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思达”教学范式的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堂教学实践

2022-05-30 09:07陈跃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范式读思达试卷讲评

摘 要:在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和“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走向“深水区”。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改良课堂教学生态,真正构建起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效模式,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已成为一线教师的“必修课”。为此,作者拟以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为例,浅谈“读思达”教学范式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分享教学改革的心得。

关键词:“读思达”教学范式;初中历史;试卷讲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4-0082-03

引  言

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持續深入推进,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人本课堂逐步“落地生根”。各地各校纷纷探索这一课堂改革的有效途径,提出和形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为本”“少教多学”等多种新的教学观念和做法,使课堂教学有明显的“以学为主”的特征。2020年,笔者所在学校——泉州市培元中学亦紧跟改革步伐,以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提出的“读思达”教学法为指导,深入推进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双师型”“三师型”“三环六步”等有效课堂教学模式。2021年,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这一教学改革进入了“快车道”。

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上如何才能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有效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思考、表达呢?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上,学生到底要学会读什么?思考什么?表达什么?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如何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呢?笔者认为,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引导。

一、引导学生学会“三读”

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不同于新课传授,亦有别于复习课、活动课,其主要的教学载体是试卷抑或考题,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读思达”的有机融合,即考试力的培养。考试力培养,基础和前提是什么?毋庸置疑,肯定是阅读。学生只有读懂题目,读懂材料,读懂设问,读懂考查意图,才能做到有效答题。那么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上,学生要阅读什么呢?

第一,读得分情况。每份历史试卷或考卷批改完分发下去后,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关注每道题的得分情况,使其学会阅读每道题的给分,尤其是材料题,只有先明确得分,才能从中了解、感悟考试中的得与失,

为理性思考、客观分析奠定基础。

第二,读试题史料。当下的历史学科考查早已不同于过往简单的知识识记,更多的是通过史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史料分析、逻辑推理中得出历史结论。因此,学会精准阅读史料,善于对史料进行分析、分层,提取试题史料的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是学生把握思考方向、正确解题的重要前提[1]。

如2022年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示范卷(四)第12题:拿破仑已经明白,资产阶级政权的无阻碍发展和个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都是这些国家的基础,他们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下列最能为此说法提供证据的是拿破仑()

A.通过政变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B.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革命成果

C.戎马沙场,建立了辽阔的法兰西帝国

D.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维护法国的利益

这一题的失分率很高,但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引导学生再读考题史料,使其学会从中读出“破题密匙”: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继而明白“此说法”指的是承认和保护资产阶级政权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

第三,读参考答案。每份历史试卷基本都配有参考答案,它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参考性,即引导学生对试卷的失分进行反思,学会举一反三,准确规范表达,而非“照单全收”“全盘照抄”。这就需要学生加强对参考答案的阅读,从中“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笔者要求学生在拿到历史试卷或考卷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阅读每道题的得分,核算每道题的失分,列出表格,明确“答题痛点”;其次,要求学生针对错题重新“破题”,即再次阅读试题史料,找出解题关键,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享史料阅读心得;再者,要求学生根据参考答案修正错题,甚至完善参考答案。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力,又达到了“阅读—思考—表达”的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育人效果。以2022年泉州市晋江中考模拟试卷第34题论述题为例(见表1)。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中国现代史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在质量分析时,第一步就是要求学生阅读分数,了解具体得分情况;第二步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得分情况,重读史料和题目设问要求,自主进行原因分析。如学生甲所做的表格分析(见表2)。

第三步,展示参考答案和学生样卷,让学生通过答案比对、模拟评分,找出不足,发现问题所在,继而获取进步的“密码”。

二、引导学生学会“三思”

思考是“读思达”的关键和核心,亦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没有思,所有的读都是一掠而过、走马观花(走过场),所有的达都是死记硬背、照抄照搬(有口无心)。”余文森教授的说法明确指出了思考的重要性,可以说,教会学生思考才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2]。学生没有思考或不会思考,教师的课堂教学必然是空洞的、单调的,是毫无意义的。那么,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上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荡出思维碰撞的火花呢?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上学生该思考什么呢?

第一,思考知识点。每道历史试题的命制都是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按照知识点的考查序列科学定置的,而不是“胡编乱造”。因此,在试卷讲评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思考每道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做到“对标答题”“对点答题”。如知道选择题第1题正常考查的知识点是原始社会中的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及原始农业的产生等;如选择题第20题一般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古代史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

第二,思考设问角度。每道试题的考查意图都体现在试题的设问上。因此,要想精准表达,稳妥得分,教师就必须教给学生学会对试题的设问角度进行思考,如选择题中的说明了、反映了、体现了;如材料题中的原因、特点、目的、影响、启示、认识;如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变化、变化趋势;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结合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等,做到答之有法,不跑题,不偏题。

第三,思考分值。每道题的分值设置对解题至关重要,多写影响答题速度,可能写不完;少写影响得分,可能写不到位。因此,对分值的思考亦是试卷讲评课上,教师必须教给学生的“取分之道”。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知识点的思考,笔者主要安排学生自主查找《课程标准》,在试题上尤其是错题上标注所考查的知识点,并让学生以生生互动的形式完成知识点的再思考、再梳理、再巩固;针对设问角度的思考,则以“教师分析示范—方法规律总结—变式训练提升”的步骤进行落实,做到“思之有法”“思则有成”;针对分值的思考,看似简单,但往往被学生忽视,或者无法“尽分作答”。笔者为此主要采取“分析参考答案—理解评分标准—尝试批改给分—互动交流明晰”的步骤进行落实,做到“依分思点”“尽分作答”。

三、引导学生学会“三达”

达,即表达,体现在考试过程中答案的“输出”,它是学习力、考试力的归宿和提升。没有達,所有的读就会因为缺乏方向而变得漂浮不定,所有的思就会因为缺少归宿而变成昙花一现。对于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而言,“达”就是培养学生的考试力,教会学生懂选择,会表达。为此,在课堂上,教师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表达引导。

第一,依点表达。依点表达,即引导学生根据试题的考点有针对性地梳理所学知识,并将其运用于“破题”。历史选择题部分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对选项的甄别判断,表达对选项正确与否的理由;历史非选择题部分则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对试题设问的考点进行研判,聚焦相关知识点的调动与运用、概括。

第二,多维表达。多维表达,即引导学生在对非选择题史料、试题设问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表述,以保障有效得分。如原因类设问主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或根本、直接等角度思考表达;如影响类设问主要从国内、国际或积极、局限等角度思考表达;如特点类设问主要从地位、性质、措施、影响等角度归纳总结。

第三,规范表达。规范表达,即引导学生在答题书写时能够运用历史学科语言进行科学严密的语言组织,以保障答案的科学性、逻辑性,避免答案的口语化、无序化。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在试卷讲评课上,笔者主要以答案范例展示—集体交流研讨—成果展示分析—变式训练表达—方法总结提升五个步骤加以推进,切实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读思达”教学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它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系统,可以程序多变。每位有心的教师都会在实践中形成和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如新课传授中,可以建构起基于阅读的“读思达”教学模式,即生成输入导向、阅读导向的课堂教学;在复习课中,主要建构基于思考的“读思达”教学模式,即生成问题导向、思考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或许也正是“读思达”教学法的神奇和魅力所在。

结  语

在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最大的感悟就是要让学生“静心去阅读,耐心去思考,有信心去表达”,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该灵活应用“读思达”教学法,按照“读思达”三个步骤,有机融合教学内容,在做到“备学生”“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把课堂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表现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实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余文森.名师的教学主张及其研究[J].中小学管理,2014(01):57-58.

何平娟.初中历史学科“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J].学苑教育,2021(32):83-84.

作者简介:陈跃(1983.6-),男,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教学范式读思达试卷讲评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高三化学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试卷评析课
提高试卷讲评效率,打造“轻负高质”课堂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