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探析

2022-05-30 05:58吴增良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2期
关键词:圆柱体习题课件

吴增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内容相对语文等学科而言比较抽象,很多数学概念以及公式和定理都是运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且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也需要学生具备推理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建模思维。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能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及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信息化的学习方式符合现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教师要加强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学习,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整合,从而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分析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生发展以及课堂教学质量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是学生获得持续性进步的助推器。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希沃助手以及其他学习类型的App等,能图文声像并茂地呈现数学知识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图片直观呈现数学问题情境:两个商场在搞促销活动,商场一是5折销售,商场二是“满100元减50元”,问题是如果要买一条标价为230元的裙子,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课件中的商场图片会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也会引导学生展开独立且深入的思考,因而学生就会专注地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數学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学生要在学习构建数学基本知识点以及分析和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抽象思维、建模思维及直观思维。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课件视频直观呈现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过程,以及数学概念、公式以及性质定理的推理与总结过程。如圆柱体的性质、表面积以及体积,教师就可以运用课件视频进行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直观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从而提升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落实“双减”政策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育部门提出了“双减”政策,重在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升。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课堂辅助教学工具,能够发挥出较大的价值,因而有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比如,有部分学校运用了希沃白板,其中有教学同仁设计的多个课件,也有学生习题练习的相应数据,教师能结合信息平台全面了解学生的易错点,学生也能结合信息平台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还有互联网信息平台与班级微信群等,师生之间都可以围绕某些数学习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因而,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信息技术都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助手。

当然,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远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比如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方法探析

既然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那么就要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一)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加强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课前预习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为高效的课堂学习活动奠定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过浏览教材内容以及教辅资料的方式预习新课,有的学生阅读力与思维力较强,能够自主理解数学概念与公式的含义,然而有的学生虽自主学习却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设计用于引导学生预习新课的课件和视频,给学生的自主预习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如“百分数”应用方面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呈现应用题中常见的税率、商品折扣、出油率、出勤率和其他常见百分数的具体应用形式,如呈现商品折扣类型题目中的数量等式关系,并呈现具体的例题:给出商品定价,已知利润为商品进价的20%,给出一天卖的数量,按照定价的9折出售,平均每天销量增加50%,照这样计算,现在平均每天比原来平均每天少赚多少钱。播放课件视频中,教师要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分析与解答,再让学生观看视频内容。当然,在课件视频中,教师要详细呈现习题内容中的等量关系以及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分析、理解这类习题的思维过程。

课堂上,教师要查看学生的自主分析与解答情况。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呈现类似的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然后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展开教学活动。

(二)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计算教学

计算贯穿数学教学活动的始终,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数学计算不仅会以单独的习题形式出现,还会出现在应用题、几何问题等多种习题类型中,占据了数学习题的“半壁江山”。小学阶段都是基本的加减乘除,是小数、整数、分数、百分数等数字之间的加减乘除计算。即便是基本的计算,学生的计算练习中依然会出现多种错误,教师要正视学生计算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计算原理,并进行科学的计算练习,从而在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提升计算教学质量。

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图片,直观呈现相应数学计算的计算原理,引导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分数的乘法”一节中,数学教材中对分数乘法计算原则的描述是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然后约分。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图片呈现一个长方形,运用斜线表示出长方形的,然后运用直线表示出长方形的,从而引导学生结合直观的图形理解具体的计算原理。还有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相转化,教师也可以运用具体的图形来同时表示百分数、分数与小数,引导学生借助图形将百分数、小数与分数等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正确且迅速地转化百分数、小数和分数。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展开多元化的计算练习。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计算计时练习,要求学生在计算练习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力与灵活的思维。假设课件图片中呈现了十道计算练习题目,那么当教师喊“开始”后就要计时,查看学生的计算练习时间以及正确率,督促学生养成专注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师也可以借助课件图片的直观性,组织学生展开计算比赛。比赛本身能营造紧张、激烈的学习氛围,计算比赛同样能激发出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表现出更好的自己。

(三)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几何图形教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形的世界,学生目之所及处都会有大量的图形,如学生课桌表面是长方形,学生所坐凳子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黑板是长方形,操场是椭圆形或者是其他组合图形,教室大多数是长方形。当然,学生也会见到很多立体图形,如长方体的鱼缸、圆柱体的饮料瓶和笔筒、正方体积木,还有其他立体形状的包装盒等。由于几何图形概念以及公式等比较抽象,部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几何知识,不会灵活变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要通过课件图片与视频的方式,优化几何图形教学,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在“圆柱的认识”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呈现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引导学生将抽象的图形与直观的物体建立起联系,如圆柱体形状的灯笼、蜡烛、岗亭等。紧接着,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图片呈现圆柱体的图形,并借助圆柱体学具引导学生观察圆柱体是由哪几个面组成的,引导学生观察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等。课件视频中的动态演示过程会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会使学生深入理解圆柱体的性质特点。还有圆柱体以及圆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师也可以运用课件来进行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将相应的公式定理与直觀的图形建立起直接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四)借助信息技术优化问题解决教学

数学公式、数学概念以及数量关系等学习,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的思维和视角来观察与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生活更加便捷。比如交通岗的车流量,通过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就可以知道哪一方向的车流量大,进而就能对红绿灯的时长进行相应调整。比如大型商场中的进货量、出货量成本、收入以及利润的计算,再如路程的最优化、企业的成本与利润核算、桥梁以及楼房的设计等,这些生活化的问题都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图片的直观性,呈现典型的数学例题及其相应的变形例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

如圆柱、圆锥类的应用问题:圆柱体压路机,已知底面直径和长度,问滚动一周能压多大面积的路面。学生要将圆柱体压路机与所学圆柱体的性质以及表面积等建立起直接的联系,理清“圆柱体压路机滚动一周”这句表达的具体数学信息,进而才能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教师就可以借助课件呈现压路机的图片和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引导学生结合课件图片来进行分析与解答。

还有圆柱体与圆锥体转化、长方体与圆柱体转化等相关的例题:长方体形的货车车厢装满了沙子,给出长度、宽度和高度,卸出的沙子是一个已知高度的圆锥体,问圆锥形沙堆的底面积是多少。学生审题过程中要清楚,虽然沙堆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沙子的体积是不变的,所以只要抓住这一关键点,就能列出数学算式,并作出正确的分析与解答。如果学生不清楚题目中的等量关系,那么教师可以运用课件视频进行动态演示,也可以运用课件图片呈现题目中的信息内容,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教师还可以运用课件集中呈现某一单元内的应用问题,如就“百分数”知识点,教师就可以呈现商场折扣的应用问题,可以呈现银行利息利率等方面的应用问题,呈现工程量中完成某一百分比的应用问题,以及其他类型的问题等。那么学生就会在课件图片的引导下集中学习关于百分数应用的所有类型问题,进而学生就会逐步提升自身的审题能力与解题能力。

(五)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后练习

作业练习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又是学生巩固构建已学知识点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重要途径。即便是减负力度非常大的“双减”政策,也支持教师设计高质量、多元化的作业内容,要求教师注意课后作业质量。而且作业练习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因而便于教师的针对性引导与帮助。因此,教师要借助课件图片的直观性与便捷性,设计多元化、趣味化与层次化的作业内容,培养学生的作业兴趣,提升作业练习的有效性。

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层次化的作业内容。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教师就要通过课件图片由易到难地呈现习题内容,要求学生做出简单类型的习题,选择性地解答后续难度较大的习题。如“圆柱体”单元内的练习,基础类型的习题要围绕圆柱体性质以及表面积、体积等公式展开,引导学生深入构建基本的知识内容。难度较大的习题要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比如生活中的圆柱形粮仓、圆锥体形粮仓等。

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内容。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电子平台进行信息化的作业练习,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件图片的启发下进行动手操作练习,还可以运用课件呈现不同类型的数学习题等。当作业内容与作业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学生就会更多地感受到作业练习的趣味性,就会形成浓厚的作业兴趣。

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加强作业评改。传统的作业评改一般是学生当天的课后作业第二天提交,然后教师评改,甚至是第三天之后才有时间评改,评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当天可以提交自己的作业,教师可以当天评改,初步了解学生的知识构建情况,进而就能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引导做出及时调整。

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加强错题的整理与分析。学生的计算练习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错误,虽然师生都不希望出现错题,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信息化的习题练习方式下,信息技术会总结出学生的错题,甚至会向学生推送与错题有关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如果学校没有运用自动收集错题的App,那么学生就要准备一个错题本,将自己做错的习题整理到练习本上,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总而言之,教师要将小学数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整合,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加强对数学概念、公式、性质和定理的理解和运用,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预习、探究、练习与整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类比以及归纳和总结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圆柱体习题课件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找出圆柱体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圆柱体对垂直其中轴并过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惯量的几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