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为例探究比喻性作文写法

2022-05-30 16:05吴秀英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喻体乌云作文题目

吴秀英

请看以下作文题目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灯》《每天都是一首诗》《歌从心中唱起》《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金顶》《黑暗中的一盏灯》《送他人一朵花》《拾起心中的珍珠》 《你是我的一抹亮色》《开在心中的花朵》《跨过那道坎》《心中的彩虹》 《心中有盏红绿灯》 《又见枝头发新芽》……

这些题目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比喻性命题。那么什么是比喻性作文题目呢?应该如何写呢?

一、比喻性作文的定义

近年来广州和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经常是比喻性的命题作文,也就是比喻性作文题目越来越受青睐,那么什么是比喻性作文题目呢?为什么它备受推崇呢?

比喻性作文题目就是题目中某个词有比喻义,可以有两种理解,即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如“送他人一朵花”,很显然这里的“花”有两层含义,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花”,如茉莉花、玫瑰花、向阳花、紫罗兰等,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诚信之花、善良之花、关爱之花、包容之花等。这样的作文题目就是比喻性作文题。

二、比喻性作文受青睐的原因

比喻性作文思维可以扩展,作者可以从多方面理解题目,既可以写其表层含义,也可以化实为虚,写其深层含义。虽然是命题作文,但小作者自由发挥空间很大,其实相当于是半命题作文。

同时,半命题作文比较有诗意,题目本身具有美感,如“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你是我的一抹亮色”“又见枝头发新芽”“拾起心中的珍珠”等,这些题目具有意象美,给人美的享受。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比喻性作文比较受青睐。

三、比喻性作文写作指导

(一)确立本体的原则

1.化实为虚

“花”“珍珠”“彩虹”都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美好的事物。这些美好的事物不时出现在中考命题作文题中。“花”“珍珠”“彩虹”这些靓丽的名词一出现在文题中,就使得文题带有十分明显的比喻义。对此我们不妨化实为虚。

如《送他人一朵花》的“花”可以指“实”,比如荷花、菊花、牡丹花;也可以指“虚”,比如精神、道德、品质。如果从“虚”的角度作为切入点,那就容易写出内涵了。送他人关爱之花、信任之花、善良之花、尊重之花、安慰之花等。

如《拾起心中的珍珠》的“珍珠”是一种珍宝,它美丽娇贵、赏心悦目,是一种给人美感的东西。由此,“心中的珍珠”应理解为美好的品质、高尚的情操、纯洁的心灵、健康的情感等。如“善良”“爱心”“呵护”“勤奋”“珍惜”“自信”“尊严”等精神方面虚的东西。

《又见枝头吐新芽》中“又”是“再”的意思,最好能体现情节的波澜性,如:友情“好”—“隔膜”—又好;希望“有”—“衰退”—再生;品质“善”—“冷漠”—“不失本心”。“吐新芽”,本义指某种植物又现生机的自然现象,比喻义,指情感的再生、信念的再增、希望的复发、体验生命的生生不息、力量的源源不断等,也可关注社会热点,如:十八大召开之后,祖国迎来新一轮的春天。

2.变大为小

如《属于自己的天空》,“天空”一词博大无边,怎样写好这一文题呢?

我们可以把“天空”化为具体的精神、品格、爱好等个性情感、理想追求的某一方面去构思行文。如自立、自信、自强、真诚、负责、包容、韧性等内容。这些内容都属于自己的品格,这也都属于自己的天空,写这些具体品格内容,文章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3.由外到内

《心中那盏红绿灯》一题中的“红绿灯”是审题立意的重点,怎样理解“心中”的“红绿灯”?它是审题立意的难点,决定我们作文的成败。

红绿灯是指交通运行中的一种规则。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必须停止前进;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在客观现实中,是不可行或可行的象征,是交通法规的代名词,是我们交通行驶中的行动准则。 依此,我们似乎该写成交通规则,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事情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我们不能做。即由客观方面的外在的紅绿灯联想到与之对应的主观方面的内在是非标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由外到内、由客观方面到主观方面联想,这样去审题立意就扣住了命题者的用意,就能写出好文章。

(二)比喻型话题审题的三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是要对喻体的特点把握准,找本体时要有相似点。把本体找出后,可以试着改成一个明喻来验证。  把本体和喻体和谐地融为一体,那才是最高档次的文章。 如《走在路上》《走在风雨中》《拥有阳光》。

第二条原则是要有整体意识,不要只抓住一点不放。

第三条原则是在写作过程中要时时将喻体和本体结合起来写,不可偏废一方,开篇就要明确点出喻体与本体的联系。

(三)比喻性作文常出现的问题

一是只要本体,不要喻体。后果是不扣题。二是只要喻体,不要本体。后果是立意不高。

四、以《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为例,具体探究比喻性作文写法

生活中有阳光万里也有滂沱大雨,有微风拂面,鸟语花香,也有狂风怒号,阴雨绵绵……著名作家高尔基在《海燕》中说: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遮不住的!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孩子们,穿过乌云的阳光一定是更绚丽的!请你以《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保持卷面干净整洁。

审题 :“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很显然这是一个比喻性作文题目。“乌云”和“阳光”都有双层含义。从题眼来看,要突出“乌云”,要详细写,而且要体现“突破”,也就是说不仅要写到你遇到的挫折与磨难,更要写到你具体是如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阳光”既可以作为自然景物,也可以指生活中的温暖鼓励、得到的期许等。

选材:要真实,典型,新颖,深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能触动心灵的事情,只有首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不能抄袭别人的事情,也不能写自己在报纸报刊上看到的事例。

例文赏析:

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

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纵横的街道在凉凉的秋意中一片寂然。无边的愁绪,似一张巨大的蜘蛛网,网住了我那颗破碎的心。

“这样的成绩是上不了场的,跟别的学校选手还差得多呢!你这么不上进,我太失望了!”教练的话在耳边萦绕,一遍又一遍。无声的泪在眼眶中一次次打转,我强忍住,不让它掉下来。我抬起头看看,天空的乌云重重叠叠,冷色调灰白的云层,无可预料地遮住了晴空。太阳早早地不见了身影。“唉,也许我天生就不是这块料。”我自怨自艾。

也许是受母亲影响,我从小喜欢田径,两条大长腿,高挑的身材,一看就是好苗子,别人总这样夸我。我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为田径而生。入田径队快两年了,每天重复的机械训练,沸腾的热血早已冷却。我不知自己是否还会有突破。教练对此非常不满。他以为我是不上心才落后的,批评我多次。

漫步于街道,秋的寒意让我阵阵发冷。天空的乌云翻滚着,快下雨了,我加快了脚步。

“女儿,终于回来了,妈妈担心极了,今天训练辛苦了吧?快,去洗洗手,我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土豆烧牛肉,红烧鱼块。”母亲笑容满面地看着我,我不敢正视她的脸,赶紧躲进卫生间,擦擦不争气的眼泪。

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饭桌上,母亲觉察到了我的异样,询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再也不训练了,我压根就不是田径苗子,你们别欺骗我了,我训练两年也没有进步!”我大吼道,眼睛瞟向了无边的雨幕。

母亲紧紧盯着我许久,什么话也没有说,径直走到房间。“她要做什么?不会是要打我吧?”我心里阵阵不安,第一次对母亲大吼大叫,我知道自己有些过分。母亲双手捧着一个铁盒子,那郑重的态度仿佛捧的是稀世珍宝。我有些迷惑,这时母亲打开盒子,取出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中一个年轻的女子在长跑,大长腿抬得老高,我清晰地看到腿上贴着的纱布和脸上扭曲的表情。我仿佛听到照片中的教练对年轻女子的吼叫,仿佛听到女子获奖时的高呼。一张张照片,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过往。

雨不知何时已停歇,风静静地喃语,母亲的脸开始慢慢变得柔和。“女儿,这些照片记录着我从事田径的酸甜苦辣。曾经的我,也像你一样,努力很久却发现自己仍在原点,我也很沮丧泄气,所以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顿时理解的暖流在我心中激荡。

“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是遮不住阳光的,遮不住的!”我从母亲的脸上读出了信仰,读出了坚定,读出了信念的力量!

阳光暖暖地照着,洒下点点的金光,微风拂过,校园紫荆花开得如此恣意潇洒。我在训练场上飞奔,教练的话也变得悦耳动听,心里满满的喜悦与感动,那是一种重生的喜悦与幸福的感动。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不是吗?我在心里默念着。

不知何时阳光已撥开层层的乌云,洒下一片灿烂,我踏着轻盈的步伐,迎着习习的秋风,一路向前。

文章评析:小作者把本体与喻体巧妙结合,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乌云”既指自然界的乌云,也指遇到的挫折:作者经过几年的训练,长跑仍然没有长进,遭到了体育老师的批评。后在妈妈的关怀安慰之下,得到精神力量,最终突破“乌云”,看到“阳光”。文中的“阳光”既指自然界的阳光,也指母亲对我的关怀与鼓励。 文章多次运用环境描写,细节刻画使文章充实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五、比喻性作文写法总结

第一,选取一件新颖感人的事件,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感人事件。

第二,本体和喻体巧妙结合,达到最高境界。

第三,运用多次环境烘托,最好把本体作为自然景物,多次写该景物,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四,一定要在文章中点明喻体。

第五,运用人物细节描写,包括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等使文章充实具体。

综上所述,近年来,比喻性作文深受出题老师的青睐,因为比喻性作文题目具有美感,有表层和深层双层含义,更能写出深意,学生发挥空间很大。写比喻性作文要点明喻体,最好是把本体和喻体相结合,达到最高境界。可以把本体作为文章的自然景物,进行多次描写,使情景交融。叙述事件过程中要注意人物的细节刻画,具体细致地描写主体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猜你喜欢
喻体乌云作文题目
乌云
乌云小黑
乌云忘记了
你眼中的我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天上为什么有乌云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英语中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