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研究

2022-05-30 06:23张成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8期
关键词:语言文学少数民族思政

摘  要: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动民族高校的教育有利于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文章以民族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为平台,探讨思政元素在该专业中的融入问题,使用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数据统计法、描写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做细致分析。研究发现,课程思政是高校课堂的重要元素之一,能够提高民族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识及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构建学生的文化认同,推动高校教育的稳定和谐发展,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民族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4-0100-04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具有多元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各民族文化均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较多共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探索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民族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中,具有较大的必要性与意义。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民族高校是高校的重要类别之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的分支学科,旨在深入调查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寻找语言和文化类型学上的共性,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状况。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高校的结构不断完善,高校体系网络趋向健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境内55个少数民族,包括语言文学、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等领域。与此同时,还可考查各民族历史中的交往交流交融状况,形成共同的文化符号,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巨大作用。目前来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专业性强、实践操作性强、理论性强、覆盖面广等,在中国高校教育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总体来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中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覆盖面广泛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紧紧结合我国的民族构成情况而发展,以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为载体,为国家的民族和谐稳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设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校比较多,覆盖面比较广。本科层面,总共有中央民族大学等32所高校设立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这些高校覆盖在全国各地,包括民族院校、综合类院校和专业类院校。这些高校紧紧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为当地的民族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学历层次完善

中国境内的高校设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多,除了民族类院校外,还有其他院校。学历层次也比较完善,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有很多培养单位。硕士研究生层面上,总共有中央民族大学等40所高校或研究院所开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层面,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12所高校招生。从理论教育来说,学生能够了解各区域民族语言与文化,分析其语言的发展方向,各民族间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的模式,为民族地区的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人才基础。

(三)专业性强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以理论性为主的专业,需要师生有牢固的理论基础,专业性较强。本科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现代汉语、汉藏语概论、普通语言学、国际音标与民族调查、民族语言、中国文学史、文献学基础、文字学概要、音韵学、语言学纲要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基础必修课程,学生需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洞察力,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研究生阶段,学生需要学习一些语言学和文学原理,有语言学史、实验语音学、语法学、语言接触理论、文学史、民族学通论、文化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课程。理论覆盖面广、专业性强,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研究生阶段的目标是培养高端型人才,为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民族地区的教育提供了可持续性的人才保障。

二、课程思政元素进入专业课程的模式

课程思政是抽象而经典的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也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1]。所以,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为了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知,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模式需要结合实际,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主要的策略如下:

(一)显性融入

思政课是一种对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涉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德育课程,也是一种国家统一制定和实施的、每一个大学生都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显性融入,即将思政元素的文本放到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认识,从中获得更好的理解能力与思考空间。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思想内容进行吸收,然后以正确的姿态来面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2]。

(二)隐性融入

隐性融入是将一些思政元素隐性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更具有和谐性。学生通过对课堂内容的感悟,获取更完善的收获。如在学习民族语课堂中,老师刻意指引民族语言接触的内容与特征,让学生联想到其他领域,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课堂最后,教师给予深刻的总结,让学生能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切实的方法论;另外,可以使用新文科的相关理念,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教育。新文科是将传统文科与其他领域知识相结合,即“1+N”模式。“1”为基础知识的教育,“N”是专业基础外的相关元素,如思政元素、其他理论知识元素等。教师可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与互补,使整个教育获得更高的效果。

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作用

课程思政,指的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主体内容为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学生群体大多为各民族同胞,课程思政元素的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

思政元素是长期形成的,在国学经典作品中有丰富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为人处世、教育教学等领域。如《大学》里记载的内容,准确阐释人生的理念,强调先从自我做起,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如《论语》里面,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对待宾客的“欢迎”态度,为人处世的“诚信”态度。民族高校里,学生的民族成分丰富,具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交流环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是经过民族语言测试后进校学习的,拥有较为完整的语言系统。不同学生说着不同的语言,理解度也不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也有所差异。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扩大学生的视野。学生毕业后可以回到民族地区服务,深入传播先进的理念与知识,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二)增强语言认同和文化认同

我国境内的语言比较丰富,语言的种类也比较丰富。我国境内的语言有5个语系的语言,即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和南岛语系。从发生学上来说,每个语系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征,也有类型学上的共性。Tajfel认为:“每一个体都有主观归属的社会范畴。如国家、党派、种族。由此来标定的身份便是‘社会认同,它与‘个人认同是自我概念中的两个成分”。语言认同和文化认同都是人类心理的共同认知,是身份认同的重要体现,具有较强的主观性[3]。

语言认同,是通过语言显示或识别使用人的群体归属。各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语言交流与接触,就会形成共同的语言符号。历史上,中国的语言文字比较丰富,呈现多元化、系统化、渐变性等特征。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外,还有藏文、蒙文、朝鲜文、维吾尔文、契丹文、回鹘文、女真字、东巴文、老苗文、彝文等等。在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语言使用也有很大的区别,有的转用其他民族的语言,自己的语言逐渐消失,如贵州麻江的仫佬族使用汉语方言、贵州的土家族使用汉语方言。有的几种语言共用,如贵州三都怎雷村的同胞既会使用水语、又会使用苗语,贵州雷山达地的瑶族既使用水语、也使用瑶语等。有的形成新的语言,如青海的五屯话、保安语,贵州的酸汤话、喇叭苗人话,四川的倒话,西藏的扎话,广西的唉话等。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通过不断的交流,寻求共同的交流媒介,具有语言接触的现象。久而久之,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共同语言通解度增加,使用的频率越高,共同的心理认知就越高。由于有些少数民族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字,或由于各种原因文字消失,很多古籍文献使用国家通用文字来记录民族语言。如:

例1. 头曰“就”,头发曰“并就”,眼精曰“岜”,耳曰“如入”,鼻曰“囊”,口曰“霸”。

——《光绪·古州厅志·卷一·地里》

例2. 水族天曰“文”,地曰“地(阴平)”,星曰“引”,日曰“大汶”,月曰“宁南”,风起曰“抗论”,雨降曰“荡惯”……父曰“蒲”,母曰“宜”,祖父曰“公(去声)”,祖母曰“爷(牙音)”,伯父曰“陇”,伯母曰“巴劳”,叔父曰“得的”,叔母曰“宜的”。

——《民国·都匀县志稿·卷四·风俗》

例3. 父曰“爹”,母曰“阿密”,祖曰“普阿莫”,祖母曰“普阿婆”,伯曰“独磨”,叔曰“颇颇”,兄曰“阿磨”,弟曰“业楷”,伯母曰“密磨”,叔母曰“木角”,嫂曰“阿眠”,弟妇曰“妹”,姑母曰“阿咳”,姊曰“阿拏”,妹曰“妹”,姊夫、妹夫曰“呢昨”,妻舅曰“阿侯”,妻曰“拏找”,子曰“昨”,侄曰“昨奴”,女曰“阿蛮”,妇人曰“阿妹”,先生曰“阿比婆”,大人曰“色染”,媒人曰“母脚”,巫曰“皆比如”, 佃曰“明果”,缝人曰“多土拏”,庖人曰“鸟章乌拏”,木匠曰“写答拏个”,瓦匠曰“我者拏个”,我曰“拏改”,你曰“俄改”,差役曰“差一颇”,乞丐曰“烧颇”,盗贼曰“色折颇”。

——《兴义府志》

文字是语言的一种体现形式。上述3例中的内容都是古籍文献,均使用国家通用文字(汉字)来记录上述民族语言(例1为苗语,例2为水语,例3为彝语),除了涉及民族语言外,也涉及音韵学的相关知识。如今各民族地区在学习、与外界交流中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现出语言认同的形成。民族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象比较普遍,使用汉语(汉字)的频率增加,形成相同的“文化符号”,形成了共同的心理认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提供了条件。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4]。在中国境内,各民族都经历了涉及文化领域不同程度的交往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環境。在长期民族间的交往中,形成了若干的“共同文化符号”,引领着中华各民族的发展。这些“共同文化符号”已融入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形成比较经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跃在各民族的各个领域中,包括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如牛郎织女故事,在中国各民族都有类似的故事。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很多民族都流传着兄妹通婚的民间故事,如苗族、侗族、黎族、壮族、高山族、纳西族、傣族等。各个民族的故事梗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区别在于各民族的主人公不同。苗族的主人公为姜央和妹妹,汉族的主人公为伏羲和女娲,布依族的主人公为布杰和羲妹等等。

此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有语言故事、谚语格言、人物传记、文学作品等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覆盖面广、地域性强、内容丰富等特征,可以影响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引领学生更全面、更专业地发展,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如“塞翁失马”的故事,是刘安搜集整理,原文为: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淮南子·人间训》

该故事体现出来很多哲理,例如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各民族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交流、互相联系的。学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去观察问题,考虑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全面考虑事物的发展,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另外,还有文献记录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增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和推广性,促进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

思政元素进入课堂后,能够让不同民族的学生从课堂上找到共同的文化符号,形成共同的认知心理,对中华民族的身份具有更高的认同心理,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国家认同主要由语言认同和文化认同构成[5]。课堂中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使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形成充分认识,形成共同的“文化符号”。教师应增强学生的语言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提高爱国情感,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结语

民族高校是我国教育系统里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国的教育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以民族语言为载体,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引领该专业学生的理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6]由于专业课的理论性较强,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能够将各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理论系统的构建也得以更加完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既能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也能让学生提高语言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我国教育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浏河,高哲. 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 现代职业教育,2017(18):60.

[2] 骆郁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8-39.

[3] 高一虹,李玉霞,边永卫. 从结构观到建构观:语言与认同研究综观[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01):19-26.

[4] 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02-104+107.

[5] 习近平.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9-09-08(02).

[6] 中国社会科学网. 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N]. (2019-03-21). http://news.cssn.cn/zx/bwyc/201903/t20190321_485 0785_1.shtml.

(责任编辑:淳洁)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贵州苗族语言生态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GZQN14);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课程思政视野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109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成(1989 —),男,博士,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类型学、描写语言学、汉语方言学等。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学少数民族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学科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浅析英语语言文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