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与弊端

2022-05-30 07:29黄萧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言文化网络语言弊端

黄萧

内容摘要:针对“网络语言”在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优势与弊端,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对于“网络语言”是否能够在教学中应用存在很大的争议。针对这一争议,应当保持客观的态度,认识到“网络语言”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辩证分析“网络语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优势与弊端,使语文教学不仅能够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也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促进语言文化的革新。

关键词:网络语言 语言文化 教学 弊端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融合网络语言,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因为不恰当的使用网络语言,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产生了消极影响。[1]在学术研究领域,部分学者认为网络语言是语言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其时尚、风趣等特征都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融合网络语言,以适应学生的兴趣倾向,顺应时代的发展;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网络语言充斥着浮躁、粗鲁的风气,缺乏规范性,语文教学不应当受网络风气的影响,教师也应当尽量避免使用网络语言。这些研究观点都对网络语言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做了相应的分析,也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网络语言是否应当在语文教学种应用,以及如何应用,目前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在当前网络社会背景下,在教学中如何正确融入网络语言,促进网络语言的规范化,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主要基于网络语言的特征,分析网络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弊端,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与学习习惯,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倾向,希望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引导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正确运用网络语言,也能够提升现代化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坚守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

一.网络语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教学语言,还是学生的书面写作,都可以看到网络语言的存在。网络语言因其所具有的娱乐性、创新性以及部落性等特征,对高中语文的课堂学习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

网络语言具有娱乐性的特征,网民在网络中摆脱严苛的语言使用束缚,尽情的按照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主张和思想,因此创造出了很多幽默诙谐的词语,在使用中这部分语言能够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

高中生喜欢追求新潮有趣的事物,有很强的个性表征,并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尤其是这一代的中学生生于互联网发展已经趋向成熟的社会,青少年在网络主体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因此也更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通常是传统文学知识的精讲,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但是教师如果只关注课本知识,使用传统的规范性语言进行教学,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枯燥感。网络语言因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就能够在课堂中较快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有效解决语文课堂无趣枯燥的现状,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

(二)激发学生创新型思维

网络语言具有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语言结构上。网络语言运用传统的语言材料,通过译音、字母搭配、符号搭配等各种形式的创新构建新的语言词汇,用来表达新的内容和思想,充分展示了人们活跃的想象思维。[2]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发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活跃的思维为学生的创新技能的开发提供了生理条件,使学生在面对非常规性事物时能具有高度的警觉性,进而引起大脑的兴奋。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也应当承担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职责。教材中的文字语言意义具有传统性,对思维创新的开拓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当教师在为学生展示网络语言时,能够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网络语言的构造缘由,了解它的古今词意,掌握语言发展的历程。网络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创新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网络语言具有部落性,主要集中于经常使用网络平台的年轻群体,尤其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网络使用主体的群聚性也使得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在交流中不受词意不通的障碍。

高中阶段的学生的社交范围相对固定,思想逐渐趋于成熟,对各种现象和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疏离感。处理不好师生关系则会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提问或者学习评价时,运用当下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能带给学生突然的惊喜,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平等感,激发与老师交流互动的积极性,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网络语言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加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信任,促进學生学习任务与教师教学目标的共同实现。

二.网络语言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弊端

虽然网络语言符合时代特征,能够迎合学生的兴趣喜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网络语言在于高中语文教中产生的弊端更为明显。

(一)过于随意,冲击构词造句的严谨

网络语言具有随意性,通常都是由网民自主创造的一些便于交际的词汇,主要以清晰表达意思内容为主要目的,并没有遵照语法规范,也缺乏科学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对语言理解不够透彻,多数学生使用网络通常只是为了娱乐放松,在媒体社交平台的交流用语追求简单、通俗,这种缺乏语法规范性的网络语言的侵入,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传统规范性语言的学习和使用。

语言应用的规范化是高中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在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不加辨别的使用随意性的网络语言,又不对语言的真实含义与正确表达进行解释和纠正,就会导致学生效仿,对词意形成固定化的错误理解,甚至将这些表达方式用于写作中。[3]随意性网络语言应用的广泛化,会逐渐干扰到学生对语言的规范性意识,造成高中生语文素养逐渐下降的后果。

(二)粗鄙低俗,干扰经典语言的审美

网络语言具有粗鄙性,以追求新潮语时髦作为主要立场,错别字、病句、乱句成为标志和常态,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还将这种错误当作幽默趣味的象征。更有一些网民用污秽的字词来表达不满的态度,这部分网络语言充斥着低俗和不雅。不仅对千百年来的语言文库造成了污染,更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

高中阶段学生正面临高考的压力,辨别力与自制力还不够成熟。部分粗鄙的网络语言使学生找到发泄的突破口,叛逆的表达方式可以使学生得到暂时的心理快感。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出口成脏”的语言风气,并认为学习传统语文知识太过严苛和枯燥,最终导致对规范性传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高中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优秀文化传承意识以及传统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经典文学作品,通过语文课程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析语句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但是网络语言的出现与普及,会使学生过多的追求简便与低趣,而对传统的经典文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影响学生对美的语言的判断。

(三)盲目时尚,破坏语言的传统底蕴

网络语言具有时尚性,通常随着社会潮流以及热度话题而出现,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中。人们借助网络平台的隐私保护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虽然不乏一些正能量的言论,但是也出现大量的网络词语故意歪曲原有的词义,给语言空间注入很多”垃圾“词汇,导致语言的含义产生混乱。

盲目跟风,追逐新奇,是高中阶段学生的普遍表现。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价值观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但是并没有具备成熟的辨别能力。因此,在网络语言盛行的文化氛围中,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则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风气的影响。

学生对传统的词汇词意产生扭曲的理解,增加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纠正学生理解的负担。网络语言的出现影响了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其自身具备的潮流与热度吸引着高中生参与其中,成为学生追求“时尚”的表达习惯。高中生普遍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为语文课堂教学造成了障碍,干扰了传统语言的释义与传播。

三.正确面对网络语言的优势与弊端

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产物,是不能拒绝的语言发展趋势。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是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

但是,网络语言出现的事实是不能否认的,对高中生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必须要积极面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应当承担起传承与发展语言文化的职责,应当正确认识网络语言的优势与弊端,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语言,促进网络语言语言规范化发展。

(一)既追求幽默又保持规范

网络语言因其娱乐性具有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网络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感,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推进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语言,加入恰当的网络语言成分。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使用新潮的网络词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奠定课堂的基调;在课堂提问以及学习评价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幽默的网络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来加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与热情。

但是,也不能只顾及幽默与趣味,还要兼顾语言传统的规范性。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順应语言时代性的发展,对网络语言的含义有正确的把握。在学生不恰当的使用网络语言时,应当理解学生辨别能力有限,及时的进行引导与纠正,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输正确的语法规范,加强学生对规范性语言学习的重视。转弊为利,利用网络语言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传统语言文字的尊重与热爱。

(二)既引导创新又传承经典

网络语言活泼新颖,富有创新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以网络为载体营造语言运用环境,培养学生在网络交流与写作中使用规范语言和发展语言创新能力。[4]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引导他们在网上论坛中进行交流、辩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上写作,教师以跟帖的形式来批改,及时矫正不规范的语法、文字现象。这些都有益于借助网络语言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但是,我国汉字之美,体会汉字之韵,欣赏汉字之神,这些都是网络快餐文化无法企及的。因此,教师要大力鼓励、引导学生定期进行名著名篇的阅读,并对这些佳作进行语言的解析,对其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这种引导下可以潜移默化的在学生心目中立下一杆秤。所以当他们在面对网络上的脏话、粗话、错别字的时候,心中的天平自然会倒向正确的一方。学生自身有了分辨能力就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自觉地屏蔽低俗网络用语。

(三)既适应时代又继承传统

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互联网普及的社会背景下,网络语言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教育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接纳新的语言文化,丰富中华语言词库,用新的语言展示新的时代。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学习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并将其应用在课堂上,使学生能够通过新潮的网络语言,更多的感受当下社会的文化氛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虽然语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但是文化也具有可追溯性,沉淀越久越经典。传统文化是我国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即使要吸收优秀的网络语言,但是也不能就此忽视传统语言文字不可替代的地位。语文教师应当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接受与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要注重规范化语言的运用,对于富有内涵的词句应当重点解释,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能阻挡的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活的,是随着时代不断变革和发展的。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当承担起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培养的责任和使命。语文教师更应该保持专业态度,为促进汉语文化的传承与革新贡献力量。[6]首先,语文教师应当辩证认看待网络语言的优势与弊端,将网络语言的创新性与传统语言的规范性有效融合,不仅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也能够牢记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其次,要发挥优势,革除弊端。让网络语言成为优秀文化的新鲜血液,共同促进网络语言的规范化,提升学生的语言辨识能力以及规范化语言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情怀,共同为增进民族文化自信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2007(06):531-535.

[2]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03):70-80.DOI:10.16499/j.cnki.1003-5397.2010.03.004.

[3]胡邦岳.网络语言对语文教育的冲击与治理[J].语文建设,2016(14):3-4.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16.14.003.

[4]周晓凤,刘鸽.网络流行语现象的语言文化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84-189.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4.03.014.

[5]王元芳.网络信息背景下网络语言在汉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评《嬗变中的网络语言》[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10):1232.

[6]程好.网络流行文化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研究[D].西南大学,2021.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语言文化网络语言弊端
跟踪导练(四)
基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对日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从“国学”看汉语言的软实力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中英翻译中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