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视角下大学生意志锻炼不足的成因研究

2022-05-30 10:48马洪远马玉波陈银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

马洪远 马玉波 陈银

摘要: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欠佳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结合伦理学的利己主义思想和弗洛伊德关于群体性特征的阐述,从完全利己思想、合理挫折负向应对、过程依赖到结果依赖等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群体意志锻炼不足的表现和成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群体视角;意志锻炼;大学生;合理挫折

一、意志的概念和特征

关于意志的定义,无论是从心理学角度,还是从伦理学角度,都已经有过丰富的论述,总体认为“意志是人们自发的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从意志的定义可见,意志与意识紧密相连,是将个体的意识转化为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的强弱与意志的大小存在关联。从意志的定义分析,意志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意志具有目的性

意志与具体的行動相联系,表现于人的行为之中。从自然界到动物界,行动无处不在,但不是所有的行动都是基于意志而产生的,没有意识的行动不能称为意志行动。“意识”是与潜意识相对的一种意识。通过这种相对性,我们发现意识是心理活动的外表,是在空间上最接近外部世界的一个系统。

(二)意志与克服困难紧密相连

意志力的强弱与面临困难的大小相关,克服困难的难度越大,则意志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困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困难,二是外部困难。内部困难来源于个体内部,称为主体障碍,是人在行动时自身出现的与目标反向的干扰因素,如信念动摇、动力减弱、身体不适等;外部困难来源于外部环境,称为外部障碍,是人在行动时外部环境出现的干扰因素,如资源限制、技能缺乏、他人的评价。人的意志只有在同时克服主体障碍和外部障碍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最大体现,所以衡量一个人的意志,总是与个体所遇到的困难相关联。

(三)意志具有驱动性

意志具有目的性,并且为了实现该目的而将内心想法转化为外部行动的行为,具有对主体行为的驱动性,影响着人的情绪、性格、认知等心理过程。这种驱动性能调节行动能力,对行动的快慢、强弱进行调节,采取积极行动消除目标障碍,还能维持目标的持久性,促使个体坚持目标不放松,避免因消极因素而半途而废。

二、大学生意志锻炼存在的问题

(一)完全利己思想盛行

伦理学认为人性之善恶,是道德总原则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人类思想的大问题。从古至今,哲学上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人性的善与恶可以归结为四种情形:性无善恶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伦理学家从简单的四种情形出发,运用道德的终极标准推导出了人性善与人性恶的十六种伦理行为,对人性的四种情形进行了更精细的划分,如图1所示。

通过对图1中十六种伦理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人全部的“善”行有四个类别,分别是完全利他、为己利他、为他利己和完全利己。从群体角度进行分析,完全利他的正道德价值最高,是伦理行为的最高境界,是至善;完全利己从目的上和手段上来说都是为了利己,是伦理行为的最低境界,是最低的善;为己利他目的是为了自己,但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其道德价值介于完全利他与完全利己之间,是伦理行为的基本境界,是道德基本原则,是基本的善。因此,作为社会关系中有意识的人,为了维系自身的存在和他人的存在,并保持联系的平衡与发展,在交往中的基本要求便是为己利他,目的是为己,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则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为什么人要首先“利己”呢?亚当·斯密认为,“利己”是人的“自爱”。自爱是什么?爱自己是社会中一员的资格和权利。人只有以“利己”为出发点,才会有“利他”的意识,进而做出“利他”的举动。在交往中,群体成员做出“利他”的前提,是本体明白他人的需要是什么,而要理解他人的需要,本体首先要了解自己需要什么,这样才能将心比心把他人摆在自己的位置上,通过“利己”的需要去想象对方的需要。

为什么要手段上“利他”呢?按照亚当·斯密关于“自爱”的解释,群体成员需要明白“既然大家都有利己之心,都要自爱,那么也就意味着任何个体的任何社会性行为都要遵循一条基本规则,即你可利己,但不要忽视他人也应利己,你要自爱,但他人也有自爱的权利”。经验和理性告诉我们,个体独处时无法为自己提供幸福所必需的事物,群体成员喜欢跟他有同样感觉、有智慧、有幸福感的人一起生活,而且,群体成员之间只有在对方的行为有利于自己时,才会给对方提供方便,所以手段上需要利他。这样,群体成员之间才能避免群体纷争的发生,实现一种持续的存在和平衡。现在,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彼此的“自爱”,进而引发一系列寝室矛盾、师生矛盾、利益之争等交往矛盾,大多是因为仅顾及自己的“自爱”,而忽略对方的“自爱”所导致的。

在对人性善与人性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发现社会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为己利他”。而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所持有的是“完全近于利的思想”,即从目的上利己,又想从手段上利己,当手段利己因他人的也需利己相冲突,难于实现最终的目的“利己”时,便会产生低落心理、抱怨情绪、抵触行为和对抗行为。这部分学生不愿意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而是试图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缺乏奉献精神和付出意识,这种现象在学生助学基金的评选中频频发生。这样的心理和行为显然与道德的基本善相违背,不合乎情理和理智,是完全的利己主义。

(二)合理挫折的负向应对

人的一生如海中行船,跌宕起伏在所难免,只有经历了风吹雨打的枝条,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爱迪生通过辩证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失败和成功同等重要,失败对个体的成长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学认为,人在承受挫折和压力的情况下会引起焦虑,虽然引起焦虑的对象和情境因外界知识和压力的不同而不同,然而,适当的焦虑是有益的,当人们因为经受挫折而产生焦虑时,会产生对危险的“预期心”,有了这种“预期心”,人的直觉会变得更加敏锐,思维会变得更加灵活。由此看来,这种预期准备心理对个体而言是有利的。

虽然焦虑的“预期心”是有益的,但过度焦虑是有害的。在当代大学生群体当中,这种过度焦虑的现象较为常见,主要表现在面对一些合理程度的挫折时显现出应对心理和能力的不足。过分放大潜在失败的可能性,缺乏理性,仿佛一个小的失败或挫折都是一件大事,这部分学生大多表现出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当这种“自爱”发展到极端,其便只会顾及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他人,常常责难他人、敌视他人,不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做出过激行为,与他人发生直接冲突。

(三)从过程依赖到结果依赖

弗洛伊德認为处于群体中的成员,无论他们的背景、性格、兴趣、职业、生活模式是否相似,但是作为群体中一员的事实使得他们都会拥有一种集体心理,这种集体心理使得他们以完全不同于他们每一个人在独处时的方式进行感觉、思维和行动。这种群体性心理有它的特征,依赖性便是其一。

依赖性是当代大学生最常见的一种意志缺陷症,表现在过于依赖他人的给予而丧失创造意识,过于依赖结果的享有而缺乏责任意识。这种依赖性引发的是大学生思考如何从学校、家庭和社会获得易得之物,而非实现过程的有效付出与优良结果的等价交换。每当面临问题时,过于依赖教师和他人,而不愿主动想办法处置,这与孔子倡导的“不启不菲,不愤不发”的育人原则相违背。

当然,对上述现象的讨论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是什么导致大学生群体产生这样的心理和行为呢?一是群体的免责。“破窗效应”认为,如果一个人打坏了一扇窗户的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其他人就会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并不感到自责,群体的免责会促使个体放弃心中本能的道德自律而放任自我。二是群体的感染。弗洛伊德认为群体成员之间具有感染性,并且这种感染性存在暗示性,会导致个体放弃自己的意志,成为环境的附庸,当个体处于不良环境时,个体的正当行为会被看成异类,群体的感染性会让个体承受压力而随波逐流。

导致当前大学生群体产生依赖性的一个原因是高校管理和服务存在不足。目前,高校管理大力倡导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在此思想的引导下,学生工作开展更加精细化、系统化、全面化的服务。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到,自己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是否离发展学生的初衷似有偏离,是否为学生成长而服务,是否仅仅为服务而服务。发展性服务理念的不足,造成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磨炼、更多挫折的机会缺失了,使得他们无论是从谋事之目的,还是谋事之手段,乃至成事之结果,都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乐于坐享其成,道德意识、进取意识、危机意识缺乏,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会有当前大学生是“巨婴”之说。对高校而言,服务学生应当是过程,而培养学生才是目的,高校应当“曾益其所不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对教育而言,高校培养的不仅是当下的个体,还是将来社会的性格和品质。抓好当前大学生意志的锻炼,不仅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对社会的未来发展更具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海明.论道德总原则[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度项目“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重构‘四维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MKS20224;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校‘思创融合教育模式探析——以南昌师范学院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YB261。

(作者单位:马洪远 马玉波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陈银 南昌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