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与盛唐诗歌评析

2022-05-30 10:48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唐诗节奏诗歌

自古以来,音乐与诗歌之间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与诗歌的共同发展在唐代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当时的许多文人都会作诗谱曲以自娱,广为流传的唐诗,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其实也是唐代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盛唐诗歌中的音乐思维是研究盛唐诗歌文化的重要视角;另一方面,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价值也因诗歌的繁荣而更加丰富、深邃。由柏红秀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一书,通过对唐代音乐文化和诗歌发展变化轨迹的细致考察,揭示了音乐文化对当时诗歌创作的影响。本书不仅为音乐文化的发展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材料,也为盛唐诗歌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两个层面对唐代音乐文化的特色和演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具有代表性的盛唐诗歌进行了深入解析,重点关注了名家、名曲、名篇。例如,唐朝诗坛名家王维、杜甫、白居易,音乐名曲《破阵乐》,诗歌名篇《江南逢李龟年》,等等。作者不仅对传统音乐与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的常见命题进行了全新的探索,而且对盛唐诗歌中不受重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究。

诗歌蕴含着音乐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诗与歌都是在一起的,正所谓诗中有乐,乐中有诗。这种联系在诗歌繁荣发展的盛唐时期显示出新的特色。作者指出,盛唐诗歌所蕴含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平仄长短和合辙押韵。唐代的音乐乐曲由不同音高、不同节奏的乐音按照一定规律构成,唐诗也由不同声调、不同音韵的字有规律地组合起来,形成诗词的音调。唐诗通过“平”声字和“仄”声字的巧妙安排,可以完美地展现字词之间的音律节奏,平仄相间、相互映衬是盛唐诗歌显著的语言特点。另一方面,正如节奏是音乐产生的基础,唐诗也是通过押韵形成有规律的、优美的整体,从而体现诗歌的韵律美。作者认为,盛唐诗歌的音乐感通过韵脚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文字的旋律感和语音的节奏感,在诗句的表达中融入情感的跌宕起伏以及声调的高低错落,从而使文字更具有节奏美和艺术魅力。

音乐与诗歌在创作中相辅相成。一方面,我国诗歌文学与传统音乐在盛唐时期的融合,不仅体现在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结构美、意境美为音乐创作带来的灵感上,也体现在诗词歌赋的创作从音乐中受到的启发上。例如,书中提到的《竹枝词》《长恨歌》等,都是从诗歌文字中提炼出精神内核,作为音乐作品构思的基础。结合音乐的功能和特点,有利于诗人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盛唐诗歌中也常常出现对音乐表演的记录。例如,白居易的作品《琵琶行》,通过对琵琶演奏的声音效果进行惟妙惟肖的描述,既使其更富韵味与魅力,也体现出诗歌对于音乐文化的记录功能和传播价值。

《音乐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一书阐明了音乐文化与诗歌创作的互动与融合,全面展现了盛唐时期音乐与诗歌相辅相成、相生相长的紧密联系。本书不仅为唐代诗歌與音乐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唐诗节奏诗歌
诗歌不除外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YOUNG·节奏
唐诗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