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稳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2-05-30 16:36桓德强杨浩
西北园艺·蔬菜 2022年5期
关键词:川乌附子杂草

桓德强 杨浩

川乌,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陕西汉中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品种,以种植范围广、种植历史长、种植面积大、产品品质优而闻名全国,和四川江油共同成为国内附子种植和加工的集散地,为国内外提供优质的生川乌,还大量供应制川乌和制附子产品。

在种植过程中,生产技术进步缓慢、机械化程度低、连作障碍、品种更新复壮慢、病虫肥害在个别年份发生严重等,对汉中川乌生产有一定的制约,因此提倡采用轻简技术,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种植风险,提高和改善川乌产量和品质显得至关重要,现在就川乌种植技术汇总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1   生态环境选择

川乌喜冬季温润、夏季凉爽的环境,在自然界多生长在稀疏林下或者小灌木丛中,土壤多为腐殖质丰厚、保水保温性好的原生土壤环境,底部土壤质地多为灰褐土或者沙壤土,少数也有破碎石砾伴生。

人工种植宜选择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或者壤土,黄棕壤也可以很好地生长。栽培商品川乌宜选择低海拔的平川、山区和丘陵地为好,商品率高、个体均匀,适合加工附片;川乌种子繁殖则宜选择高海拔区,生长时间长且病虫害相对较轻,倒苗少,具有很好的种性复壮效果,移栽到低海拔有明显的增产效应。

2   整地和施肥

川乌耐连作能力差,前茬不宜种植川乌、芍药、牡丹等近缘植物,与禾本科、豆类或薯类等轮作。

川乌栽植地应提前翻耕,熟化土壤,混匀肥料减少烧苗。可施有机肥加化肥,也可以全部施用化肥。有机肥要完全腐熟,细碎,化肥氮磷钾配合使用,氮肥可选碳酸氢铵或尿素。根据土地肥力情况每亩基施纯氮5~8 kg(最多10 kg),纯磷7.5 kg,纯钾5 kg,一次性提前施入,也可以早期施入氮肥,磷钾肥栽植前施入。

川乌对于铁、锌、硼较为敏感,补充微肥后的川乌叶色浓绿发亮,病害少,长势好,严重缺素的地块则容易发生白化及坐蔸现象。每亩施硫酸亚铁2 kg,硫酸锌2 kg,硼砂或者硼酸1 kg即,硼砂不能和硫酸亚铁和硫酸锌混用,以防酸碱中和减效。

前茬为根茎类作物的地块结合耕地,亩施二嗪磷2 kg或者阿维毒死蜱2 kg,杀灭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地蛆等地下害虫。

在根结线虫发生严重的地区,亩施噻唑膦颗粒2 kg,也可使用阿维菌素、淡紫拟青霉、木霉菌等生物农药防控。

3   种块选择及处理

3.1   地域选择   川乌种块宜异地调运,高海拔山区种源质量好,除特殊情况外,低海拔种块一般不选用。

3.2   种块选择   选择颜色鲜亮、无黑斑、无腐烂、无虫害的根茎,细长形、根短且少、芽头早发、长锥形的种块淘汰。

3.3   种块储运   高温高湿环境下种块容易腐烂发霉,采挖后须及时清理分选,装入网袋置于冷凉环境,或置于冷藏库预冷后运输。如果没有预冷条件则加快周转,加强通风散热并及早栽植,以免存放过久导致严重损失。

3.4   种块处理   用迈舒平或者锐根士+锐胜,或多菌灵、精甲霜灵等杀菌剂+吡虫啉稀释后对种块喷雾,晾干后栽植。药剂处理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出苗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4   栽植管理

4.1   栽植时间   汉中地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栽植,11月后栽植根系少、出苗弱、出苗晚。栽植时间越晚,川乌生长越差,越夏越困难,收益越少。

4.2   栽植方法   川乌耐寒怕涝,应平地起垄栽植,采用窄垄高畦,畦宽90~120 cm。株行距根据地力灵活掌握,土质肥沃的适当密植,地力贫瘠的适当稀植,种块大的适当稀植,种块小的适当密植。

一般每畦栽植3~4行,行距25~30 cm,株距15 cm左右。栽植时芽头朝上,不得平栽或者倒栽。

4.3   栽后管理

4.3.1   施肥   川乌生长周期长,需肥量大,需肥时间长。除施基肥之外,栽植川乌需要配合种肥,每亩施磷酸二铵10 kg+1 kg杀虫剂均匀撒于行间,基肥没有施入微量元素的,每亩硫酸亚铁和硫酸锌各2 kg,混合磷酸二铵后一次性施入。

4.3.2   杂草防除   栽植后及时喷防杂草,可选用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乙草胺、仲丁灵、乙氧氟草醚等,可单用也可混用,增强防治效果。杂草萌发后可在三叶期用草甘膦或敌草快加封闭除草剂一次性杀封杂草。川乌对封闭除草剂相对敏感,不宜超量使用。

4.3.3   冬季管理   1月选择雨雪天气及时追肥(俗称“腊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寒性,以利于开春苗齐苗壮。每亩45%三元素复合肥15 kg或磷酸二铵10 kg+尿素10 kg,一次性施入。

冬季田间杂草严重的地块需要喷洒除草剂,使用方法参照栽植后杂草防除。

4.3.4   苗后管理   川乌出苗后,行间个别散生杂草及时人工拔除。关注天气预报,如清明前有持续降水,追施尿素,每亩5~10 kg,不宜过多。

出苗后如果杂草严重,可以人工除草后及时喷洒除草剂,除草剂可采用丁喹禾灵+精异丙甲草胺,喷洒行间。

遇长期干旱天气,滴灌或者人工喷雾器灌根抗旱促长。滴灌或者灌根时,加入亮盾、迈舒平、锐根士等种衣剂,也可用恶霉灵、甲霜灵等+吡虫啉或者噻虫嗪、阿维菌素等灌根,效果十分良好。

4.3.5   起身期管理

1)合理化控。川乌出苗后生长迅速,植株迅速增高,为了保持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合理分配,要及时控制生长。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多效唑、烯效唑,配合叶面肥或者杀菌剂均匀喷雾,不得漏喷或者重复喷,生长低矮的地块不喷,旺盛的地块可以提早喷或喷两次。

2)打顶和修根。植株12~16片叶时,商品川乌田需要打顶,打顶后侧芽大量发生,可以采用抑芽剂处理,也可以人工掰除。

修根一般修两次,第1次在3月初,第2次在5月前后。第1次确定商品附子数量和位置,第2次清理多余的蘖生附子。

修根适用于规模种植,零散种植的不用  修根。

4.3.6   病虫防治

1)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白絹病、霜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主要危害根茎,导致附子提早死亡;霜霉病和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发生后叶片提早枯死,影响川乌产量和品质。

用含有精甲霜灵和咯菌腈的种衣剂处理种块,可防治根腐病和白绢病,还可促进生长,减少地下害虫和蚜虫危害。用苯甲嘧菌酯、百菌清、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嘧菌酯等药剂喷雾防治霜霉病和白粉病。

2)虫害可以分为地下害虫和地上害虫。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地蛆、根结线虫等,蛴螬等大型地下害虫用二嗪磷或者毒死蜱颗粒防治,根结线虫用噻唑膦、阿维菌素、淡紫拟青霉、哈茨木霉等防治。

地上害虫主要有钻心虫、蚜虫、蓟马等,可用菊酯类杀虫剂+吡虫啉或者噻虫嗪杀灭,也可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一次性防治,持效期长且安全高效。

5   采收及加工

川乌一般在伏天采收,根据收购和加工需求及时采收,采购分级包装加工,如果不能及时加工,应放入冷藏库保存。

根据采收部位分批次加工,可以加工成草乌、泥附子、黑顺片、盐附子、淡附片、天雄等。

猜你喜欢
川乌附子杂草
拔杂草
附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宁海“川乌”待君来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川乌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