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观念下的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2022-05-30 16:21何占全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命观念开展策略生活化教学

摘 要:在最新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出,为传统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生命观念作为生物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也是最难落实的教学目标.鉴于此,应结合生命观念下的教学要求,融入生活化素材,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主流趋势.以此出发,聚焦高中生物生命观念下的教学目标,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开展策略进行了详细地研究.

关键词:生命观念;生活化教学;开展策略;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24-0122-03

收稿日期:2022-05-25

作者简介:何占全(1980.3-),男,甘肃省高台人,学士,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1 高中生物生命观念与生活化教学

1.1 生命观念素养

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生命现象的解释,也是对生命规律的看法.在新课标背景下,在生物课堂教學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关于“生命观念”的认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描述为: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相互关系、特性进行解释之后的抽象,也是人们经过实证之后的观念,是学生理解、解释生物现象、事件的方法、观念等.可以说,在生命观念素养下,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生命观念这一概念,并在学习中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之美进行感悟;同时,在生命观念下,还应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围绕生物现象、生物事件进行多角度思考、分析,运用所需的生物知识,了解生命规律,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生物的思维方式.

1.2 生活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模式逐渐走进教学的视野中,并逐渐得到教师的青睐.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从抽象的教材中解放出来,并在具体的教学中,融入大量的生活实例,最大限度缩短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素材中,完成知识的高效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可以说,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真正适应了“从学科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学科”的学习要求,落实了学科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命观念属于一种抽象的大概念,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和落实效果不甚理想.鉴于此,就可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融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现象,促使学生在生活的场景中、素材中,合理构建生物知识框架,并在学习中逐渐强化自身的生命观念;另外,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也缩短了学生与生物知识距离,最大限度唤醒了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升了生物知识的应用能力等,真正满足了生物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2 基于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

2.1 生活化教学准备工作

正所谓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基础和关键.鉴于此,面对高中生命观念这一教学目标,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之前,必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新课标下,生物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自身秉承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的生物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基于生命观念下的生物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在促进生命观念与生活化教学相融合之前,还应提前分析教学内容,积极寻找与其相关的生活素材,明确教材中的内容对应哪一个生命观念,并从高中生实际生活出发,寻找与其相契合的生活素材,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结合起来.例如,在“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生命观念教学中,教师就按照上述的原则,对这一节内容进行了分析,从中确定出与生命观念、生活素材相连接的内容,即:变形虫的运动、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等.接着,从实际生活中收集相关的例子,并借助图片、动画、视频、实物展示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建构生物知识,感悟其中蕴含的生命观念等.

2.2 实现教学过程生活化

生物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主要阵地,也是落实生命观念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是采用知识灌输、讲解的方式进行,虽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生命观念的渗透效果却差强人意.鉴于此,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必须要着眼于生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改进:

第一,依托生活实例,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奠定了一节课的“基调”,直接决定了生物课堂教学质量.鉴于此,为了强化高中生的生命观念,教师在优化课前导入的时候,就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素材出发,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促使其在熟悉的生物情境中,认识自然、认识生命现象,并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对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进行解释、解决等,最终实现生物知识的“学以致用”.例如,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的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生命观念,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就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熟悉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在“西红柿拌白糖出水”、“菜市场中菜农时常给蔬菜洒水”的场景出发,引导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更好地参与到生物知识学习中,并在熟悉的学习中,对细胞的结构、功能进行深刻地理解,逐渐形成一定的生命观念;再比如,在“特异性免疫”的生物教学中,为了促进生命观念的落实,就从学生日常感冒出发,使得学生在“感冒吃药不吃药都需要一周左右才能好”的生活现象中,对这一节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并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其“稳态与平衡观”的生命观念.

第二,联系社会生产开展生物教学.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生活中、生产实践中,都能看到生物学科的影子.鉴于此,教师在强化学生生命观念时,就立足于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给学生融入各种时事新闻、科学研究进展,以及生物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如此,不仅实现了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也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生命观念,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例如,在“免疫系统功能”的教学中,为了强化高中生的生命观念,就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人类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如何保持内环境的稳态出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冠疫苗的内容,引领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形成深刻地理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构建其“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再比如,在“生态系统”的教学中,如果直接给学生灌输生命观念,其效果常常不甚理想.鉴于此,就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融入当前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雾霾”现象,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现象中,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出现雾霾现象的原因”,接着在引导学生结合物质循环的内容,在相关知识的学习中,逐渐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

第三,依托生活谚语、诗词出发,强化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强化学生生命观念时,还应着眼于生活中常见的谚语、诗词,引导学生在熟悉的传统文化引导下,分析其中蕴含的生物现象,并在分析中形成一定的生命观念.同时,生活谚语、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借助优美、简洁的语言,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了生动地概括.可以说,生活谚语、诗词不仅仅是开启生物学习的重要法宝,也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生物现象的关键,还可促使学生在分析中,建立其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最终在诸多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中,培养和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例如,在讲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學中,在强化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目标引导下,就给学生融入了“一山不容二虎”的谚语,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并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最终构建出“物质与能量观”的生命观念;再比如,在讲述“恢复力稳定性大小”这一生物知识点中,为了强化学生的生命观念,就给学生融入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以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言语,促使学生在生物分析中,逐渐形成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另外,通过生活谚语、诗词的融入,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物课堂内容,激活了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真正满足了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

第四,从生活经验出发,感悟生命.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相关理论研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前概念,使其与生活教材中的生物知识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强烈的认知矛盾中,产生思考的欲望,并在思考中完成知识的深度构建,并逐渐形成强烈的生命观念.例如,在“血糖平衡”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生命观念,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着眼于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前概念,给学生播放了“中国飞人”苏炳添的比赛视频,接着抛出问题“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内容是由人体什么来提供的?运动员在运动的前后,体内的血糖浓度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充分借助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生活前概念和生物知识矛盾中,逐渐形成新的认知,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最终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稳态和平衡”的生命观念.

2.3 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生物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也是落实生命观念的重要途径.鉴于此,高中生物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作业模式,给学生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引导学生运用生命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其在生活化作业中,实现生物知识的灵活应用面.鉴于此,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一些调查、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最终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作业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例如,在“环境污染和保护”这一部分知识教学之后,为了强化学生的生命观念,就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实践调查类的作业,指导学生在当地河流污染、河道改造升级的实际调查中,感悟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学生在实践的作业中,也对“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形成了深刻地理解.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鉴于此,唯有指向生命观念的内涵,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设计等方面出发,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完成知识的深度构建,并逐渐形成强烈的生命观念.

参考文献:

[1] 樊瑞雯.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智力,2022(05):28-30.

[2] 张越.基于生命观念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J].智力,2021(13):135-136.

[3] 程茂凤.生活化教学策略对高中生生命观念养成的影响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9.

[4] 汪洋. 基于生活化教学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生命观念开展策略生活化教学
基于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创新实验室建设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
浅析表观遗传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