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实证研究

2022-05-30 10:48黄艳艳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6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

摘 要:原型范畴理论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都有启发,对于词汇教学也不例外。通过参考《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中对于词汇义项的排序,并进行长达三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笔者比较了传统教学法和基于原型范畴理论教学法对学生词汇记忆和习得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词汇联想和推理能力。在较长的周期中,英文释义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词汇原型以及延伸义项有正确理解,促进了学生词汇习得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新牛津英汉双解词典;词汇习得;实证研究

一、本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在英语教学不断发展和各领域对英语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旨在引导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试,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量表对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生英语语言习得和应用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当务之急。

丰富的词汇储备是语言交流应用的基础。“如果把语言结构比作语言的骨架,那么词汇为语言提供了重要的器官和血肉。”学生的词汇习得及应用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然而现状是:大学生为了顺利通过各种等级和资格考试,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单纯追求数量的增加,忽视对其深度了解,对含有多义项且高频的基本范畴词汇不重视,导致背过的词汇过于零散,对于口头表达和写作输出等英语综合能力提高的辅助作用不大。此外,大学英语教学涉及的范围较广,课堂上词汇教学时间占比少,缺乏一定理论指导。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词义属于语义范畴,词的不同释义就是相应范畴的不同成员。一个词的所有释义中,有一个是基本或核心意义,其他词义都是通过认知方式,如隐喻、转喻等方法延伸派生出来的。依据原型范畴理论对词汇与词汇之间、词汇与意义之间关系的解读提供了扩大词汇语义网络的视角,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学习策略,培养自我词汇习得和应用的能力。因此,在词汇教学中,介绍词汇的原型意义和词义的扩展模式,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始于当代语言学和哲学界对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学说的批判,是针对其存在的缺陷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从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到扎德提出的模糊集合理论,奥斯汀的原核意义观点,布朗、柏林及其同事们对基本层次范畴的研究推动,最后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施对这些研究问题提出了总体看法,正式提出原型范畴理论,拉考夫、泰勒等人概括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并完善了该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末被引入我国后,对国内汉语语言和二语习得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了理论层面的研究,该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语音、句法、词义、语义、词典释义和语用领域的应用研究,在释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肯定。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原型范畴理论”和“词汇”作为标题和关键词搜索近20年来基于原型理论的词汇方面的研究后发现:2002-2009年有69条相关条目,研究覆盖面广,但多为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极少。2009年相关研究数量激增,共收录34篇相关文章。2010-2019年间是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的蓬勃发展期,共232篇论文被收录。2019-2021年,相关文章数量降至23篇,范围延伸至网络词汇和新兴词汇之原型研究。近十年来出现了从不同认知角度和策略设计的应用性研究,体现了二语词汇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相结合的趋势,成果可喜。同时呈现以下几点不足:1.实验周期短,所涉词汇量小。如纪静的“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的实证研究”考查周期为一周;2.实验侧重课内词汇,一词多义的关联性不够,不能较好体现习得和应用能力的变化;3.忽视词汇英文释义的重要性。任何语言中都不可能存在所有语义完全对等的两个词项。过度依赖词典的中文释义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词汇的原型意义,及该词汇蕴含的文化隐喻,进而限制了他们隐喻和转喻思维的培养和联想意义链的形成。因此,词汇的原型英文释义是实际教学中极需重视的一环,需要纳入实验考虑因素。

三、研究内容、设计和结果

(一)主要内容

原型范畴理论弥补了传统范畴理论在释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然而作为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该理论需要从多角度经受检验。本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将英语基础相仿的两个班级划分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开展教学,以验证将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后,大学生对于基本范畴词汇的习得能力和后续应用能力是否有差异,有何体现。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原型范畴理论相关策略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词汇学习?(2)学生对信息的联想和比较能力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是否得到培养?采用英文释义教学对于学生掌握一词多义的词汇是否更有帮助?

由于理论界对于原型的确定还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的原型义项参考了《新牛津英汉双解词典》给出的义项排序。《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的部分词汇英语释义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涉及的词条也参考《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以及《柯林斯COBUILD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等相关词典,以期能以更贴近语境的方式将该理论涉及的基本范畴、隐喻和转喻等方法应用于教学。另外,根据江桂英提出的“原型理论解释了人类认识范畴的一个重要规律,但是却对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差异涉猎不足”和Lakoff提出的“the particular cognitive mechanisms may be cultural specific”,原型意义的确定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需要纳入教学实验考虑范围。

1.研究对象和周期。研究对象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2019级113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分属两个自然班上课。根据入学小测成绩可知,两个班英语水平相當,随机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57人,对照班56人。第一学期所用教材为《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学期结束后进行第一次后测。第二学期由于疫情原因采用网络授课,后测延后到第三学期,第二、三学起所用教材分别为《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三册。第二次后测实际参与人数为:实验班49人,对照班48人。研究周期长达三个学期。

2.教学模式。本研究立足于非英语专业本科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日常教学,在每单元涉及的生词中各选6个高频词汇精讲。常规班采取传统教学法,即通过给出汉语词义、简单介绍派生词及词组搭配、例句翻译等常规方法帮助学生获取词义。实验班参考《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给出的词汇原型释义排序,以其原型释义为中心,通过词义延伸的几种变化形式,如辐射型、链式和综合型等,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词义的内在关联。以reserve为例,给实验班讲授时,根据《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给出的义项排序,先介绍该单词原型英文释义:[vt.] refrain from using or disposing of (sth); retain for future use保留、预留。然后通过隐喻的相似性,从抽象到具体,或者从具体到抽象介绍其下一级延伸词义:1. to arrange for (a room, seat, ticket, etc.) to be kept for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person. 预定(房间、座位、入场券等);2. to be kept for you to use at a particular time in the future保留、储备;3. to retain or keep a particular power 拥有,保留(某种权利)。在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词汇原型意义之后,探讨几个延伸词义之间的相似性,培养学生的词义推理和感知能力,再辅以阅读材料判断和辨析词义来验证学习效果。

3.调查工具。实验为期一年半,在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结束时分别挑选20个精讲词汇进行考查。内容分两部分:1.词义理解输出。要求写出词汇的多个义项,每个义项得1分。2.词汇应用。根据给出的词汇选词填空,并翻译句子,每个问题1分。着重考查词汇的延伸义项,卷面总分100分。其中第二次后测涉及的词汇范围较大,含三个学期教学的所有词汇,以及部分未提及的延伸性词汇,检验学生词汇的长时记忆及习得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结果

第一次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平均测试成绩为23(SD=6.53),對照班为21(SD=5.86),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两班平均成绩之间2.14的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差异。也就是说,采用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词汇理解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次后测由于两个班级的数据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于是采用Wilcoxon检验。后测结果P<0.05,可以认为两个班级成绩分布不同,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部分归结于不同的教学方法。

四、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将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相较于之前的应用研究,持续的时间长,且注重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此外,实验所涉及词汇较多,覆盖三个学期。考虑到英汉词义并非完全对等,实验班采用原型英文释义学习单词是本研究的特色,引导学生不局限词典中的汉语义项,而是从源语言去理解和体会词汇的原型含义,进而强化不同义项之间的联系。第一次后测结果对比显示,两个班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分类教学后词汇能力没有太大区别。其中,在产出型词汇测试中,两班表现不相上下;实验班在理解型词汇测试中的表现优于对照班,但未达到显著差别。原因在于:一方面,实验班学生对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词汇学习还处于摸索的过程,对于涉及跨文化的隐喻和转喻的理解掌握不够理想,对于英文释义和新方法的应用还有待消化提高;另一方面,理解型词汇测试提供了一定的语境,尽管实验班的优势并不明显,但可以看出学生的原型思维受到了刺激,有根据的推理帮助他们选出正确答案。第二次后测结果对比显示,实验班在产出型和理解型词汇测试方面的表现都优于对照班,部分归结于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验班的学生对于词汇原型的敏感度有所增强,对词汇原型英文释义的深度理解利于学生掌握其延伸义项,对于学生词汇的长时记忆和词汇能力,尤其是多义词关联义项的掌握有一定帮助。

然而,本研究实验结果也与之前的研究有所差异。纪静的研究中,实验班在实验一周后的测试中成绩优势效果很明显;而本研究的实验班在实验一学期后的测试中优势微弱。探求其原因如下:一方面,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词汇学习要考虑到文化的影响因素。从识记词典的中文义项到用英文释义来理解并寻找词汇义项之间的联系,在短期内效果并不太理想。另一方面,即时记忆涉及的词汇较少,采用新方法后效果比较明显,但词汇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周期,学生的原型意识和对隐喻、转喻的推理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这一点从第二次后测的结果可以看出来。

实验结果回答了本研究试图回答的第一个问题:通过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原型意识,把词义扩展衍生的模式和途径介绍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英语词汇教学,是词汇习得的有效途径。第二次后测扩充词汇的实验结果则回答了本研究试图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的原型意识和对信息进行联想和比较的能力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得到了培养,有助于词汇的长时记忆和应用。两次后测中,实验班学生应用题型的得分都高于对照班,对延伸义项的把握也较准确。当然,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第二学期由于疫情影响采取的网络授课效果有限和测试班级的人数数较少、题型不够丰富等。日后还可以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测试手段,以进一步开展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Longman, 1990.

[2]Lakoff G. 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纪静.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的实证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9):62-67.

[4]Rosch E.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Semantic Categorie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975(104):192-233.

[5]Taylor J R. Linguistic Categories: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6]曹巧珍.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课堂一词多义教学的实验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2):37-44.

[7]江桂英.原型范畴理论缺陷再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42-48.

作者简介:黄艳艳(1981.11-),女,福建厦门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集美大学诚毅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K1907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