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丰富多彩的说明文

2022-05-30 10:48熊德斌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40期
关键词:卢沟桥蝈蝈苏州园林

熊德斌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在生活中运用较为广泛,但同学们对写作说明文的兴趣不浓,总感觉说明文的语言有些干瘪乏味,不像记叙文那样生动形象。

其实,写说明文时也需要适当融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也可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只要安排合理,运用得体,同样能让说明文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说明文中表达方式的运用。

一、概括叙述,暗示特征。

说明文中的叙述不需要详细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变化,简要叙述即可。其目的是为说明对象服务,暗示说明对象的某些特征,让读者能有效地捕捉到相关信息。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对卢沟桥的说明,就有这样的叙述:“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我们从这段概括性的叙述中,很容易就能捕捉到卢沟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驰名中外等信息,这也正是卢沟桥的显著特征。

二、生动描写,明确特征。

在说明文中对说明对象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既能吸引读者,又能让说明对象的特征清晰明了,给人以具体可触之感。

如《看云识天气》一文开头对云的描写:“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这里,作者对云的描写生动形象,同时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示出云的各种形态。我们只有明确了云变化无常的特征,才能较好地识别天气,因而这段描写为后文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适时议论,深化特征。

在说明的过程中,适时简洁的议论,能够深化说明对象的特征,让读者更快地认识说明对象。

如《苏州园林》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因为依據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都是适时简洁的议论,既解释了苏州园林那样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缘由,又深化了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特征。

四、恰当抒情,强化特征。

要给说明文增添色彩,恰当的抒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它还能进一步强化读者对说明对象特征的理解。

如《绿色蝈蝈》一文,在说明蝈蝈的叫声时,作者说它窃窃自语的声音“像是滑轮的响声”和“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又说它“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之后,作者加入这样一句抒情:“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这里的抒情就强化了蝈蝈声音喑哑微弱的特征。

猜你喜欢
卢沟桥蝈蝈苏州园林
你听,蝈蝈在唱歌
卢沟桥建桥八百年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苏州园林
我的蝈蝈
一对蝈蝈吹牛皮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卢沟桥醒狮越野跑活动书画展
卢沟桥,跨越历史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