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里的造纸术

2022-05-30 14:31霍菲菲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2年8期
关键词:竹纸竹帘造纸术

霍菲菲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时,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工艺不断完善。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纸。到了隋唐五代时期,竹、麦杆、稻杆等也都成为造纸原料。唐朝,人们利用较难加工的竹子为原料成功制造出了竹纸,表明中国古代的造纸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天工開物》是中国明代的一部综合性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特别是关于制作竹纸的内容。该书将造纸概括为五个步骤:斩竹漂塘、煮篁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这可以说是具有总结性的叙述。书中还附有造纸操作图,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的最详尽的记载。

斩竹漂塘

竹材是古代造纸的重要来源之一。造纸的工匠通常在芒种前后上山砍竹子,并把竹子截成段,每段1.5米~2.3米长。把准备好的竹子段放在挖好的水塘里浸泡100天。泡好后,洗去竹子的青皮,让竹材变得软化。

煮篁足火

将软化的竹材拌入石灰水后,浸在徨桶中蒸煮8天8夜。经过碱液的蒸煮,除掉了原料中的树胶等杂质。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内漂洗,然后再放进石灰水中蒸煮。这样反复蒸煮、漂洗十几天后,竹子的纤维逐渐分解。

荡料入帘

取出蒸煮后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状。用适量的水调配,使纤维彻底分离,再倾倒入纸槽里面。接下来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竹料成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多余的水则由竹帘四边流走。为了让纸浆纤维均匀分布,造纸师傅的腰劲和腕力使用都得恰到好处。捞纸时抄得轻纸会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略厚。

覆帘压纸

把捞纸浆的细竹帘倒铺在压板上。移开竹帘,这层纸膜便落在板上。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压板上会逐渐堆叠起一层层的纸膜。再用重物挤压堆叠的纸膜,排出水分。

透火焙干

接下来是焙干纸张。将一张张湿纸膜摊在生了火的砖墙上。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这里焙纸用的砖墙是以土砖砌成的夹巷。在巷中生火,土砖温度升高后就可以贴上湿纸焙干。

古法造纸从选料到成纸历时半年之久,经过多道手工工序制成的纸张纸质优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至今在我国湖南、贵州等地,居住着传承古法造纸手工技艺的后代,而古法造纸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非遗文化。

纸的生产,使纸张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必需品。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书画用的宣纸、包装用的牛皮纸、画册用的卡纸、壁纸等。特别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

在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有“造纸工艺流程”这一展品。想要了解古法造纸的同学,欢迎来中国科技馆与展品互动哦!

(本栏目合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

猜你喜欢
竹纸竹帘造纸术
富春回望
——纸帘灯系列
《天工开物》里的造纸术
“天下第一帘”养成记
耄耋老人的竹帘情
竹帘上的艺术之美
[法]蒋友仁《中华造纸艺术画谱》中的造竹纸图(之晾干纸)
我学会了造纸
无声的蜕变
蔡伦改进造纸术
从拍卖古籍看竹纸古籍的种类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