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教材情境的高中地理模块化教学探索

2022-05-30 08:01梁清云胡杨李燕陈斯雨陆才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科整合模块化教学高中地理

梁清云 胡杨 李燕 陈斯雨 陆才稳

[摘 要]文章以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两小儿辩日》一文为创设教学情境的课程资源,结合模块化教学思想,设计2019版高中地理1“大气受热过程”一节的教学片段,以促成学生地理和語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情境;高中地理;模块化教学;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6-0076-03

模块化教学关注模块的标准性和可替换性[1],以课标要求的精准解读实现其标准性指向,以课程资源的合理选择和课堂流程的有序开展实现其可替换性指向。本文结合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两小儿辩日》一文,选择2019版高中地理1“大气受热过程”一节的第一个教学片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探讨基于语文教材情境的模块化教学途径。

一、明确知识点及课标要求

“两小儿辩日”情境,涉及“大气垂直分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高度角”等地理知识,教师需了解上述地理知识对应的课标要求。

二、挖掘课程资源

本课用于创设教学情境的课程资源是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中的《两小儿辩日》,记叙了两个小孩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结合生活常识,针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远近的不同而争论,就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之事。该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辩日”之争的兴趣。

本课的地理课程资源为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1相关章节。其中,中图版“天空的颜色”阅读板块助力学生探索大气散射对天空颜色的影响;湘教版“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示意图”助力学生探索太阳高度角的定义,以及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前被削弱的程度与太阳高度的关系;人教版“地球和月球表面辐射过程示意图”助力学生探索天体表面有无大气对太阳辐射影响的差异。

三、分析学习主体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和逻辑表述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对地球自转引起的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辐射和大气圈层结构等地理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但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尚显不足。

四、制订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如下:从“艾宾浩斯错觉图”出发,对直观认知进行辩证思考,并结合大气的散射和天空背景分析日出日落时太阳看起来较大的原因;通过探究“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示意图”和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方法,领悟大气削弱作用与辐射路径的关系,体会地理学科图文结合的表达特点,解决“两小儿关于太阳的冷热之争”;感受“孔子泰山游学,两小儿新疆研学、国外研学和月表研学”的情境,探索冷热影响因子;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活动,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五、确立评价量表

水平1:能读懂“两小儿辩日”情境中的地理现象。

水平2:能根据“两小儿辩日”情境和教师的引导联想到相关地理知识。

水平3: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相关地理知识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水平4:能独立主动发现情境中的问题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开展教学实践

(一)情境导入

【情境】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提问】同学们更认同哪位小儿的观点?请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结合熟悉的课文创设情境,促进学科融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问题转换

两小儿的主要问题在于其依据生活经验,认为太阳的“冷热”“大小”与日地距离变化有关,但一日之内日地距离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接下来分别分析这两种现象的真正成因。

(三)大小辩论

【情境】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生协作交流】教师先展示“艾宾浩斯错觉图”,即同一个圆放在小圆中显得大,放在大圆中显得小,引导学生分析日出时和日中时的背景参照物有什么不同。然后结合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即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时的散射分析背景颜色和亮度,进而解释小儿在日出时和日中时看见太阳大小不一的原因。

【设计意图】结合“艾宾浩斯错觉图”和学生对天空颜色的认识来解释太阳的大小问题。

(四)冷热初探

【情境】孔子东游于齐鲁,见两小儿辩斗。一儿曰:“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一儿不以为然,乃求教于孔子。孔子不能决也。

【提问】为什么“日初出沧沧凉凉”而“日中如探汤”?在冬季,两小儿感受不到“日中如探汤”,请分析原因(以37°N为例)。

【师生协作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即太阳初升时体感温度低,正午时体感温度高。事实上,体感温度受大气温度影响较大。教师让学生识读“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示意图”,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太阳高度角的不同情况,分析大气冷热的差异。学生不仅要判断出季节差异导致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异,还要比较不同季节日照时间长短差异。

【设计意图】梳理相关地理知识,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思维联结支撑,为情境分析提供学科依据。用示意图讲解,提升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五)冷热研讨

1.情境一:泰山游学

【情境】孔子游于泰山,日中时及顶。烈日炽炽,而觉寒暑正适。子暗忖:“曾有小儿云:‘日中如探汤。而今与之相较,大异也。”

【提问】为什么“烈日炽炽”,但是孔子却没有“探汤”之感,而觉得“寒暑正適”?

【师生协作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中午时到达泰山顶,虽然烈日炎炎,但却感觉冷热适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大气垂直分层和对流层中海拔对气温的影响来解释该现象。教师要注意,有关海拔对气温的影响的原理需在后面讲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时进行解释。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山顶处和山脚处的温度,引导学生从海拔的角度来掌握温度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2.情境二:新疆研学

【情境】夏天,两小儿沿我国35°N纬线,自东向西旅行。在出发地(沿海地区),一天只穿一身短袖就够了;而走到西部以后,发现当地人“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

【提问】为什么东西部人们衣着变化如此之大?

【师生协作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即“沿35°N”“自东向西”“早穿皮袄午穿纱”,推断出两小儿是从我国山东沿海地区行进到我国新疆沙漠地区的,并了解到两地日温差的不同,与比热容相关。两地气候不同,云量不同,导致大气削弱作用有差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海陆以及下垫面因素对温度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3.情境三:海外研学

【情境】两小儿穿越到现代,去赤道附近的新加坡旅游,日出时和日中时均感觉“如探汤”,即使是早上也不会感到“沧沧凉凉”。

【提问】为什么两小儿在新加坡的早上不会感觉到“沧沧凉凉”?

【师生协作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在新加坡,早上和中午气温都较高,日较差小。结合新加坡的气温日变化数据统计图,以及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从纬度的角度来分析热带地区和温带地区早上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设计意图】深化学生对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关系的理解,并让学生认识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4.情境四:月表研学

【情境】两小儿去月球考察,通过仪器发现月表与离月球表面1.5米的空中,温度差别很大。

【提问】为什么在月球上手感温度不高,而脚板却感觉像踩在炭火上一样?

【师生协作交流】月球上没有大气,太阳直射到月球表面,月表温度高达150 ℃以上。结合太阳辐射和大气的受热过程相关知识说明月表温度和地球上的大气温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因素影响气温,区分月表温度和地表温度。

(六)课堂内容小结

【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来建构知识体系,然后抽取3位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展示教师的思维导图(见图1)。

(七)原理归纳

结合以上情境完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片段教学,其中涉及的知识原理为地球上的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投射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表。不同区域、不同海拔大气中的云层、其他悬浮物等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不同,且太阳高度角的不同使得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的长短不同,从而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引起冷热差异。“泰山游学”情境涉及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非本教学片段内容,所以引导学生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规律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八)课堂检测

让学生两两合作,尝试绘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各种削弱作用的原理。当然,在教学中,过程性的检测一直都有,此处的检测主要针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九)课后作业

“日光城”拉萨PK“雾都”重庆

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北岸,海拔3657米。这里属高原干旱气候区,日照时间长达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之称。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在地形和气候双重作用下,多雾,素有“雾重庆”“雾都”之称。

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上述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1)晴朗白天,拉萨的天空呈蔚蓝色,是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引起的;景观图中的白云对太阳辐射具有明显的          作用。

(2)西藏传统服饰藏袍的设计与当地昼夜温差大相关。请分析拉萨白天气温较高的原因。

(3)与拉萨相比,白天到达重庆地表的太阳辐射量较          ,试说明其原因。

七、教学实践反思

(一)亮点

1.从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地理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本课以“两小儿辩日”的情境导入教学,实现了跨学科内容的有机对应,将情境进行了时空上的转移和改编以适应知识讲解,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成了地理实践过程,有效地用地理知识解释了地理现象,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重视“问题式教学”。在贯穿整节课的情境中设置一系列地理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开展模块化教学。教学设计包含语文教材情境引入、地理知识梳理、师生协作交流、特征规律归纳、知识体系建构五大模块,使学生得以探索相对陌生的领域。

(二)不足之处

本课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这一地理原理的应用仍停留于解释具体的现象,还没有建构有效的认知模型,也没有用好图像支架。

[   参   考   文   献   ]

[1]  陆才稳.模块化教学视角下高中地理教科书使用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5(22):67-69.

[2]  马丽娟.指向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J].教育艺术,2020(5):69.

[3]  陆才稳.LICC课程性质观察维度下的高中地理课例研究: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26-28.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学科整合模块化教学高中地理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