:实现学生分层互助,推动其自主成长。“结对学长制”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间学习上的自助、生活上的自理、成长中的互助,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学校创新工作思路,更新育人理念,通过实行分层互助创新结对路径,大力推行“结对学长制”,通过500余名学长的修身正己,为低年级学生树立榜样,有效地传承了东关实验小学的校园精神,使学生更加喜爱自己的学校,有效防止辍学现象的发生。

三是七彩课程制:熏陶学生精神世界,促进其品格提升。学校通过七彩德育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对学校生活产生依恋,更爱自己的班级、更爱自己的学校,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活动中,学生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真正体现学校“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育人理念,为控辍保学工作助力。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首先要确立差异化的人才观和发展观。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所拥有的积极向上的力量,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和学校生活参与权,让每个学生都能开心地在学校学习和成长,形成学生积极的学校体验,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要基于生活经验开展课程知识教学。每一个学生都被赋予过自己生活的权利,而且我们也相信,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都能进行学习和探究。最后要建立和谐进取的师生和生生关系,确立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不断创造条件让学生感受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美好。

控辍保学工作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牵涉千家万户的利益,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控辍保学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查找自身不足,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为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谢冰凌,覃高潮.关于初中学校控辍保学的思考[J].广西教育,2008(Z5).

[2]张锋.四措并举控辍保学[J].湖北教育,2002(4).

注:本文系宿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一个不能少:基于‘三制三帮措施的‘控辍保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