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观后感

2022-05-30 10:48沈舒彤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2年8期
关键词:观后感亚平航天事业

沈舒彤

大家知道吗?2022年4月24日,是我国第7个航天日,为什么中国的航天日是4月24日呢?因为在1970年的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从此之后,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可喜的发展。近几年来,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我国在航天事业上还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比如: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取得了月壤样本、“天问一号”到达火星并放下“祝融号”火星车,空间站上的“天宫课堂”更是一个焦点。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课了,我也坐在了屏幕前,静静地等待着。

在距離地球400千米以外的太空中,遨游宇宙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上,一个旋转的陀螺出现在大屏幕中央,随后“太空教师”王亚平老师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欢迎来到天宫课堂”,这是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的开场。我看到画面中的王亚平老师“飞”了起来,并通过几个简单的小实验展开了话题,讲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等科学知识。我感到这些科学知识新鲜而奇特,让我陶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这节课令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中国能够创造出听课学生最多的“课堂”,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现在的我,已经对航天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的每一节“天宫课堂”,我一定要追下去!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猜你喜欢
观后感亚平航天事业
王亚平讲述出舱:“伸手摘星”的梦想实现了!(上)
种“梦”——“天宫课堂”观后感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Effect of blade shape on hydraulic performance and vortex structure of vortex pumps *
孔亚平和她的三个梦
南海随笔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