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研究

2022-05-30 10:48杨甜甜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英语

摘 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时间内加深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理解,已成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学生对英语课程知识的学习需求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英语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英语;阅读创新

作者简介:杨甜甜,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使得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语言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英语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结合语境理解英语语言表达的意义和具体情感,从而促进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实现全面发展。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下,许多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教学活动,降低英语知识的学习难度,提升英语课程教学实效。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的体现

“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学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努力拓展学生的英语视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第二,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基于学生差异开展的英语教学活动才能更有针对性。最后,教师应该努力组织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总体而言,在“双减”政策下推进英语教学创新,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学业成绩和英语学科素养的发展。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一)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初中英语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语言。作为通用语言,英语本质上是人际交流的工具,主要用于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把握英语学科的本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在现行英语教学体系下,教师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其中,“听”和“读”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说”和“写”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听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视程度略低。很多初中英语教师更重视学生的卷面成绩,过度培养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和英语语感,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优化英语教学内容和作业设计,推动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提升英语教学成效。

(二)能够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发展

学习英语必然会接触西方文化。教师对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培养,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或接受西方文化,而是客观、辩证地认识西方文化,吸收优点,弥补不足。初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与文化有关的内容值得探索和应用,如Olympic Games、industrial revolution等。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理解,还要在学习英语文本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接触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发展。

(三)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英语教材包含丰富的英语知识,如时态、词汇和语境。时态和语序是初中英语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而英语思维是保证学生理解这些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如果学生缺乏思维品质,在学习时态和语序的过程中就无法有效掌握它们。此外,思维品质在英语写作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思维品质是决定学生写作逻辑的关键因素。没有思维品质,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就难以有效发展,他们的作品往往缺乏组织性,内容偏离主题。要落实“双减”政策,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思维和习惯,以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特点的理解,从根本上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四)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根据英语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学生英语学习成效有限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知识的能力,而学生学习能力缺乏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缺乏兴趣,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引导。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恶性循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缺乏足够的学习动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成绩不理想又导致学生自我否定。落实“双减”政策,正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三、传统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缺乏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视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教师的英语教学理念不能及时转变,就很难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成效。简单地进行英语知识讲解,必然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课程内容,教师把主要教学精力集中在考试中分数占比较高的内容上,导致学生英语能力发展不平衡。目前,虽然许多学生有扎实的英语理论知识,但他们不能有效运用英语。在生活实践中,他们缺乏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缺乏對特定语境的感受和理解。换言之,在唯分数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对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阻碍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教师的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性

现行的初中教学体系中,英语是三大学科之一,其成绩影响着学生的总成绩。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最大的制约因素不是教学观念,而是学生的中考压力。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只能以试卷成绩为参考制订教学计划,学生很难对英语知识形成有效的理解,阻碍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初中英语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英语知识和专业教学能力。然而,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教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不同的把控。教学经验丰富的初中英语教师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教学节奏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记忆和应用能力,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听”和“写”;一些资历较浅的年轻教师受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他们计划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口语交际和文本阅读两个方面,但忽视了这两个方面在听力和写作中的重要作用,简单的口语教学和文本阅读教学与听力教学和写作教学没有联系,这导致学生的听力和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这导致了两种教学问题:经验丰富的教师注重学生听写能力的发展,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青年教师的片面教学忽视了听、说、读、写四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难以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四、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策略

(一)转变英语教学理念,重视发展核心素养

教师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双减”政策,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初中英语教师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英语课程的设计,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I'd like some noodles”的教學为例,笔者没有直接向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提前为学生制作了一个关于“Traditional food”的主题课件,并为学生介绍了关于“Chinese Mid-Autumn festival”的传统习俗。首先,笔者播放了一些关于不同国家食物的英语视频,让学生锻炼听力能力。听完后,笔者向学生分发了一些带有小知识问答的卡片,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整合已成为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教学活动相比,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英语教学具有视听化的特点,它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音频和视频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降低理解英语理论知识的难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用英语描述和展示自己和亲友的个性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可以先根据本课内容的重点为学生制作预览视频,包括postcard、get back、how long等基本词汇和现在进行时的用例,然后在互联网上下载相应的对话视频内容。同时,制作课堂学习清单并上传到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的同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使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在阅读文章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开展对话和表演活动,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三)开展分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在“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听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还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提高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发展英语核心素养。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解“When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时,首先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兴趣爱好等条件将学生分组。不同的学习小组有不同的学习特点,所以教师要为每个小组设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那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小组,教师可以只要求他们在阅读和对话过程中掌握beautiful、relaxing等单词的含义,对“When would you like to visit?”等句型进行有效理解。对具有较强英语基础的小组,除了掌握和运用上述基本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初步应用这些句型进行写作,探索不同的交通工具词汇和任务型听力活动中的最佳出行方式。通过这种分层教学,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设计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教师的英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已成为制约学生英语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结合信息技术、开展分层教学等,重视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少筠.“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J].中学生英语,2022(8):16-17.

[2]雷权.英语教学如何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J].新课程,2022(2):5.

[3]谢佶薇.如何在双减环境下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措施探讨[J].校园英语,2021(48):193-194.

[4]明英.“双减”目标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J].教育界,2021(47):23-25.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初中英语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