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微

2022-05-30 04:08杨帆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任务驱动创新教学

杨帆

摘要:随着启东市“减负增效”革新精神的全面贯彻,各種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模式纷至沓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大胆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营造师生民主和谐、生机勃勃的教学氛围,学生对教师布置的新任务兴趣浓厚,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欲望十分强烈。本文从任务驱动的基本内涵谈起,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特点、原则和注意事项,着重阐述了践行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措施,值得大家一睹为快。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创新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笔下的名句,这与“实践出真知”的格言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阐明了一个真谛:只有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切身感悟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哲理与解决问题的窍门。本文就如何实施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浅谈一些感想,以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目标。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研究理论为基础,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导向,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创设趣味盎然的师生互动情境,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发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优势,通过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过程逐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同时,不断优化激励性和多元性评价机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层次感悟学习重点与难点,轻松掌握操作技巧,逐步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首先,符合全体学生的认知规律。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精力充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活动。尤其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一旦接收到新的学习任务,就会主动利用自身的基础技能探寻完成具体任务的路径,从而逐步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

其次,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以“综合应用与实践为主”为指导思想,具有实验性的特征。任务驱动除了明确操作流程和为了上机实践做好充分准备外,还要采取正确的验证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

最后,符合情境教学法的原理。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构建知识的应用情境时,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才能激励学生产生求知欲。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发送电子邮件”的内容时,可以先设计一个“给老师发送邮件”的任务,其主题为“国庆快乐”,并附上美妙的音乐与背景图片,许多学生立即投入研究正确使用OutlookExpress的过程中,为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好基础。

3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3.1主次分明——以任务为核心

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首先要创设师生互动情境,要求学生围绕相应的学习任务开展活动。然后,学生要缜密分析学习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协作完成任务。

3.2为人师表——以教师为引导

初中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中,无论教师的言谈举止,还是引导督促,都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并使其驾驭创新思维的翅膀,在自主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

3.3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任务驱动法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形式,教师要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自主分析、独立操作和互相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4   实施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原则

4.1可行性原则

在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虽然离不开教师的详细辅导,但更需要学生自主完成探究任务,绝不能出现教师自导自演的现象。当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就要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单独或者协作完成。鉴于此,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否则,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因此,任务驱动教学应当把握可行性原则。

4.2趣味性原则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教师对任务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设计,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在任务设计过程中要秉承趣味性原则,确保布置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4.3互动性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主导性、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有加强互动合作,才能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当把握任务驱动的互动性原则, 让学生通过小组内合作、师生互动交流等形式更好地完成任务。

5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措施

行之有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一定要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发挥学生创新思维的优势,把教学重点与难点灵活地隐含在具体任务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轻松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互动合作的良好习惯。

5.1因地制宜,合理提出学习任务

任务是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任务驱动教学的“导火线”,是提出问题的具体表现。教师精心设计任务是课前备课的重要环节,在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从全局出发,运筹帷幄,为学生统筹安排学习任务。

第一,任务的要求要简洁明了,具有统一的“样板”,激励学生完全模仿教师提供的“样板”,积极投入任务的分析和解决中,如此安排的学习任务适宜在学习的起始阶段运用。第二,任务的布置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明确提出;二是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第三,在遵循相应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借助发散思维自由发挥后确定学习任务,这个方法一般适用于电子模块设计课程。

例如,教师在执教“PowerPoint”一课时,可以先打開多媒体课件,色彩鲜艳、声情并茂的“中秋快乐”画面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荡起亢奋的情感涟漪。然后,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掌握幻灯片制作技巧:根据Word中文本框的应用程序输入文字,在幻灯片中除了巧妙地插入声音与图片外,还可以给对象制作动感画面,使作品栩栩如生。接着,要求学生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中秋快乐”课件;最终,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PowerPoint的应用技巧。

5.2因势利导,营造带有任务的教学氛围

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进入学习状态,使抽象的学习内容向形象化、直观化迈进。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优势,展现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像、声音、文字的功能,从形、色、声三个等角度设计吸引力较强的任务, 激励学生通过联想和判断,为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铺平道路。

例如,教师在执教“计算机各硬件设备关系”一课时,就鼓励、启发学生围绕教学目标中的具体任务,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理解新概念,掌握新技术。邀请几个学生到讲台上分别扮演主机、键盘、打印机和显示器等角色,他们的具体任务就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参演者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最终各个学习小组通过广泛讨论与认真总结,初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这充分展现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独创性,说明教师为学生设计任务时注重结合相应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秉承统筹兼顾的原则,精心设计可行性的学习任务。

5.3因材施教,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进行了多次调整,但许多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预设都需要完善与提高。因此,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系统性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每堂信息技术课的任务,大胆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时,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时,可以直接打开多媒体展示利用Word软件技术制作的经典型电子报刊,从而诱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心,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接着,教师提出“如何利用Word制作贺卡与电子报刊”这一问题,要求各个学习小组进行激烈的研讨与总结。最后,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5.4以生为本,提高自主探究效率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要领,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同时,通过反思与自我评价,使学生全方位感悟所学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核心所在,使高阶思维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协调发展。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既可以借助查询参考书和互联网信息资料解决问题,也可以直接向同伴、教师请教,这是提升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和信息处理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留有“空白”——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同时,教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机勃勃的师生互动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5.5合理反馈,不断完善任务评价机制

反馈评价是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压轴戏,如果忽略这一环节,出现“虎头蛇尾”现象,那就不能帮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中,为了有效检验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新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二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思维的积极性。最常见的评价方法是作品评价法和观察法。所谓作品评价法,就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和作品创新元素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观察法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互动交流、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观察与分析,从而得出比较客观的评价。无论是学生自我评价或是同学之间的互评,还是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评价,都可以围绕上述评价内容开展活动。课程结束后,教师必须针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化的评估。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以便在下堂课的评价中给予更加精准的点拨与指导,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

6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若干思考

6.1选择的任务要有针对性和趣味性

明确各项学习任务是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向标,教师在设计具体任务时,应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和层次性原则,根据课堂三维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任务。

6.2完善任务时的互动性和主体性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加强多向交流可以挖掘求知者相互促进作用的潜能。这说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多向交流互动,可以形成系统的信息交流体系,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才能顺利实现高效课堂的多边互动性,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学生在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时,教师不能让其放任自流,一定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指导与监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3归纳汇总的时效性和概括性

任务驱动教学的重点是教师把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分解处理,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的潜能主动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但却不能忽略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否则,学生学到的新知识将是零散、缺乏系统性的。因此,无论是教师上完一节课,还是学生学习了一个单元,教师都要懂得归纳汇总的时效性和概括性,积极引导学生建立与已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与新技能的理解。

6.4完成任务的实用性和驱动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帮助学生轻松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途径,可以让学生紧扣具体任务,参与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假如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形式主义,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并通过学生完成的任务来拓宽新的知识。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但愿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20(12):15-16.

[2]钱通香.培养信息意识以提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新课程导学,2018(4):93.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任务驱动创新教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