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莲花纹样陶瓷表现形式研究

2022-05-30 05:31李影
东方收藏 2022年8期
关键词:宋代表现形式

李影

摘要:陶瓷在宋代发展迅速,当时官窑民窑竞相发展,不仅釉色品种质量高,装饰题材也极其丰富。在北宋早期的陶瓷花卉装饰图案中,莲花纹为重要的组成,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婴戏莲花、荷塘风光和莲池水禽等组合图案,不仅富有民间生活气息,也带动了宋代陶瓷的多样化发展。本文将简述宋代莲花纹样陶瓷的发展情况,然后分析其风格特征,最后对莲花纹样陶瓷的表现形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宋代;莲花纹样陶瓷;表现形式

莲花纹样自古以来就是常用的装饰题材,早在东汉之前的青铜和陶器生产中,就出现了莲瓣纹。陶瓷莲花纹样主要在佛教艺术中提炼而成,东晋开始发展起来,进入南北朝后莲花纹进入鼎盛时期,且有着丰富的宗教元素。唐代在中华民族同化力下,各种外来艺术精华逐步融入本民族传统艺术之中,陶瓷莲花纹也在发展中越来越成熟。宋代是陶瓷生产工艺发展鼎盛时期,不仅装饰题材极其丰富,装饰纹样应用也非常广泛,具有悠长历史与丰富人文内涵。通过分析宋代莲花纹陶瓷表现形式,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宋代瓷器的特点。

一、宋代莲花纹陶瓷发展概述

进入宋代初期,陶瓷上的莲花纹样大多采用对称构图方法,在图案上力求达到平衡感。在宋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贸易往来在这个时期非常火热,也产生了“文人画”,工匠们不再仅仅局限于构图上的对称性,更多的是追求自然与洒脱,这也备受宋人的喜爱,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美的更高层次追求。在宋代莲花纹样陶瓷表现形式上,主要包括图案法、绘画法以及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表现形式,这不仅对宋代陶瓷生产有巨大影响,而且莲花纹样在陶瓷创作中越来越注重写实性,也更为精美、生动与自然,如同在刻刀上运用了笔间行云流水的技法[1]。宋代后期绘画艺术越来越讲究意境美,在陶瓷莲花纹样中体现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在莲花纹构成上有了全新的特征。这种方法既反映了宋代陶瓷生产技术和审美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让莲花纹样的构成具备更多的条理性。

二、宋代莲花纹样陶瓷的艺术特征

(一)装饰手法

宋代陶瓷有着多种纹饰主题,其中花卉最为常见。莲花纹是陶瓷生产中使用较多的一种,包括莲实纹、莲瓣纹和莲花纹饰,莲花题材在发展中逐步弱化了宗教意义,在佛教中国化与历史推移过程中,其更多地作为纯装饰性的题材。如宋代吉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磁州窑、定窑的瓶、枕、盘、碗、罐上常采用莲花纹饰,不仅表现内容非常丰富,姿态也引人注目。这里面一花一叶的装饰最具代表性,在瓷器表面通过深且宽的斜向刀痕将荷叶形态呈现出来,荷叶舒展后将一朵莲花托起,并配上浅且密的篦纹代表花脉叶筋,让莲花更具立体感,并表现得更加活泼且有力。缠枝莲构图一般在碗、盘、瓶、罐等器物上应用。

(二)风格特征

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辉煌时期,各类瓷窑逐步涌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在釉色上各具特色。如定窑白瓷曾被选为宫廷用瓷,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周边,从唐代发展到北宋时期,定窑生产了大量白瓷,主要特点是胎骨洁白细腻、轻盈秀美[2]。其白釉含有一定的黄,暖色调为主的白色如同东方女性肤色。在北宋龙泉青瓷中,以生产碗、盘、盒、瓶、壶、罐等为主,龙泉青瓷由高温烧制而成,能促进釉的流动,增加了釉面的亮度和透明度。在陶瓷表面设计上包括重瓣覆莲、团花、缠枝花卉、鱼纹等,内部一般刻有构图简单、线条粗放的花纹,而外部则多配有浮雕莲瓣纹。

三、宋代莲花纹样陶瓷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图案法

宋代莲花纹样陶瓷一般通过图案法进行表现,发展到元代后主要反映在青花瓷上。对图案法来说,不会拘束于各种规律,表现形式非常自由,有利于充分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宋代陶瓷就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莲花纹样,合理取舍部分细节上的变化,通过重新构图,充分呈现莲花纹样优美的一面[3]。可见图案法让莲花纹样陶瓷拥有饱满的造型和很强的装饰感,中心图案为莲花纹,周围点缀边饰,赋予作品更多的吉祥寓意,满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宋代陶瓷中,构图方法会选择刻划花的方式,这样能够呈现莲花的浅浮雕立体效果。在刻划花时会形成线条流畅性,让莲花纹样表现出清新脱俗、飘逸自然的特点,并拥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宋代绘画艺术对其影响很大,北宋皇帝赵佶在绘画上颇有造诣,其在位期间,绘画艺术备受关注,赵佶参与的宫廷画的写实风格越来越成熟[4]。在《爱莲说》等作品中,宋代的文人墨客通常借助莲花比喻高洁、“君子”等精神,赋予其更多文人内涵。后来宋人开始关注意象表达,为工艺美术带来了影响,制陶工艺水平日渐提升,装饰技法愈发娴熟。通过使用坯体刻划莲花纹时,主要运用图案法进行表现。工匠结合“文人画”的笔法和墨影,通过刻刀深浅完成表达,让陶瓷中的莲花纹样有流畅的线条,动静结合,呈现出韵律之美。

绘画也对莲花纹样陶瓷产生较大影响,并表现出更高层次的写实性特征,形成了强烈的绘画感和图案化。莲花纹样式很多,绘画不受约束,常见的有莲塘纹、把莲纹和婴戏莲纹等。虽然莲花纹样陶瓷表现形式活泼且自由,但是图案法构成方法也关注图案的完整性,不仅提炼莲花纹优美的线条,更注重抒发整体的情感。以宋代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盘为例,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图1),盘内釉色莹润如玉、亮泽通透,有许多细小开片。匠人刻劃出的莲叶纹、莲花纹,不仅刀锋犀利,线条也非常流畅,反映出宋代工匠非凡的技艺。其纹样雍容华贵,是宋代耀州窑陶瓷生产的精品器物。在应用莲花纹样的过程中,作者不拘泥于有规律的构图风格,而是另辟蹊径,在表现形式上讲究生动与自由。分析工匠的刀法可知,宋代陶瓷莲花纹样栩栩如生,以莲花纹为主体进行构图,充分展现了莲花的优美之处[5]。盘中元素仅有莲叶和莲花,不需要多余辅助纹饰,这不仅点明了主题,更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同时盘中一朵莲花与莲叶刻于中央,展现了莲花的飘逸和洒脱,宋代工匠的刻功流畅和娴熟,只需几刀便生动展现莲花形态,将莲花气息和灵性充分传达出来。

(二)绘画法

在宋代文人画的影响下,莲花纹样陶瓷也通过绘画法进行表现,与前述方法的区别在于借助画笔方面,呈现布局各异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刻划随意,如山水画一样,经常有出人意料的效果,这为创造者带来更大表达空间,有利于意境的营造。采用绘画法的过程中,重点是在坯体中部进行装饰,将器物主题反映出来,并通过辅助纹饰进行烘托,提升原本无主题或冗杂装饰的层次感。如以宋代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为例,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双耳下莲花纹和弦纹互相交替,莲花纹从左右方向展开,不仅层次分明,也表现出莲花飘逸自如的形态[6]。在莲花纹样陶瓷中运用绘画法,于表现形式上关注细节刻画,让莲花和莲叶表达更加细腻且自然,也对叶脉走向进行刻画,体现了莲花纹样的装饰美与自然生态美。这样在表现上细致入微,也还原了宋代宫廷画风的艺术特点。

在陶瓷上利用点、线等方式,体现莲花高雅、圣洁等特征,让莲花更具写实性,并寄托了个人情感,在提炼莲花纹样的过程中,让陶瓷更显动人与优美。如宋代定窑刻花莲塘双凫折腰盘(图2),盘中采用刻花装饰,通壁与底面构成完整画面,有着很强的画面感,通过刻花的方式形成水塘内双凫。盘中最高点的莲花和莲叶下,双凫游弋,整体上给人以一种悠闲的感觉。在宋代陶瓷中,折腰盘属于经典的造型,其特点是撇口折腰小足,外形给人以优雅的感觉,在北宋晚期吕氏家族墓、韩琦家族韩治墓中都有出土。折腰盘中绘制莲花,借助绘画法表现莲花的生动韵律,莲花刻画结合器型特征,呈现出自由且活泼的艺术效果[7]。刻划中的用笔呈现出陶瓷莲花纹的直率和洒脱,几笔便能充分展现出莲花的生动形象,莲叶衬托于莲花,虚实交互中让图案显得更加完整,也表现出莲花灵性娇美的一面。

(三)图案与绘画结合方法

宋代陶瓷中采用的莲花纹样,在各个阶段画风都不一样,在器物造型、装饰图案等方面都有历史印记。北宋后期,在以往基础上进行了转变,突破了以往旧律,图案不同于以前,更加追求活泼与清新,在莲花纹样陶瓷表现方式上,也实现了图案法与绘画法的结合。图案构造中随意完成刻划,对深浅刻划、挥洒自如的刀法和莲花转折等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让莲花纹样在造型上显得更加优美,在表现方式上讲究自然性,不仅有规律,也寻求变化。在图案与绘画相结合表现方法上,整体上侧重于绘画,与中国画的装饰方法类似,以装饰形式为主,在中国画中提取出来,并在莲花纹样陶瓷中得以运用[8]。这种表现形式在意境上也以绘画为主,同时装饰形象、用笔技巧也一样,在很多宋代经典器物中都有反映。

如以北宋刻花莲花缠枝纹瓶为例,其有着高大的器型和雄浑的气势,腹部具有一定的弧度,整个造型显得精巧,且构造也不复杂。通过缠枝莲花纹和刻花等,充分呈现出莲花纹样的特点,既显得厚重古朴,也充满了情趣,为北宋陶瓷中的精品。这件刻花莲花缠枝纹瓶通过绘画与图案相结合的表现方法,构图上随心所欲,让人有无限遐想空间。在莲花纹刻花上注重写实性,有着明确的主题和较强的层次感,刀法流畅,如同绘画的笔法,充分彰显了莲花柔美的特征。瓶底部刻有双层仰莲纹,映衬主题,两者形成共鸣。

宋代陶瓷经常采用图案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将莲花纹样设置在坯体中心位置,周围的地方适当点缀,让器物显得更完整,有丰富的内容,并在空间上实现延伸。从构成上看,通过开光的手段在陶瓷中央绘制莲花,周围绘画图案,这样既能够有效凸显主题,并从整体上让图案构造更加自然,不仅主次变得明确,同时层次感也有了提升。

四、结语

总之,在宋代陶瓷作品中,莲花纹样的应用非常广泛,且通过生产工艺的进步,涌现出了多种装饰技法。最早是魏晋南北朝的凸刻、平刻、模印,到隋唐时划花、堆贴、印花等技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宋代印花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不仅包含了前代的装饰技法,也形成了剔刻的陶瓷生产工艺。这里能够得出,在我国朝代更迭的过程中,社会生产力逐步提升,也让宋代莲花纹样陶瓷表现形式变得丰富,并运用了很多新的装饰技术,进一步完善了其表现方法。宋代莲花纹样陶瓷有着丰富思想内涵,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对其进行研究,能够为当代人生活与艺术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郑琪.宋代陶瓷莲花纹的美学研究[J].智富时代,2018(03):97.

[2]吕敬煌.宋代陶瓷釉色装饰的美学意境[J].鸭绿江(下半月),2020(18):107.

[3]凌晨昊.浅析宋代陶瓷的艺术特征[J].天工,2020(02):10-11.

[4]孙德明.浅析宋代陶瓷艺术对明代陶瓷艺术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8(04):74-75.

[5]韓培.宋代陶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性探析[J].陶瓷研究,2020,35(01):43-45.

[6]刘开敏.宋代绘画对陶瓷艺术的影响[J].西部皮革,2019,41(12):129.

[7]齐美玲.文人趣味对宋代陶瓷装饰的审美影响[J].陶瓷研究, 2019,34(01):45-47.

[8]吴贺清.从理学思想的角度探讨宋代陶瓷设计[J].设计,2018(15):65-67.

猜你喜欢
宋代表现形式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卷首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
浅析芭蕾舞《茉莉花》在表现形式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