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民国文献的人名差错辨析与应对策略

2022-05-30 07:02尹清强
出版参考 2022年7期
关键词:编校辨析

尹清强

摘 要:本文以《中国现代教育社团史》丛书编校中出现的人名错误为素材,对出自民国文献的人名方面的差错进行了总结、梳理和辨析,提出了便捷高效发现书稿中人名差错的方法。

关键词:民国文献 人名差错 辨析 编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强调了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整理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难免涉及大量文献,包括大量人名。人是历史的主角,知人方可论世。[1]因此,文献中人名的處理是需要非常慎重的一项工作。《中国现代教育社团史》丛书是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研究民国社团历史的丛书,全套共30册,获得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是西南大学出版社的重点出版项目。在编校的过程中,编辑本着为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了仔细的查证工作,发现了人名方面不少错误,由此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类似图书的编校出版提供借鉴。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讨论的民国文献,不仅包含民国时期出版的原始文献,还包括后来整理出版的文献汇编类出版物及研究民国历史的出版物。

一、人名差错辨析

民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文人的名字有儒家文化的传承,有新旧文化的交织,也有中外文化的碰撞。他们的名字,不但反映了父母对他们的期许,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对待这一时期历史人物的名字,要做到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有依有据、符合规范。

1.知名人物名字不能错

知名人物名字如果写错,除了形成编校硬伤,还给读者一种质量低劣的感觉,大大影响图书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以“蒋复璁”为例,其中一册将其误写作“蒋复聪”。蒋复璁算不算知名人物呢?当然算。他1940年创办中央图书馆并任首任馆长,长期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从其家庭关系来看,更能牵出多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他的叔叔是民国时期著名军事教育家蒋百里;他的堂姐是蒋英,堂姐夫是钱学森;蒋百里的原配叫查品珍,她是著名小说家查良镛(金庸)的姑姑,因此蒋复璁和金庸有类似表兄弟的关系。除了该册书稿,在查证中发现,其他已出版的图书中对蒋复璁名字的写错也大量出现。在读秀中以“蒋复璁”搜索,有1586处;以“蒋复聪”(几乎均为“蒋复璁”之误)搜索,有350处。差错率约为18%。

在民国历史文献中,有大量类似的既知名又陌生的人物,对其名字一定要仔细确认,避免出错。举几例在《中国现代教育社团史》丛书编校过程中发现并改正的知名人物名字(括号中为误):

夏丏尊(夏丐尊) 蔡孑民(蔡子民)

舒新城(舒新成) 陈由己(陈由已)

王稼祥(王家样) 张相文(张湘文)

邓中夏(郑中夏)

2.名、字、笔名等应甄别清楚

民国时期的文人,多有名和字,有些人还有笔名,有些人多次更名。这在今天的人看来,就显得特别复杂。比如文献中有些地方出现名,有些地方出现字,有些文章中署的是作者的笔名,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熟悉这些相关人物的名字信息,不要弄混。

比如陈独秀曾用过“陈由己”这个名字,编辑不仅要知道他就是陈独秀,还不能误为“陈由已”。随着《觉醒年代》的热播,我们都知道了陈独秀字仲甫,但其实他还有其他字,如“孑民”,在编校中如果发现有“蔡子民”,或者文章作者署名“子民”,那就错了,应为“蔡孑民”或“孑民”。

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有些人物,其实并不是他们的名,而是他们的笔名或者字。鲁迅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其他的比如南开的创始人张伯苓,名寿春,伯苓是他的字。在编校《中国现代教育社团史》丛书的过程中,还遇见过以下名字:张崧年(字申府)、严修(字范孙)、范源濂(字静生)、陈宝泉(字筱庄)、袁希涛(字观澜)、雷宝菁(字眉生)、陈淯(字愚生)等。编辑了解这些,有助于避免闹出笑话,比如在一个会议的出席名单里,既有范源濂又有范静生,那就必定错了。

3.文字改革形成的错写应恢复

我国在1955年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明确了一些异体字禁止使用。2013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将39个异体字在特定用法上调整为规范字,其中32个可以用于姓氏人名。[2]其间我国又经历了二简字的公布与废止。这就造成了一些姓名用字的反复。

如数学家胡坤陞的“陞”字,在1955年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被归为“升”的异体字。2013年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部分恢复了“陞”的用法,“可用于姓氏人名、地名”。那么在1955年至2013年期间,“胡坤陞”多写作“胡坤升”,2013年之后,理应恢复为“胡坤陞”。

另外一个例子是毛泽东的学长,与毛泽东、蔡和森并称为“湘江三友”的“萧子昇”。中央档案馆保存有毛泽东写给萧子昇的信,抬头便是“子昇学长”,可见“昇”是其原用字。同样是因为《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其归为“升”的异体字,后期文献中大量把“萧子昇”写作“萧子升”。

其他由于文字改革而导致的混乱如翁同龢(翁同和)、萧楚女(肖楚女)、萧劲光(肖劲光)、萧华(肖华)。

《通用规范汉字表》调整的32个可以用于姓氏人名的字包括迺(乃)、桠(丫)、耑(专)、钜(巨)、昇(升)、陞(升)、寗(宁)、飏(扬)、麴(曲)、仝(同)、甦(苏)、邨(村)、氾(泛)、堃(坤)、犇(奔)、龢(和)、迳(径)、缐(线)、釐(厘)、絜(洁)、喆(哲)、祕(秘)、頫(俯)、赀(资)、叚(假)、勣(绩)、菉(绿)、淼(渺)、谿(溪)、筦(管)、澂(澄)、吒(咤)。遇到历史人物中含这些字的(特别是含括号中的字),一定要核实一下,还历史人物以真实名字。

4.注意女性人名

前面说过,民国时期的名字,有儒家文化的传承,有新旧文化的交织,也有中外文化的碰撞,这在女性名字上也有很多反映,如很多女性的名字是四个字,因为前面加了夫姓。

如王瑞娴,是董任坚的夫人,留美学者,音乐教育专家,有些文献中写作“董王瑞娴”,其实和“王瑞娴”是一个人。有作者曾把“董王瑞娴”理解为“董任坚、王瑞娴”,就完全错了。其他的例子如“胡周淑安”与“周淑安”。

另外,有些被称为先生的,不一定就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判断男女,也不能仅凭用字,如我们都知道梅兰芳,字畹华,“芳”“华”,现在女性使用居多,但在当时,却并非如此。再如王谢长达,是钱三强夫人何泽慧的外婆,她的四女儿叫王季山,也就是何泽慧的母亲。如果不了解,仅凭文字,很容易将王谢长达、王季山错认为男性。这一点编辑一定要弄清楚,不然在用第三人称他/她时就会出错。

5.注意形近字和繁简体转换错误

不熟悉历史,对历史人物名字不敏感,这是很多错误的根本原因,如果是我们熟悉的人的名字,我们一般不会写错。但事实是我们熟悉的只是极少部分的人的名字,多数还是只能依据原文献。我们至少要保证不能把原文献上的人名认错。还会认错?是的。两大原因,一是当年的原始文献是铅印,字体模糊,不宜识别;二是当时使用的是繁体字,容易出现识别错误。

比如邓中夏误为郑中夏,是因为原文献是繁体,其中“鄧”和“鄭”都有右耳刀,加之铅印报刊中模糊不清,稍不注意就会把“鄧”识别为“鄭”。并且,现在很多作者在使用材料时直接用软件转化为Word文档,这种情况中出现识别错误就尤其多。在编校《中国现代教育社团史》丛书时我们发现了以下这些例子(括号中为误)。

朱一鹗(朱一鄂)

孙漱岩(孙簌岩)

钱织文(钱机文,織误认为機)

蔡希邠(蔡希玢)

聂其焜(聂其琨)

胡叔异(胡叔巽,異误认为巽)

涂开舆(涂开兴,舆误认为興)

卢祝平(虞祝平、戚祝平,盧误认为虞、戚)

6.含异体字人名的处理

古代中国的人名用字很广,很多字没有对应的简化字。

如丛书某册书稿中用到了1903年6月25日出版的《江苏》第3期的一篇文章《教育会为民团之基础》,作者为“书廔”。“廔”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无对应的简化字,但《辞海》是收录了。《辞海》(第7版,彩图本)第2782页,对“廔”的解释为:“廔,同‘楼(樓)。”在书画(含篆刻)领域,将“楼(樓)”写作“廔”的情况十分常见,如闻钧天先生为黄鹤楼公园题写的牌匾“三楚一楼”、张大千题写的“泰丰楼”等作品中,“楼”都写作“廔”。在篆刻中将“楼”刻作“廔”的更不鲜见。参考一下其他图书吧。查阅后发现,有这么几种情况:“书楼”“书瘘”“书屡”。处理为“楼”有其合理性,但处理成“瘘、屡”则就完全错了。但考虑到此处为文献,如果处理成“书楼”,可能导致研究者难以找到此文献。既然此字《辞海》有收录,依据名从主人的原则,保留原写法“书廔”是合适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陆裕柟,“柟”字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被明确为“楠”的异体字,那么就应该退出使用,“陆裕柟”应改为“陆裕楠”。

總结起来,可以这么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通用规范汉字表》等文件明确规定了用法的,就应该按其对应的正体字使用。没有规定的,依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可以使用原字。

二、人名差错判断技巧

在编校过程中,发现问题知道怎么处理很重要,但是把隐藏的问题找出来更重要。对于民国文献中的人名,特别是那些不是很知名的人物的名字,如何知道是对是错呢?陈垣先生总结出校法四例: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本文结合这四种校对方法,结合现代软件技术及数据库使用,对如何发现文献中的人名错误略作总结如下。

1.对校法

对校法也称版本校,就是对照原版本,看是否与原版本一致。对校法要求我们对出现的人名查对原文献。因为作者在录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错,并且二次文献也可能出错,最好查原文献。比如上面提到的“书廔”,有些二次文献就误为“书屡”“书瘘”等,只有查原文献才知道究竟是怎么写的。如何查到原始文献呢?这就需要编辑了解一些基本的数据库,如全国报刊索引、瀚堂近代报刊、大成老旧全文数据库、读秀等。根据笔者的经验,通过这些数据库,百分之八九十的民国原始文献是可以找到的。

2.本校法

“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3]本校法对一个名字在书稿中多次出现时非常有用。利用Word或PDF文件的搜索功能,可以把同一个名字全部搜索出来,如果发现不一致,那就可以肯定某一个写错了。比如出现了名字“朱一鹗”,可以在文件中通查“朱一”,发现既有“朱一鹗”又有“朱一鄂”,就会发现其中一个错了(“朱一鄂”误)。笔者曾通过输入“祝平”,发现有“卢祝平、虞祝平、戚祝平”三种写法(同一个人),输入“孔令”,发现有“孔令燦、孔令粲、孔令灿”三种写法(同一个人)。

3.他校法

“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4]同一个历史事件,一般会有多个文献进行记载。同一个人名,一般会被多个文献收录。当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数据库建立,许多清末民国的文献被收录到数据库中。这为我们多方查证提供了可能,经过多方查证,如果记述一致,则可以确认无误,如果记述不一致,就需要进行甄别。比如书稿中提到郴州学会的发起者有“罗辉山”,查阅其他图书,发现他们有的写作“罗群山”,有的写作“罗辉山”。不同版本不一致,可以确定必有一种写法是错误的。编辑在遇到类似不熟悉的人名时,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查证,多对照,仔细鉴别。

4.理校法

理校法是校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对原稿是非做出判断的校对方法。理校法用于姓名校对中,就是要发现姓名的不合理之处。中国人的姓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起名也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不合逻辑的错误人名。比如“俟绍裘”,笔者读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姓不对,没有见过姓“俟”的,经查,确实是错的,正确的写法是“侯绍裘”(《现代汉语词典》显示“俟”可以做姓,看来有姓“俟”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还有个例子是“子民”,笔者在编校时发现文献中有一篇文章的作者是“子民”,觉得似乎不合常理,经核实,是“孑民”,即蔡元培。

以上四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再结合现代软件技术和数据库进行查证,相信能基本清除书稿中的人名错误。

(作者单位系西南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编校辨析
ABSTRACTS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怎样辨析近义词
“美丽”与“漂亮”辨析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编校手册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
编校工作宜更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