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生活理念,促进幼儿园“慧玩”课程的实施

2022-05-30 21:06蔡怡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成长生活课程

蔡怡

摘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知识与技能主要是来自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幼儿教师要将“玩”渗透其中,形成“慧玩”课程。注重将生活教育理念渗透在幼儿教育中,以此促进“慧玩”课程在实践中不断深入、优化,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关键词:慧玩;生活;课程;成长

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随着课程游戏化教育思想的提出,许多教师将目光聚焦在活动的趣味性方面,忽视了学习活动的教育价值,使得整个教育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幼儿只是“会玩”,达不到“慧玩”的状态。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着重指出现实生活的教育意义,所以,在实际组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时,教师也应当积极在活动中增添生活元素,营造生活情境,以便在富含生活气息的学习环境中拉近幼儿与集体活动之间的距离,改良幼儿的学习形式,让幼儿在玩乐中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促进“慧玩”课程的生成。

1   引入生活场景,优化活动环境

幼儿的学习环境对幼儿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当学习的环境相对熟悉时,幼儿会主动将目光投放在活动中;当学习的环境相对陌生时,幼儿会产生畏惧心理,排斥集体活动。生活场景不仅能够带给幼儿熟悉感,引发幼儿学习的欲望,还能让幼儿预先熟悉未来的生活环境,为后续的学习活动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创建幼儿集体活动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入生活场景,拉近幼儿与学习活动之间的距离,并为幼儿模拟生活情境,让幼儿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以便幼儿在未来进入社会时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1.1拉近幼儿与学习活动的距离,增强学习欲望

陌生的知识内容会催生幼儿的畏惧心理,让幼儿自觉排斥学习活动。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中,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用生活来教育”的理论,全面揭示了现实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为了增加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熟悉度,使幼儿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进入学习活动,教师有必要为幼儿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欲望,让幼儿实现智力、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好吃的水果”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便可以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水果,组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先应用图片为幼儿展示生活中吃水果、制作水果沙拉的情景,并向幼儿提出“你认识它们吗?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呢?”的问题,促使幼儿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问题。紧接着,教师为幼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香蕉、苹果、葡萄等水果,并将这些水果分发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水果的外形、颜色、大小等,加深幼儿对这些水果的认识。然后,教师再创建“水果连连看”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帮助水果找到自己的“家”。最后,教师组织幼儿到室外洗手,并品尝水果。

教师为幼儿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再用水果塑造生活环境,能有效唤醒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主动拉近与学习活动的距离,从而在观察水果外形、品尝水果的过程中增强对水果的認识。

1.2模拟生活情境,提高幼儿生活能力

打造“慧玩”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能力,让幼儿在未来进入社会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节奏,并将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然而,在传统形式下,教师单纯地为幼儿渗透基础知识后,难以观察到幼儿应用知识的情况,以至于无法展开后续的精准指导,进一步强化幼儿的生活能力。而虚拟的生活情境,能够再现现实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在学习中就可以感受社会生活,并尝试应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围绕生活元素为幼儿创设情境,促使幼儿与情境融为一体,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比如,在指导幼儿学习分类知识、加减知识后,教师便可以创设“小卖部”的生活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在活动中,教师先请幼儿扮演“店员”,组织幼儿对散乱的生活物品进行归类,并请幼儿说出自己归类的依据,以便有效地应用分类知识。之后,教师再请幼儿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促使幼儿在购买物品、结算物品的过程中完成简单加减法的应用。在幼儿角色扮演时,教师也要时刻观察幼儿的表现情况,以便结合幼儿的反应,判断幼儿的学习效果,及时帮助幼儿健全知识体系。

显然,教师为幼儿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再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能够让幼儿在与角色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应用,逐步强化其生活能力,久而久之,幼儿不仅对生活中的各个元素有了较深的认知,也能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2   引入生活材料,丰富活动素材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理念的方法论,指出了“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做”是实现学的渠道。因此,在生活理念下创建幼儿“慧玩”课程时,教师应当为幼儿引入生活材料,组织幼儿观察生活材料,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也要鼓励幼儿改造生活实物,让幼儿为生活物品增添自己的创意想法,以便幼儿在富含生活元素的活动中提高创造能力。

2.1巧用生活材料,感知未知知识

在传统形式下,教师经常采取“师讲生听”的方式组织学习活动,在这一形式下,幼儿难以基于自主实践方式完成对知识的探索,致使活动无法有效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降低。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的理论,明确指出了生活和教育支架的关系。因此,为了有效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化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幼儿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对未知知识的感知,教师便可以为幼儿提供生活材料,组织幼儿自主观察生活材料,以便幼儿积累更多知识,促进智力开发。

比如,在“观察绳子摆动”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生活中常见的绳子、饮料瓶、水等材料,使幼儿对“绳摆”的科学现象有初步认识。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先准备相同的水瓶若干个,从天花板上垂下的长短不一的绳子若干条。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将瓶子系到绳子上,并请幼儿拉动绳子,让瓶子摆动起来。在幼儿操作完毕后,教师向幼儿提出“在摆动绳子时,你有什么发现吗”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绳子摆动的现象。当幼儿说出“当绳子拉得越远时,瓶子摆起来的幅度越大”等答案后,教师将一个玩偶固定在某个位置上,并向幼儿提出“这些瓶子都能够打到这个玩偶吗”的问题,引发幼儿的热议。当幼儿给出不同的猜测后,教师请幼儿验证,促使幼儿基于自主操作发现新的现象。在大多数幼儿打不到玩偶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动你们的脑筋,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到玩偶?”让幼儿解放自己的手脑,尝试延长绳子的长度,或者在瓶子中加水等。当幼儿完成操作后,教师再让幼儿总结经验,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生活材料,并组织幼儿展开自主操作活动,能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完成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在强化自主学习能力之余有效发展科学素养,也让幼儿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素材、认识素材,甚至应用素材服务自己的生活,让学习再次回归生活。

2.2巧用生活材料,提高创造力

创新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创新发展战略落实的必备要素,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使其主动在生活中展开创意设计与制作活动。陶行知先生提出“人人是创造之人”,认为每个幼儿都有巨大的创造潜力,一旦环境合适,幼儿会主动释放自己的创新潜力,说出自己的创意想法。所以,在创建“慧玩”课程时,教师也要为幼儿引入生活材料,引导幼儿对生活材料进行创新设计。

例如,沙子是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将水倒入沙子后,沙子便具有可塑性,能够直观呈现幼儿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因此,教师便可以利用沙子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幼儿触摸沙子,感受沙子的特性。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水倒在沙子上,帮助幼儿直观认识沙子的可塑性。紧接着,教师为幼儿创建“我的城堡我做主”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自主用沙子进行创意城堡的搭建。当幼儿完成城堡搭建后,教师再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创意想法,并组织幼儿之间展开互动交流活动,以便幼儿在欣赏他人作品、聆听他人想法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创新经验,进一步促进创造力发展。

可塑性较强的生活材料能够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在获得创新能力的同时强化创新意识,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在未来生活中主动应用生活材料展开创意实践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乐,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3   引入生活资源,改良学习形式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许多教师采取的教育形式相对单一,不是为幼儿渗透基础知识,就是组织幼儿参与游戏,期望幼儿在玩乐中获得成长。但是,幼儿园中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单纯利用幼儿园中的设施、器材组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是难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也无法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打造“慧玩”课程。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认为现实社会中包含教育资源,能够扩大幼儿的学习范围。因此,在实际组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时,教师也应当组织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为幼儿引入生活中的资源等,以便在改良幼儿学习形式的过程中开放幼儿的学习空间,拓展幼儿的学习内容。

3.1参与社会实践,开放学习空间

在以往的幼儿学习活动中,教师常常将活动场所局限在室内,造成现实生活与学习内容相脱节的现象。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发育和综合素养发展。所以,为了展现“慧玩”课程的魅力,让幼儿获得智力、能力等多种素养的成长,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开放幼儿的学习空间,组织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比如,可以引导幼儿参观菜市场,不仅能让幼儿认识种类繁多的蔬菜,也能让幼儿体会菜市场买卖的过程,强化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教师便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参观菜市场”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走入现实社会。在正式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向幼儿讲述活动内容,并提出活动要求,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出现意外。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向教师提问,也可以向摊主提问,从而认识多种多样的蔬菜,了解不同蔬菜的价格。在返回幼儿园后,教师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菜市场的观察和收获,以便幼儿积累更多生活经验。

教师先设定方案,再组织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打破了幼儿活动的局限性,使幼儿走入社会,开展观察活动,从而基于社会经验认识多种多样的蔬菜,提升生活能力、交流能力。

3.2应用生活资源,拓展学习内容

当前幼儿的自理能力、安全意识较弱,教师难以组织幼儿去远距离的场所进行学习活动,同时,也无法直接将一些相对危险的动物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观察和学习。如果教师仅仅采取口述的方式为幼儿描述,则很难在幼儿头脑中形成直观形象,以至于幼儿的理解效果较差,很难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而现代科技的发展打破了时空距离,教师可以将远在天边的事物直接呈现在幼儿面前,以便在刺激幼儿视觉、听觉的过程中,带给幼儿丰富的学习体验。所以,在创建“慧玩”课程时,教师也要积极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引入生活资源,拓展幼儿的学习内容,加深幼儿的理解。

以“老虎”这一探究活动为例,为了让幼儿更加亲近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教师便可以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幼儿带来直观的教育资源。在活动刚开始时,教师先为幼儿呈现动物园的图片,并向幼儿提出“你知道这是哪里吗?你去过这里吗,在里面都有什么?”的问题,唤醒幼儿的生活记忆,引导幼儿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作答。紧接着,教师再为幼儿展示老虎的图片,并提出“你在动物园见过这个动物吗,你知道这个动物是什么吗”的问题,在获得幼儿准确的回答后,鼓励幼儿继续观察图片上的老虎。随后,教师再为幼儿展示不同形态老虎的圖片,促使幼儿在浏览图片的过程中对老虎有整体认识。之后,教师为幼儿布置“根据自己对老虎的观察,画出一只老虎”的任务,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老虎外貌、形态的观察展开绘画活动。

现代技术的引入,使很多事物可以直观呈现在幼儿面前,促使幼儿完成对生活事物的观察,以便在提升观察能力的同时,增强对生活事物的认识。

总而言之,现代生活中存在广泛的教育元素,在教育中也随处可见生活的影子,在为幼儿创建集体活动时,教师也应当意识到生活元素的重要教育价值,主动引入生活情境、生活材料,以便幼儿按部就班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各项能力的发展,真正推进“慧玩”课程的生成。

参考文献:

[1]吴振东.幼儿园课程活动应关注幼儿所获得经验的质量[J].幼儿教育研究,2022(4):24-26.

[2]林嘉蕙.浅谈幼儿自主探究视域下主题课程的开展与推进[J].考试周刊,2021(80):154-156.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慧玩课程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TY-c/2021/09。

猜你喜欢
成长生活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生活感悟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