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2022-05-30 07:05陈冠羲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艺术设计艺术

摘 要:对于作为一座城市对外向游客展示形象、对内增强市民归属感的重要窗口的公共艺术,目前国内城市在其设计中存在不少误区。通过分析公共艺术的发展史,以及国内城市在公共艺术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出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中运用的必要性,并从自然景观、传统文化、建筑文化以及歷史文化等方面举例分析地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公共艺术;艺术设计

在一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总会看到一些富有特色的公共艺术,比如纽约的《风之雕塑(SG)I》、伦敦的《三支永久的和弦》、巴黎的《夜游者之庭》等等。这些公共艺术不仅可以为忙碌的市民带来愉悦的心情,还能够增添城市的艺术气息,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的城市甚至重现当年深圳三天建一层楼的奇迹,然而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却忽略了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特色的规划,导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历史文化、地理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等方面来浅析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国外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城市公共艺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公共艺术作品用来象征宗教信仰和政治权力,因此古希腊的城市公共艺术具备教化作用的同时,也在古希腊联邦公民之中引起大规模的艺术鉴赏潮流,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帕特农神庙。到了古罗马时期,罗马帝国的历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皇权,在皇宫中到处制作自己的雕像,这种暗含公众美学理念的方式后来被广泛运用到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当中。之后,罗马式以及哥特式建筑开始在欧洲流行,涌现出的一大批染色玻璃、马赛克、雕塑等纪念碑式的公共艺术,成为感染民众的宗教美学形式。欧洲早期的公共艺术都是用来宣传歌颂宗教的一种形式,并不是人人都有欣赏的资格,只有那些达官贵族和宗教权威才有机会接触这些公共艺术。因此,这个时期的城市公共艺术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严格来讲并不能称为真正的城市公共艺术,这种局面一直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才发生了扭转。

首先发生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让城市公共艺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与之前的公共艺术不同的是,这个时期的公共艺术作品多数为地方政府资助完成,其间诞生了很多流传千古的公共艺术作品。例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成功塑造了一个体态健美、肌肉饱满、雄姿勃勃的英雄形象,反映出当时的佛罗伦萨市民众志成城、抵御外敌的顽强不屈精神。

在文艺复兴过后,第一次工业革命陆陆续续出现在欧洲的各个国家中,并且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主要分为城市特色建筑和纪念性雕塑。例如:爱丁堡卡尔顿山的特拉法尔加广场的纳尔逊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特拉法加海战中光荣牺牲的霍雷肖·纳尔逊上将;还有成为法国巴黎地标的凯旋门,是为了纪念在奥斯特里茨战争中大获全胜的拿破仑军队;等等。

时间来到20世纪之后,欧美国家的城市公共艺术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传播方式上,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街头壁画和涂鸦的出现,让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法更加灵活多变,同时也让艺术家们摆脱空间区域的限制,更加大胆地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公共艺术的创作上。例如由墨西哥的艺术家奥罗斯科、西凯罗斯和里维拉发起的墨西哥壁画运动,常常因为在公共区域的壁画中传达出有关社会主义的符号标志而备受争议[1]。

二、国内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时间并不长,直到20世纪后二十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公共艺术的相关概念作品才逐渐被国人所了解、熟悉。也是在这个时间段,以中国传统艺术为主题的大型壁画在北京首都机场内落成,这标志着城市公共艺术在国内城市的生根发芽。其中肖惠祥创作的《科学的春天》、张仃创作的《哪吒闹海》以及袁运生创作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被国际学者认为是中国走向开放的象征。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写实类雕塑,例如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海珠广场的《广州解放纪念像》,体现出浓厚的历史色彩。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雕塑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例如位于北京复兴门的《和平少女》、位于深圳市委大院门前的《拓荒牛》等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其主题思想已经逐渐由单一的缅怀伟人、歌颂革命精神转为歌颂继往开来的开拓创新精神。这是国内城市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已经呈现出装饰性、主题性、试验性等多种特点,不但展示了城市的风俗人情和地理历史,而且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例如,上海美院的师生于2018年12月在上海市虹口区的某个小区,以“公共艺术沟通的最后一公里”为主题,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公共艺术作品展览。这里的“最后一公里”并非指物理空间上的距离,而是离精神文明的距离,这场展览的宗旨是探讨如何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冲破最后一公里,抵达大众的心里。

就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城市而言,在发展公共艺术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外在技术形象而轻内在文化底蕴的现象,一味地信奉“拿来主义”,把欧美的公共艺术设计当成唯一的标准,没有在设计的过程中注入本土的文化底蕴,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方面趋于同质化。如此种种的问题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否则将会制约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2]。

三、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

元素的必要性

通过对现阶段国内城市在公共艺术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公共艺术和城市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繁荣,给公共艺术作品提供更多的物理空间和发展前景;城市公共艺术的空前发展,也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旅客,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腾飞。

纵观目前国内城市在公共艺术设计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特色的地域文化内涵。作为一个地区风土人情和历史地理的结晶,地域文化不但可以体现出当地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而且可以令所搭载的载体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提高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耦合度,是提高城市的辨识度、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自豪感与归属感的关键所在。另外,地域文化已经多次被证明是艺术家在从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尤其是他们创作出来的审美性和实用性兼备的公共艺术作品,无一不是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流行设计完美结合的有力实证[3]。

四、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精心挑选当地的自然景观元素

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是最能直接反映出当地文化根源的元素之一。例如在两广地区广为分布的木棉花,在1982年6月被确定为广州市市花。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中,恰如其分地融入当地辨识度高的自然景观元素,能够极度突出城市公共艺术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具体来说,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该公共艺术作品的实际展现空间而选择恰当的自然景观元素,任性而为的元素选择只会让公共艺术的设计弄巧成拙。

例如海南省海口市最突出的自然景观非海洋莫属。因此,在海口市的公共艺术项目“海口·海边的驿站”设计中,在总长32公里的海岸线上建设了16个具有地标性质的驿站。该公共艺术项目以海岛自然风光为背景,综合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海口这座海滨城市成了一个跨学科交流平台。该项目中最突出的公共艺术建筑之一就是“声音的博物馆”,其是一个可以感受自然与音乐的公共场所,充分建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情感联系。这种充分结合了海岛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设计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二)准确把握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

我国土地辽阔,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之间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区域的文化特征,例如纳西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佤族的木鼓节等等。因此每个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都要充分提炼好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以及传统节日等各种文化元素,准确把握好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公共艺术作品的耦合度,以便于更好地表现出城市独特的魅力[4]。

举个例子,江西的景德镇从五代时期开始生产陶瓷,因为品质优良,所生产的青花瓷、珐琅彩闻名世界,不但可以拿来装东西,而且让人赏心悦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在“瓷都”景德镇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可以适当展现景德镇的传统造瓷手艺,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充分发挥出当地“瓷都”的文化优势,从而提升景德镇的城市形象。

(三)体现当地建筑文化特点

我国的土地辽阔,每个区域都有着当地特色的建筑物,例如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南靖的土楼、苏州的园林、广东开平的碉楼等等。这些形色各异的建筑物都与当地特定的自然环境、风俗人情、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与之相适应,这些建筑物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文化,这是我们祖祖辈辈在不断地融合创新中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十分有必要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传承发扬光大。另外,通过对这些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进行借鉴和吸收,有利于使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历久弥新,创作出具有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强烈的地域识别度的作品,甚至成为城市新的地标,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在胶东半岛的沿海地区有一种富有特色的民居叫海草房,其以海边原有的石块为基础,再添加混合的石块垒成围墙,高高的屋脊上方是用渔网绷成的蓬松屋顶,远远望去宛如童话世界中的草屋。这种海草房充分反映出胶东沿海地区特定的自然气候和人文地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把这种海草房的建筑文化融入胶东地区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不仅可以让这些城市空间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怀,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受,还能让这一古老的民居以一种艺术形式在现代化城市中得以延续和发展。海草房作为一种建筑生态美学,深深根植于地域文化风情,能够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传统工艺的海草房与现代建筑艺术的高度融合为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营造了新的空间,将建筑文化融于公共艺术设计之中,这种依托建筑艺术的公共艺术设计必然将唤起人们对建筑艺术的思考[5]。

(四)巧妙引入历史文化元素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空间,是无数劳动先辈用血汗筑起的,每个城市的建设历史都是一本厚厚的必修课本,需要我们一页一页去品读。“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如是说。作为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城市的历史记载了城市由荒芜之地走向繁荣文明的过程,从中可以直接体现出当地文化的特征,因此,地域的历史文化元素与自然文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表现为非物质性的文化底蕴,包括发生在当地的历史事件、民风的变迁等,是一个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因此,在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中牢牢把握住地域性历史文化元素这个原则,既是出于对城市开拓者的尊重和缅怀,又是开展公共艺术设计的初衷和落脚点。

作为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典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摘取一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典故片段,以静态的公共艺术雕塑还原出当时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例如山东省烟台市的滨海广场,屹立着一座以开埠文化为主题的雕塑《华侨商贾》,通过运用写实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还原出早期烟台码头开埠的历史场景。艺术家们通过在公共艺术设计再现经典历史片段的方式,强烈地唤起了烟台市市民的集体记忆,让市民朋友在缅怀过去美好时光的同时,更加激发他们为建设烟台市的美好明天而奋斗的激情。

五、结语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地域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每座城市的独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因地制宜,从自然景观、传统文化、建筑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选择合适的元素进行构思,从而设计出极具经典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在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奇磊,王鑫,张丽蓉,等.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21(6):166-167.

[2]計承.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发展的影响[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3):51-52.

[3]韩璐.城市公共艺术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9):54-55.

[4]刘晏华.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发展的影响[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5):68-69.

[5]陈波,周文灿.景观公共艺术与城市情感的结合[J].艺术教育,2018(6):110-111.

作者简介:

陈冠羲,硕士,南通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艺术设计艺术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星.云.海》
《花月夜》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