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写作素养提升的“四环”探索

2022-05-30 16:05刘燕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四环内功高中学生

刘燕

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是写作素养。从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看,良好的写作素养使学生一辈子受益。因此,高中作文教学过程如何提升学生写作素养,是值得语文教师长期实践、细细琢磨的基础性教学研究活动。在这一领域,笔者形成了自己长期实践检验的系统化观点,即高中学生写作素养提升的“四环”,兹抛砖于下。

一、精读深研,积累“内功”

如果把写作比喻为输出,这种输出迥异于工厂流水线上产品的产出。流水线产品的输出过程追求统一模式的高效率重复,而写作追求的是个性化且愈加独特愈好。但这种独特与个性化的表达需要的语言元素、语言架构与写作方式,即所谓写作的“内功”,不是写作者自己闭门造车或者先天就能獲得的。写作者需要通过习得过程方可形成自己的语言元素宝库,通过习得过程体悟语言架构的完善、写作方式的优化等。而实现这种写作习得过程最便捷有效的途径,便是精读经典作品,深研经典作品。

精读深研的第一步,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对著名作家的作品进行基于写作视角的分析,指导学生仿写、改写,然后进行细致的比对与讨论,让学生从读的层次、理解的层次过渡到写的层次以及基于写作过程思考的层次。

精读深研的第二步,教师可以就同一主题的经典作品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语言、作品结构与作品立意、取材视角的讨论,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欣赏中思考著名作家们是如何完成写作过程的立意与取材以及写作表达过程的。

精读深研的第三步,乃是教师组织学生就经典作品阅读学习中获得的写作过程各环节的认识,完成自己的概论性小总结或是小论文,通过这种总结,加深认识,系统化形成初步写作的若干基本“内功”。这一步,可以培养学生积累写作“内功”的耐心与能力,同时需要教师悉心鼓励、引领、指导并形成学生长时期的一种习惯,奠定写作的语言功底与基本写作过程的功底,形成足够的“内功”。

二、泛读广涉,拓展“外功”

有了写作的基本功夫,即所谓“内功”,还不够,还需睁眼看文学的大千世界,拓展写作领域的“外功”。这是因为,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面前,任何僵化的写作手法、写作语言与文化理念以及固化的思想都必然导致作品失去吸引读者的魅力,导致作品的现实性与文学性降低乃至彻底丧失写作的价值。所以,历来文学大家们总是以各种摇曳多姿的写作方式、极其丰富的写作语言、深刻的写作思考反映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引领人们思考如何面对这样的世界,唯其如此,作品才成其为真实人生的镜子与号角,作品才打动人,才具有价值。

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要勇于指导学生、放手发动学生广泛地进行泛读。泛读不能局限于“一隅一城一地”,而是在人类文化的整个领域都可以纵横驰骋。这在文学创作史上先例甚多,《红楼梦》作品中的写作素材引用广泛,至少可以肯定作者有相当广泛的泛读基础,否则怎能信手拈来、妙手不见痕迹?语文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广泛涉猎,诸如各类笔记、游记、传记,以及菜谱、广告等非传统文本,从中品味写作涉及的生活元素、语言特征、文化元素以及写作结构特征等。

同时,泛读不可流于随便读,人生苦短,毕竟时长有限,倘若不加选择地沉溺于文化垃圾中的读,既浪费青春又无助于写作技能的提升,还使得读者的思想认识与道德、文化品位降低。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一份书单,一方面使得学生具有泛读的基础指南,同时应该指导学生可以根据阅读兴趣与需求,进行适当的增删变化,使得不同个性需求的学生皆大欢喜、各取所需,都能通过泛读获得丰富的语言现象的刺激,获得写作素养提升所需的广泛的养料,同时提升写作的兴趣。

三、多向实践,“养吾浩气”

光是“读万卷书”,对写作素养的提升远远不够,还要“行万里路”。我认为,“万里路”的内涵在当代社会应该具有相较于古代更为广泛的含义。它既可以是传统的旅行、社会考察,还可以是丰富的各类人生实践。

之所以提升写作素养,需要“行万里路”,这正是“实践产生、决定、改变意识”哲学观念的体现。正是在行万里路中,高中学生方可跳出书本、带着书本,双脚踏上实地,真切了解当今社会与人生的真实存在状态以及不可抗拒的演进、变化,以真实生活参与者的视角获得体验、促进思考,成为有灵魂的人,这样写出的作品方可获得活的灵魂,至少能打动自己,进而打动别人。孟子所言非虚,在学生写作学习中,多方向的实践活动的确可以“养浩然之气”,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有思想深度的优美作文。

从写作过程的微观特征看,也需要“行万里”。这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即使具备了写作的基本功,也只是具备了“做饭的工具”,然而“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细节描摹、动作语言特征表达、文化习俗的介绍、社会生活与生产活动的表述等,离不开精细的观察作为保证;亲力亲为的实践之后,方可寻求到惟妙惟肖的合适的文字表述与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主张读好书的同时,必须有丰富的实践。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先生借助于书中的众多人物之口对此多有论述,《红楼梦》中也有不少对写作的议论,都强调写作素养提升的关键之一在于写作者必须有生活、有思考、有历经实践的磨炼。在此,笔者呼吁有必要把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提供实践机会,以便养成“浩然之气”。

四、勤写善改,厚培“质地”

国内目前不少档案馆、博物馆及文物馆中,有一类藏品对于高中语文教师颇有启发性,那就是鲁迅、巴金及老舍等作家们反复涂改的手稿。这些文学大师无一例外地既勤奋实践、思考、写作,同时又踏实地、不厌其烦地修改自己的作品。我浏览了鲁迅先生的手稿之后,震撼之余颇为感慨:先生对待自己的作品如同对待需要打扮出嫁的姑娘,不仅管了姑娘温饱让她长大,更是让姑娘从骨子里头精神焕发、充满人格的力量。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结合优秀作品的创作过程,给学生展示如何从文章的立意、取材、结构、语言到修辞等诸方面有序修改一篇作文,而不是囫囵一看、寥寥批语数字而已,或是一个劲地夸学生作文,放任学生写作成为“踩西瓜皮”式的“信马由缰”的文字表述。语文教师还应该亲自下水写作文,并结合批阅学生写作的作品后,引出学生中的典型问题,逐一批改、评论、点拨、提携,并亲自示范如何具体完成操作,展示修改后的成果。同时,教师应该丰富作文课堂的教学形式,把教师一人面对学生的一堆作文的“独览众山小”变成学生群体的互相阅读、点评、批改的过程,让学生互相观照的过程变为相互警醒、取长补短、自我内省提升的过程,形成一种对写作过程深思的习惯、对作文细致修改的意识与习惯,最终获得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总之,千百年来前辈文学大家的话还是管用的,勤写善改,一定可以使学生写作素养获得扎实提升,创作的作文具有更优良的“质地”,成为硬货,而非赝品、粗货。

综上所述,四个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互为前提,缺一不可。在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教育教学追求中,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路的确漫长,然而毕竟还是有路的。

猜你喜欢
四环内功高中学生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创新“四双四环”模式 打造课程思政样板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四环医药迎来春天
“练好内功”;企业逆势而上的秘密武器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
绝世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