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上海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

2022-05-30 05:08魏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上海市

魏伟

摘 要:随着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平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现阶段,上海义务教育存在教育投入不足、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压力大、义务教育导致学区房房价居高不下、共建共享意识不强、物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即增加教育投入,注重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深化学区化治理与集团化办学;加强学校品牌建设,严格控制学区房溢价;提升资源利用率,并利用互联网平衡教育资源,推动上海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关键词: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扩大供给;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3-0075-03

引言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我国一直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根据法律规定,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我国对低龄公民受教育权的一种社会保障。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义务教育。中国已于2008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名副其实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的发展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而有质量”概括出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新使命,明确了教育改革征程的新方向。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扩大义务教育的优质资源成了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近些年,上海出台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教育资源的供给不平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教育公平迎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如何扩大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是上海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优质教育资源的定义

我国对于优质教育资源没有统一的内容认定。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优质教育资源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文化资源。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学校教职工甚至是学生的认同感、所在地区和社区的支持以及学校的品牌建设[1],我国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十分重视学校品牌,所以品牌建设必须受到重视。第二,学校的制度资源。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制度。第三,学校的物质资源。除了学校所拥有的基础的物质资源外,最重要的是这类资源的配置方式。第四,优质的教师资源。这是优质教育者资源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建设,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及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防止基础教师中“平庸化”现象,提高教师素养。

二、国内外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现状

(一)國内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现状

为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地采取了符合当地教育发展情况的政策。北京市出台了有关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和中小学学区制管理的意见,提出“促进优质均衡、实现共同发展、坚持资源共享、激发办学活力和鼓励办学特色”等五项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例如,海淀区自2015年启动新一轮学区制改革,“学区委员会”与“学区管理中心”加强密切合作和科学治理,联动各街道、派出所精准监控区域内各年级学龄前孩子的分布,畅通老百姓之间沟通的渠道,落实到就近录取的相关政策,以“互联网+”教育服务为主要依托,构筑覆盖379个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关村学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积极引进中国教科院“新样态学校联盟”“合作学习”等专题课程,组织12所中小学校探索了人才贯通和培养的有效途径,为学校搭建了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重庆市自2003年开始不断探索集团化办学,探索以“放、管、服、创”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通过“名校+新校”“名校+薄弱校”“名校+分校”等“名校+”的办学形式,通过输出优质学校的品牌、理念、管理、文化、师资,建立“共享+”的多样态学区共同体,形成“名校+”多形式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截至目前,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学校占比超过60%,10个区县实现了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全覆盖。

(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现状

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美国将互联网络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经过硬件设施—网络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三个层次的递进,形成以“电子学习,构建世界课堂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资源的共建共享;英国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历史悠久且内容广泛,包括文献实体共建和电子文献信息共享,同时还建立了图书馆联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研究图书馆联盟(RLUK)和JISC(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运用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研究成果,激发英国高校图书馆在数字技术方面的创新使用,帮助英国维持其在全球教育领导者的地位[2];法国面向家长和学生,推出了四项数字信息化服务,包括向公众提供开放式的数据平台(Open Data)、帮助辍学学生找到离家最近的培训服务(My second chance)、帮助残疾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类型、帮助家长通过智能手机了解孩子学习情况,通过以上的服务系统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

三、上海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投入不足,经费配置不均衡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教育支出平均不低于15%,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重视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可知,2018年公共预算支出为8 351.54亿元,其中教育支出为917.99亿元,占总支出的11.0%;2019年公共预算支出为8 179.28亿元,教育支出为995.7亿元,占总支出的12.2%,虽然上海市教育支出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是始终未达到15%的标准,导致各区学校没有充足的资金构建或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由于大部分的教育资源偏向优质名校,相对的普通学校获得的教育资源较少,不利于普通学校优质资源供给。

(二)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压力大

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20年)》结果可以看出,平均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中,普通小学为14人,普通中等学校为10人。根据市区与郊区区域差异来说,每位教师所负担的学生数也不同,市区中学平均为8.95人,小学为12.83人;郊区中学为9.78人,小学为13.53人。由此可以看出,郊区教师所负担的学生压力更重,侧面反映了在地区人力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师生比例的失调导致教师压力普高较大。根据学校的差异来说,上海市的优质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四大名校八大金刚”中,其他学校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此外,由于我国人事制度限制,相应的教学团队建设任务重,难度大,工作繁忙,整体教师资源共享难度更大,导致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低、职业热情不高,这些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三)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导致学区房房价居高不下

为进一步体现入学公平,上海出台摇号政策,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名校。但是根据上海市入学学生的规模来看,这只能影响一小部分的学生。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就近入学符合全市教育规划。长期以来,因优质学校学区划分资源不均,学区房已经远远偏离其住房属性,投资者抓住资源分配不均引发市场热点,以倒卖学区房为生,赚得盆满钵盈,也由此造成周边房价的进一步抬升,严重影响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2021年初数据显示,自从上海出台民办摇号政策出台后,学区房最高涨幅超40%,严重影响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四)共建共享意识不强,物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几乎所有学校都会采购相关实验设备以及教学仪器,但是学校采购的设备一部分造成空间以及设备的闲置,使用频率几乎为零,而一部分原本需要的使用设备却没有购置,这使学校多出了冗余设备且浪费了场地资金。同时,学校之间缺乏物资资源共享意识,严重造成了物力资源的浪费。

四、扩大优质资源供给的建议

(一)增加教育投入,注重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根据教育支出不低于15%的标准,逐年加大对教育投入力度,更多地发展符合现代化教育的优质资源,这是政府与义务教育学校共同的责任。政府部门应扩大教育上的预算支出并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健全相关制度,对区域内已经具有和可能获取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准确识别、正确分类与定级,引导义务教育学校合理加工与重组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合理化;学校层面也要积极培育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深化学区化治理与集团化办学

政府应准确定位学区机构的功能与职责,明晰其与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区内各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关系,出台学区机構的权责清单。教育行政部门需要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赋予学区必要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人事管理、业务督导评价等方面的专业权限,以学区机构为核心,建立起学区内部统一均衡的发展机制,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效益进行预测性评估,以高效能资源为中心形成辐射点,加速优质资源在学区内的共享与高效利用。上海的“四大名校八大金刚”一直是每名学生和家长的首要选择,针对各校区名额有限,学校应尽快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着重破除阻碍集团内校际之间教育资源整合的体制障碍与文化藩篱,以实现集团内部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与整合,激发集团各校办学活力,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三)严格控制学区房溢价

上海市作为超大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上海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每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不断增加,市民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所以,政府要严格控制学区房炒作,针对市区部分名额比较紧缺的学校,继续实行“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同一房产限定解决一户子女入学”的办法;针对郊区名额比较宽松的学校,适当放宽学区房政策与户口限制,吸引更多的学生入学,提高学校入学率。同时在政府学区划分时,应考虑学校周边范围房价以及学校学生容纳量,扩大学区范围,增加学区房供给,以此缓和学区房溢价趋势。

(四)提升资源利用率,并利用互联网平衡教育资源

学校应该针对教育经济管理活动的特点,提高学校内部的财务管理质量,规范学校内部的经济秩序,用以保证教育财力资源合理、有效利用,避免和减少资源的损失与浪费。上海市各学校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育模式上采取更加多样的教学,例如慕课、网易公开课、智慧树等。学校可以建设多样教室,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教育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学习,开展个性化教学。在全上海范围内,利用互联网技术,共同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分享图书资源、教学资源、教学经验等,让优质教育资源全平台、全区域共享。同时,学校应树立优质资源共享意识,用租赁代替买卖,学校间也可以通过借用的方式节省物力资源,加强学校间的沟通与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论优质教育资源的涵义与建设[J].人民教育,2002,(11):24-26.

[2]  罗慧.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简介[J].湖南社会科学,2014,(5):237-240.

[3]  魏传立,李佳颐.关于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21,(6):144-146.

[4]  樊慧玲.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绩效评估体系构建[J].教育科学研究,2019,(8):12-16.

[5]  董新良,张一晨.优质均衡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9):23-27.

[6]  刘善槐,王爽.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空间布局优化研究[J].教育研究,2019,(12):79-87.

Expanding the Supply of High Quality Compulsory Education Resources in Shanghai

WEI We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With the expansion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the imbalance of the supply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is gradually exposed.At presen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Shanghai compulsory education,such as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education,un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great pressur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high housing prices in school districts,lack of awareness of co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and low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material resources.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such as increasing education investment,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deep chemical district management and group school running,strengthening the school brand construction,strictly controlling the school district room premium,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esources,and using the Internet to balance education resources,so as to promote the supply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in Shanghai.

Key words:compulsory education;high quality resources;expand supply;Shanghai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上海市
上海市创造学会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