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文化育人

2022-05-30 09:10黄碧玉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文化育人

摘 要:依据新课标提出的学科育人理念,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本文主要探究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文化育人,以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科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主要方式有创设语言情境、激活文化背景知识;学习理解语篇内容,形成文化意识;应用实践文化知识,达成文化育人目标;积淀传统文化底蕴,积极弘扬优秀文化。

关键词:阅读教学活动;学科育人;文化育人

作者简介:黄碧玉,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一级教师,教育硕士。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梅德明、王蔷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书中指出,文化意识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导向,应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成尚荣认为,教材中蕴含的育人理念要开发出来,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素养。黄国文认为,话语、语篇、课文都隐含着思政的内容,都反映了价值观。

基于学科育人理念,教师要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增强文化意识能帮助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育人意识,发挥文化意识的育人导向作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施文化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实施文化育人的教学实例

高中生经过数年的英语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一定了解。但在英语学习中就中国文化主题分享想法时,却难以用地道的英语进行表达,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与国外学校开展相互交流的留学、访学和学生交线上笔友等活动,部分学生走出国门,作为文化传播者,向外国友人讲述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还须不断增强其文化素养。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寓德于教,努力实践文化育人。下面以筆者所上的一节市级公开课为例进行阐述。

本节课的语篇选自新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性必修第二册Unit2“Bridging Cultures”的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本节课阅读语篇讲的是交换生Xie Lei的留学经历。Xie Lei身处异国他乡,必然会面对一定的文化冲击,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她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及文化环境。具体教学实践如下:

(一)创设语言情境,激活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情景的创设,能让学生身处真实的文化环境,使之更主动去获取文化知识。依托一份英文报纸的新闻报道,借助国外研学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照片,以及解读单元主题和文本标题词义,帮助学生激活文化背景知识。

阅读文本是一篇校报文章,属于新闻报道类。因此,首先,笔者依托一份澳大利亚当地报纸对本校学生前往澳大利亚研学的英语新闻报道,设计了课堂导入部分,让学生直观感受news这一文章体裁,同时引出语篇话题。这则新闻报道,图文并茂且简洁明了地介绍了本校师生前往澳大利亚研学交流的活动经过。出国研学活动给了学生体验不同文化和开展文化交流的机会。其次,笔者分享了本校师生在澳大利亚研学时的校园生活体验、和与当地市长会面等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直观形象地了解并比较国内外学习生活的文化异同。借助图片的直观呈现,分享访学学生的经历,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国外学习生活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再次,根据单元opening page的图片和话题“Bridging Cultures”以及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文本标题“Welcome, Xie Lei! Business Student Building Bridges”, 让学生猜测bridge的词义。学生已学过其词义之一是桥梁,作名词,但单元主题将bridge与culture搭配使用,显然是动词,其意为搭建文化桥梁。因此,向学生追问:“Why did Xie Lei——a business student building bridges? What did she do to bridge cultures?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语篇,找寻答案。

创设语言情境,激活文化背景知识,引出语篇话题,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语篇内容。

(二)学习理解语篇内容,形成文化意识

依托主题语境,设置学习活动,包括读前预测活动、梳理文章段落大意、概括语篇主旨要义、提炼信息完成表格、标注情感变化图等,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篇内容,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意识。

活动一:读前预测活动。依据文本标题和插图,提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this article is about? ”,学生预测文本主题是交换生Xie Lei的留学经历。

活动二:分析文章体裁。学生已接触过此类文章,因而不难推断出其为校报文章——类似新闻报道类的特写。根据标题、首段、中间段落和末段的语言表述,引导学生概括出news包括 headline、lead、body和end四个部分。

活动三:梳理文章段落大意。让学生整体理解并概括篇章段落内容。

Para 1: Xie Lei left China for London.

Para 2: Xie Lei was on a year?long exchange programme.

Para 3: Xie Lei had to adapt to a whole new life.

Para 4: Xie Lei chose to live with a host family.

Para 5: Xie Lei was faced with the academic requirements.

Para 6: Xie Lei participated in class and gave presentations.

Para 7: Xie Lei felt much more at home in the UK.

Para 8: Xie Lei's progress will be in later editions.

活动四:概括语篇主旨要义。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该文主旨要义,进一步深化理解。该文主旨要意是:

It's about how Xie Lei manages to adapt to a new life in the UK and meet the academic requirements as an exchange student.It also talks about how Xie Lei acts as a cultural messenger building a brid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

活动五:提炼信息完成表格。通过细节理解阅读,要求学生用词块概述Xie Lei在生活中和学业上所遇挑战和应对措施,并填入表格,使学生更详细了解她留学生活和学习之不易,以及如何适应新文化环境。

活动六:标注情感变化图。Xie Lei到了异国他乡,内心感受起起落落,教师借用情感变化图——心电图,引导学生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梳理其一系列情感体验变化:excited-nervous-comforted-numb with shock-confident-confused-feel at home,并分析原因,理解她最后内心能够“feel at home”的原因。思维导图如下:

情感变化图直观体现Xie Lei积极应对的心态,此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得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

(三)应用实践文化知识,达成文化育人价值

语言是思维和文化的载体。要充分挖掘语篇中的文化信息,进一步探讨Xie Lei出国的原因,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发表演讲和同伴评价,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发展批判性思维,并探究文化内涵及其育人价值。

活动七:讨论探究以下问题:1. Why did Xie Lei choose the exchange program? 2. How has Xie Lei helped to build brid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通過讨论和思考,进一步探究Xie Lei出国学习的原因, 归纳她为搭建两国文化桥梁作出的努力。寄宿家庭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她也有机会向房东一家介绍中国、教房东女儿做中餐等。学业上的要求,让Xie Lei在初到异国之时很受挫,但通过努力,她解决了问题。做学习报告时,还有机融合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传播了中国文化。她还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这些文化行为,让Xie Lei担当了“cultural messenger”。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留学生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这有助于学生明白文化意识提升的重要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选择来中国学习、工作、生活,且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笔者精选并分享一段留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和享受中国留学生活的视频,引出外国学子来本校访学的话题。基于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与国外学校进行过线上和线下的学习交流,故设计如下活动:

活动八:Suppose you are Xie Lei, who is a graduate of our school and you are invited to attend the coming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our school.

You are going to make a speech:

(1)to share your experience on the exchange programme for the exchange students visiting our school.

(2)to give tips on studying and living in our school to the exchange students.

分组讨论后,请各小组代表以本校毕业生“Xie Lei”的身份在母校校庆活动之时,为来访交换生“make a speech”,包括分享其交换生学习经历和给来访外国学生提供一些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建议。通过角色扮演、演讲活动和同伴评价,学生依据所学内容开展应用实践,内化文化意识,达成文化育人。

(四)积淀传统文化底蕴,积极弘扬优秀文化

由于课时有限,本节课邀请部分学生发表演讲。在后续的课堂活动中,教师会请更多的学生在班级演讲展示,并设计其他课堂活动,有效实现迁移创新。还可结合文化专题,通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等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其思维品质,寓德于教,实现文化育人。

教师可以根据学情,依托高中英语教材各单元的主题语境,有机融入育人理念,创设文化环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还曾开设过校本选修课“英语畅谈中国文化的若干主题”,让学生进行文化专题学习。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主题, 如Chinese hospitality、table manners、colors、Chinese paintings、calligraphy、the Monkey King等,精选学习资源,对比中外文化,让学生会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此外,通过校读书节、艺术节和英语节等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戏剧演出、“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等活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文化意识。

三、结语

英语教师要“树立语言与文化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习中外文化知识,并将其内化为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行为和品格”,要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依托文本语境,基于学情创设活动。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注重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探究文化育人,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积淀文化底蕴,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发展多元思维,明确文化意识的育人价值导向,实现学科育人。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文化育人
运用陶行知教育理念 发挥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技术文化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