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是向量

2022-05-30 10:48满青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生产力

摘  要:关于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发展的尺度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可将生产力放在人类解放的宏观背景下,引入向量类比研究生产力。在人类解放视域下,生产力不是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而是人们以往实践活动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生产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向量,其方向与人类解放的方向一致,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是评判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引入向量类比生产力,为评价社会进步提供客观的发展尺度和普遍的价值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依据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生产力;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向量

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解读与运用绕不开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可以说它是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瓶颈”。不管是应对学术争论还是面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问题,都需要重新回顾“生产力是什么”以及“生产力标准”的问题。生产力研究经历了从早期的抽象人本学及经济学基本概念到成熟的唯物史观哲学基本概念的历程,人类解放是生产力研究从始至终不变的主题。因此,将生产力放在人类解放的宏观视域下,引入向量类比生产力,①准确把握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及其发展的尺度问题,进而提供评价社会进步的客观尺度和价值尺度。

一、人类解放视域下把握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发展尺度问题

对经典文本的研究是学习探析马克思思想的基本途径,但也不能囿于对这些文本的表层解读,陷入“本本主义”,还要立足于马克思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背景以及其自身思想转变的历程,才能从纷繁复杂的文本中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内在结构。在马克思之前,国民经济学研究中的生产力被视为财富的量度,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加剧,生产力概念也开始“从表征物质财富的数量转向了属人的力量”[1],开始关注人本身。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建构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资源,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生产力概念既有继承性又有超越性,其经历了由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向建构唯物史观的哲学基本概念的发展过程,正确理解生产力概念不能混淆抽象的哲学范畴与具体的生产过程。

(一)人类解放视域下对生产力内涵的把握

第一,傳统的生产力定义与人类解放视域的偏差。孙叔平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中人对自然界进行斗争的能力就表现为社会生产力。”[2]肖前等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定义是:“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它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3]国内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也沿用了该定义。部分学者已经提出传统的定义过于强调物质力量,用生产的物质资料的多少衡量生产力的大小,忽略了生产力本身具有的价值诉求。比如有学者认为,广义的生产力指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精神的和物质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各种能力的总和,[5]强调从人的发展需要来界定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深化了生产力的内涵,是对传统生产力概念忽视人的因素的反思。此外,传统定义中认为生产力是人的“能力”也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既然生产力是人的能力,那么在生产力中又包含劳动者,劳动者作为主体不应该包含在自己拥有的“能力”中;从唯物主义原理来看,如果生产力理解为人们具有的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那么生产力不能离开生产关系而存在,生产力本身便包含了生产关系对其产生的影响,再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不符合逻辑。

第二,基于人类解放视域界定生产力内涵。《青年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一书将生产力抽象为人之能力、共同活动方式、个人自主活动的力量,[6]私以为直接将生产力直接界定为“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既可以包括以上三者内容,也符合人类解放之主题。人类解放是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这里的“结果”则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人类解放所需的物质基础以及精神文明基础。

回到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原生语境中去考察,生产力概念在马克思的思想著述中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和成熟的过程。马克思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中,明显强调了生产力发展中的主体性问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生产力,但是阐述了实践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内容。而这里的实践与生产力具有内在一致性。这表明马克思开始跳脱之前的抽象人本学的框架,从现实的社会、现实的人出发讨论生产力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力理论得到系统阐释,马克思指出:“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8]这表明生产力首先是有继承性的。在给安年科夫的信中又写道:“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9]由此,生产力不能仅理解成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而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是人们以往实践活动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具体表现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由生产力的内涵可知,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应该包括劳动资料以及劳动者的思想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等因素。特别指出,生产力不包含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因为它不构成生产关系的决定者。而人通过劳动改造过的自然资源会成为劳动资料被下一代人继承和发展,因此属于劳动资料部分。人们所认为包含劳动对象的“生产力”其实是指经济学概念的“劳动生产力”,因为它与具体生产过程的劳动生产率直接相关,要受到自然资源的影响。

(二)生产力发展的尺度问题

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解放的过程,因此可以说生产力发展的本质是人的解放和发展。而生产力作为生产关系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可以通过生产关系表现出来。

从人的本质属性来说,人的解放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相一致。首先,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10]。生产关系的发展伴随着异化的积极扬弃,也是劳动逐渐克服异化成为自主劳动的过程。其次,人的解放不是抽象的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1],人的解放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与人类社会实践所创造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水平是相一致的。“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12],因此生产关系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或曰人类解放的具体表现。这也是马克思社会形态更替理论的遵循。

在人类解放视域下,生产力发展的尺度根本上说是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程度。这是人的实践活动决定的。人们将自身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贯彻始终,是自由的主动的;同时,在实践活动中由于对客观规律的认知有限,因而又是被动的不自由的。生产关系的逐渐优化,意味着实践活动的一次次成功,也就意味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逐渐提高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强大。到共产主义社会,人最终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人们的实践活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将是富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活动,成为每个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

二、人类解放视域下生产力的向量属性

在人类解放视域下,生产力是有方向性的向量,其大小和方向涵盖了人类解放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人自身发展的价值诉求。同时,还可以通过向量属性来探析生产力各组成要素的重要性问题。

(一)生产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向量

首先,生产力的方向性特性是人的本质需要决定的。人的需要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从最初的生存需要逐渐发展到审美等精神需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3],为了满足人类生存而进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是历史发展的起点,也是生产力作为向量的起点。人不仅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还有对自由、审美等的精神需要。这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必然,并且是朝着符合人类解放的方向,而不是财富的“量”的堆积。当然,这里指的是总体的趋势,不排除某段时间由于人们认知、实践错误导致的历史倒退。

其次,生产力的大小并不是各种力量的简单相加,更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的。生产力的大小由其分量模的大小与方向共同决定,这些分量就是组成生产力的要素。评价一定时期某一地区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仅要看组成生产力各要素的“量”的积累,还要看它们是否与生产力的方向一致。正如马尔庫塞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那样,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业发展虽然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时也产生了对人的本能爱欲的压抑,使人丧失了批判性与创造性,社会和人走向单向度发展。[14]所以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工业是为资本的逐利性服务,而不是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这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相反,即使工业技术水平很高,也不能说它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高。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业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是朝着人的解放的方向进行的,所以即使它的工业技术水平低,也不能说它的生产力水平就一定低。

(二)基于向量属性考察生产力组成要素的重要性

在人类解放视域下,讨论何者是生产力第一要素也即是何者更贴近解放之维度。正如上述所言,生产力的组成要素有劳动资料(包含被改造过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思想文化水平与知识、劳动技能等能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这些要素对生产力的重要性要看它与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夹角大小,越小说明其对生产力发展影响越大。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代表人的解放发展程度,因此是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

从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基本点来看。马克思中学时代就立志要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在中学毕业论文中清晰表示了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此后,马克思从讨论劳动异化问题到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从揭示无产阶级被压迫剥削的实质到投入到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活动,追求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始终是其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虽然“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的抽象概念,但是并不代表马克思要抛弃人本主义的传统,相反,马克思吸收了其思想的精华,不过是把人的问题奠基在唯物史观的原则上,特别是基于生产力概念加以阐释而已”[15]。

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来看。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劳动资料并不能直接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由劳动者主动选择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6]。第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以人的解放为尺度的,人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根本动力,二者的矛盾运动与人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例如,马尔库塞深刻揭示的科技带来的各种异化现象,正是因为掌握和控制科技的人是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科技成了超越一切的、给人类带来破坏的力量。这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体现在抑制人的发展上。

劳动者的思想文化水平代表着人的自由发展的程度,作为潜在的生产力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是人们本质力量的反映,可以在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目的、计划、蓝图、方案等转化为现实的客观的本质力量。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下,人们“合理地组织物质生产,发展个人的多样化技术能力,人具有人的关系,人具有人的全部丰富的感觉,人按照美的尺度自主创造,人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人能动地选择和创造历史。”[17]

三、人类解放视域下引入向量研究生产力的意义

在人类解放视域下,引入向量类比研究生产力,将人的解放与生产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忽视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性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不断推进,大自然成为人类征服的对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技理性的泛滥造成人的个性的压抑,把人引向片面的发展方向。人们对物欲的追求超过对精神的追求,生活中充满茫然感和失落感。人们在工作、学习中不是实现自我而是倾向于否定自我,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焦虑、迷茫。信息时代到来,人们的距离被拉近了,但却阻止不了孤独感、社交恐惧的产生。当代青年学生中也存在“空心病患者”“佛系青年”,许多人物质生活优越却正在受着失眠甚至抑郁的困扰。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分裂、对抗,已然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困境,生产力理论急迫需要创新性解读。引入向量来解读生产力,恰好能解决二者之间的分裂和对抗。生产力不仅有“量”的大小,还有方向性特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不再将工业看作买卖利益,而是看作人的发展,就会将人而不是将买卖当作原则。”[18]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应该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享受者,人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主体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皈依,把人的解放程度作为标准来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引入向量研究生产力的核心。

其次,实现生产力发展与人类解放的有机融合。通过强调生产力的方向性特性,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解放这两个社会进步的尺度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二者本身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两个方面。引入向量来研究生产力,将生产力赋予方向性,于是两个以不同方式呈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向量这一中介统一起来。同时还提醒人们,人的解放不是头脑中的抽象解放,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中的解放,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要将人从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

再次,把生产力作为向量研究,深化理解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的论述。“两个必然”明确宣告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两个决不会”则意味着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需要以充分发展的生产力为基础。判断一种生产力是否能催促更高的生产关系,不能只看生产产品的数量或者劳动效率,而应该以这种“生产力”是否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标准。一切社会财富的扩大以及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符合人类解放的发展才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生产力发展,才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重视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面对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变局,积极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9],明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奋斗方向,贯彻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疫情暴发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统筹部署,举国同心,汇聚起了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参考文献:

[1][6][7][15]姜海波.青年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1,131,100-101,137-138.

[2]孙叔平,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82.

[3]肖前,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4.

[4]许胜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88.

[5]冯契.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387.

[8][10][11][12][13][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164,527,520,531,295.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1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8.

[17]尹树广.晚年马克思历史观的变革[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279.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58.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

作者简介:满青霞,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①姜海波教授在《青年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中用文献学的方法,阐釋了青年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的发展过程,作者也提出生产力是有方向性的矢量的观点。本文是在人类解放视域下直接引入向量与生产力作类比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生产力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