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高年级整本书阅读单的设计与使用

2022-05-30 16:05毕婉敏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阿廖沙尼尔斯指向

毕婉敏

如何指导学生逐渐找到阅读的门径,培养阅读思维,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呢?阅读单就是推动整本书阅读其中一个有效的支架。通过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采用预测、提取、整合、评价等互动样式,呈现文本阅读的核心问题与任务。

一、如何设计

1.指向作品题材的设计,唤醒体裁意识

以小说为例,其分类有探险小说、成长小说、动物小说、科幻小说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小说,阅读单设计的角度应有所侧重。以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童年》为例,利用情节理清人物关系和关键事件是读懂成长小说的重要一步。阅读单设计应紧扣指导宗旨:关注情节,读懂故事,认识人物。作品人物众多,但都是围绕关键人物阿廖沙塑造的。阅读单的环形图,以阿廖沙为中心,把与其他人物关系的发展过程连成一个圈,获得对阿廖沙的立体感知,也让学生对“成长小说”的人物成长理解得更加深刻。

阅读单:寻找人物

从书中寻找阿廖沙身边的人物,选取其中的关键事件填在第二环上,试着从不同角度对这些人物进行评价,填在第三环上。

2.指向阅读策略的设计,提升高阶思维

语文教材编排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和有目的地阅读。在其他单元中同样也有阅读策略的渗透。编者意图充分体现了对阅读策略的关注。围绕阅读策略设计的阅读单可以让学生亲历分析、提炼、鉴赏、创作等过程,从感知具体形象走向理性高阶思维,让阅读思维过程可视化。

以六年级《骑鹅旅行记》为例,导读中提示:读读下面这个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可以围绕“推论策略”设计阅读单来解决教材中的核心问题。

阅读单:推论——故事里的变化

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發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文中没有交代尼尔斯之前对动物们是什么样的态度。在阅读单的引导下学生抓住动物们的动作、语言等细节进行推测,得出结论:尼尔斯之前对待动物们的态度非常恶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外形、动作、心理等方面探寻尼尔斯世界的变化,让学生知道他的世界变化不仅体现在外部,更在于内部。阅读单指向“推论”这一策略的掌握和实践,把学习任务的解决方法步骤化、可视化。学生运用作品提供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得出新的文本信息,从浅层次阅读走向更深层次的思维进阶,也产生了对作品原著的阅读期待。

3.指向文本特点的设计,习得言语能力

以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中国古代寓言》为例。寓言重在寓,而不在言,它的阅读价值在于读懂故事,明白道理,为生活服务。

阅读单:“隐藏”的寓意

有些故事的道理,文中直接告诉了读者,有些故事的道理,隐藏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言行中归纳寓意,并且学会从故事中联想起生活中的人和事。

寓言阅读重点应指向于寓意的提炼,阅读单设计应指向信息筛选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寻找“隐藏”的寓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厘清情节发展的线索,把握人物的言行与心理,学会将文中的信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信息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结起来,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既读懂故事,又理解寓意。

二、如何使用

1.用于导读课,激发期待

六年级下册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篇名著节选,如何指导学生走进整本书呢?导读课的阅读单,教师可以通过提取预测、选择策略、自主监控等方式,带领学生认识作者、了解背景、初识作品、规划阅读、消除陌生感,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

2.用于推进课,引向纵深

《汤姆索亚历险记》推进课上,利用“山型图”梳理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到提炼作品主题,借助于图像化的阅读策略对细节进行赏析、审视,促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让整本书阅读走向纵深。

3.用于分享课,拓展延伸

《汤姆索亚历险记》分享课上,学生创作结局,对自己的阅读喜好做出判断和选择,以“项目写作”的方式进行观点表达;比较小说与电影的异同,在分析、判断、比较中读出新感悟,实现阅读拔节;编写剧本进行表演获得愉悦感,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动力。

综上所述,以阅读单为支架的整本书阅读,将阅读过程转化为发现、思考与建构的深度学习过程,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与策略使用中,将学生的阅读思维引向纵深,提升阅读品质,形成个性化的阅读经验,产生积极的阅读效益。

猜你喜欢
阿廖沙尼尔斯指向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梗概
向着光亮生长
——走进《童年》,走进阿廖沙的成长历程
我和阿廖沙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父亲的群星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五)
在物理和化学之间的尼尔斯·玻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