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苏北区对接受外国津贴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的处理

2022-05-30 10:48张金林
红广角 2022年3期
关键词:宗教团体

张金林

【摘 要】基督教和天主教团体长期在苏北地区开展传教活动,并创办了学校、医院和救济机关作为附属事业。苏北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团体及附属机构大都接受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津贴资助,与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文化渗透与控制的重要手段。新中国初期,全面肃清美西方的影响成为新政权必须解决的问题。苏北区对接受外国津贴的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的处理,是在中央有关政策的指引下,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的。在处理过程中,既注重在经济上切断相关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联系,又特别重视从思想上清除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影响力,从而实现了真正的独立自主。

【关键词】苏北区;美国津贴;“三自”革新运动;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宗教团体

【中图分类号】K27;D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6644(2022)03-0056-14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非常重视通过文化渗透来影响中国民众,以达到控制与改造中国的目的。文化渗透主要是“通过以巨额款项津贴宗教、教育、文化、医疗、出版、救济等各项事业,加以控制,来进行对中国人民的欺骗、麻醉和灌输奴化思想,以图从精神上来奴役中国人民”。列强中,美国最重视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施加影响。因此,美国在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在普通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崇美、亲美的心理。新中国成立后,如何确保政权的稳固,是新政权面临的首要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民众中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心理”,“严重地妨碍着新政权各项政治措施的有效实施”。另外,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全面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故全面肃清美国的影响成为新政权必须解决的问题。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封锁,给新政权提供了全面清除美国影响的有利时机。

资助并控制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后,对接受外国津贴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进行处理,是清除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文化影响的重要手段。目前,学术界对新中国初期清除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文化影响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对接受外国津贴宗教团体及附属的教育、医疗、救济机关的处理情况,学术界亦已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本文关于苏北区处理接受外国津贴宗教团体及附属的教育、医疗、救济机关的研究,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丰富与补充。

一、苏北区接受外国津贴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的概况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在苏北均有分布,建有寺庙、宫观、清真寺、教堂等,“译经讲学,传播教义,发展信徒,举办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要影响”。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传入时间早,逐步实现了本土化,较少受外来势力的影响;唯有天主教和基督教传入时间短,且伴随西方侵略势力而来,受西方的影响较大。

(一)接受外国津贴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

在苏北地区,接受外国津贴基本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有关宗教团体。同时,天主教和基督教宗教团体为传播教义与发展信徒,在苏北创办了一些学校、医疗机构和救济机关作为附属机构,这些附属机构亦接受外国津贴的资助。

1949年春,苏北区全面解放以后,基督教的外籍传教士大都撤退到江南地区(一部分在1950年12月前后经批准回国),由一部分“忠实可靠”的中国教徒受委派掌管教务和财产。天主教的外籍传教士则大多留在原地,继续把持教务。江南地区解放以后,南北交通恢复,各教会与其领导系统重新接上关系,继续接受外国津贴,教务有所恢复。此时,苏北区的宗教活动以新解放地区尤其是南通、扬州、泰州3市以及淮阴、东台、大许家等城镇最为活跃。这些地方的教会通常为外籍传教士所掌握。

天主教在苏北地区的传教历史比较悠久,相对而言基督教传入的时间比较晚。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会团体大多以沿江、沿海、沿交通线上的主要城镇为据点,逐渐遍及各县,并渗透到乡村。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会团体派别林立。在天主教系统方面,有海门教区、扬州监牧教区、徐州教区下属的大许家代总铎区、海州教区下属的泰州总铎区等。至1951年,全区共有天主教区2个、总铎区6个,大小教堂208所,教徒5.9万余人。在基督教系统方面,有中华基督教会、基督会、长老会、圣公会、内地会、浸信会、神的会、贵格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卫理公会、真耶稣教会、小群会等12个教派。据统计,1951年,全区共有基督教堂213所,教徒1.3万多人。

苏北区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大多为天主教和基督教教会举办,均是中学和小学。这些学校主要分布在沿江、沿运河和沿陇海路的主要城镇,其他地区罕有设立。学校的负责人多为宗教团体的负责人,校内经常有宗教活动。据统计,全区共有接受外国津贴的小学33所,其中完小14所、初小19所。在这33所小学中,24所由天主教主办,9所由基督教主办。需要说明的是,登记前,已有9所小学或转为公办,或转为民办公助,或自动停办。在中学方面,全区共有8所中学接受外国津贴。这8所中学分别是美汉、明德、崇英、慕究理、益智、震旦、锡类、民新。其中,前5所由基督教主办,后3所由天主教主办。慕究里、益智、震旦3所已于新中国成立前后停办。

苏北区原有教会医院6所,均接受外国津贴。这6所医院是海门广济医院、南通基督医院、泰州福音医院、扬州浸会医院、如皋长老会医院、淮阴仁慈医院。其中,如皋长老会医院在抗日战争期间停办,淮阴仁慈医院于1948年在国民党撤退时被烧毁,一部分人员和物资与镇江仁慈医院合并。因此,新中国初期蘇北区有教会医院4所,即海门广济医院、南通基督医院、泰州福音医院、扬州浸会医院。其中,基督、福音和浸会3所医院由基督教主办,广济医院由天主教主办。另外,全区还有9所天主教堂附设的诊所,如扬州圣母院附设的博爱诊所和德莱诊所等。

苏北区由教会创办的救济机关共有3处,即崇明县天主教大公所的广仁安老院和上智孤儿院、海门县天主堂的育婴堂、泰州市中华基督教会福音堂的缝纫部,均接受外国津贴。

(二)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接受外国津贴的基本情况

苏北区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宗教团体及其创办的学校、医院、救济机构长期接受西方尤其是美国津贴的资助。新中国初期,这些团体和机构仍继续接受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津贴。以1950年为例,全区接受外国津贴总数为人民币1840783000元。其中,美国津贴为1270412000元,占总数的69%强,梵蒂冈和加拿大等国的津贴为560371000元,占31%弱。具体而言,接受美国津贴的有:基督教团体中的基督教会、基督会、圣公会、浸信会、神的会、贵格会、安息日会、卫理公会等共计395025000元;天主教扬州教区共计134100000元;美汉、明德、崇英3所中学共计195600000元;小学9校共计131200000元;基督、福音、浸会3所医院共计316487000元。接受梵蒂冈资助的有:天主教海门教区共计341979000元;锡类、民新2所中学及小学11校共计75040000元;广济医院共计76640000元。接受梵蒂冈和加拿大联合资助的有:天主教徐州教区和海州教区共计218392000元;小学13校共计118400000元。此外,战灾儿童义养会资助了75名儿童,共计108000000元。

二、对接受外国津贴宗教团体的处理

新中国成立伊始,新政权尚无暇对接受外国津贴的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进行处理,暂时容忍其继续接受外国津贴。但是,随着国内局势的稳定和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央人民政府开始着手解决该问题。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对接受外国津贴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的处理。1950年12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管制清查美国财产,冻结美国公私存款。命令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之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的一切财产,应即由当地人民政府加以管制,并进行清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银行的一切美国公私存款,应即行冻结”。次日,在政务院召开的第65次政务会议上,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作了《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报告》,会议通过了该报告。报告提出了对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的处理方针:“一、政府应计划并协助人民使现有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和宗教团体实行完全自办。二、接受美国津贴之文化教育医疗机关,应分别情况或由政府予以接办改为国家事业,或由私人团体继续经營改为中国人民完全自办之事业,其改为中国人民完全自办而在经费上确有困难者,得由政府予以适当的补助。三、接受美国津贴的救济机关,应由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全部予以接办。四、接受美国津贴之中国宗教团体,应使之改变为中国教徒完全自办的团体,政府对于他们的自立自养自传运动应予以鼓励。”另外,会议作出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同意郭沫若的报告,“并责成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本此方针,会同各有关部门,迅速定出实施办法,予以完全实现”。此外,会议还通过了《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条例》。条例要求各省(市)政府成立专门登记处,所有该类机关、团体,无论是中国人掌管而接受外国津贴的,还是外侨、外国团体经营的,都必须向所在地方政府专门登记处进行登记,且每半年要作1次书面报告。

随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政策,华东区进行了部署。1951年1月9日,在华东军政委员会第43次行政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执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的指示》。指示要求各地坚决执行周恩来总理所发布的命令以及政务院第65次政务会议所作的决定和颁布的条例,各省、区、直属市在军事管制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之下,设立专门登记处,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必须登记。该指示对具体政策作了说明:如果财产权归美国人所有,将对此等财产进行管制与清理;已由中国人自办但仍接受美国津贴的,将由人民政府接办,或者由政府补助而由中国私人自办;所有接受美国津贴的救济机关一律由中央人民救济委员会各地分会接办;鼓励所有宗教团体开展“自立、自养、自传”运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华东军政委员会的政策,苏北区从三个方面对接受外国津贴的宗教团体进行了处理。

(一)对接受外国津贴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进行登记

1951年1月17日,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决定成立“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临时登记处”。临时登记处由7名委员组成,设正、副主任委员各1名,办公地点设在行署文教处。临时登记处成立以后,开始办理外国津贴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登记。

苏北临时登记处成立后,区人民行政公署要求各地成立登记机关。1951年1月18日,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发出指示,要求各专署、各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或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成立临时登记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登记,并在相关机构中开展群众性的反美爱国运动,以使其从经济上断绝与美国的联系,在政治和思想上完全清除美国的影响。指示还要求各专署和各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或市、县人民政府通知所辖境内接受外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限期办理专门登记手续。

苏北区对接受外国津贴和外资经营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登记工作从1951年1月下旬开始,于8月底结束,历时近8个月,先后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月下旬开始,至3月下旬结束。在这一阶段,由于各专署、市、县领导人忙于救灾、发展生产、政权建设等中心工作,对登记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大多未遵照要求成立登记处。同时,苏北专门登记处机构不健全,力量薄弱,未采取积极措施检查与推动登记工作。仅扬州、泰州、南通等城市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其他地区基本未开展此项工作。第二阶段,从3月下旬开始,到4月底结束。3月26日至4月1日,苏北区召开了专门登记工作会议,进一步阐明了中央和华东的方针政策,检查前一阶段的工作并纠正其偏向,统一政策思想,对今后的工作订出计划,要求限期结束登记工作。会后,苏北专门登记处会同文教、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抽出一批工作能力强和熟悉登记业务的干部,分赴南通、泰州、淮阴、盐城等专区和重点市、县,协助其开展工作,并进行深入的检查。同时,苏北专门登记处要求各专署、市、县政府组织干部,分赴各重点区、乡,推动登记工作的开展。此后,登记工作普遍开展起来,并于4月底完成。第三阶段,从5月开始,到8月底结束。在此阶段,苏北专门登记处抽出一定的力量和时间,审查登记表格,汇集与整理资料。另外,苏北专门登记处协同文教、卫生、民政等部门,先后召开了苏北区处理接受外贴初等学校会议和处理美贴教会医院会议。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在开展登记工作中,一般都召开了接受外国津贴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的座谈会,针对各种思想顾虑进行了耐心的动员说服。如泰州专署先后召开了接受外贴中小学、医院负责人会议和牧师、神父会议,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苏北区的登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第一,基本搞清了全区接受外国津贴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的情况,基本掌握了外国津贴的来龙去脉,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第二,汇集和保存了相关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的全部或大部分资料,为处理宗教工作提供有利条件;第三,发现和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作为登记工作的支柱,并成为处理相关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的骨干。

(二)开展“三自”革新运动

苏北区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三自”(自治、自养、自传)革新运动早于登记工作,是在相关宗教领袖和《人民日报》等媒体号召下自发地开展起来的。登记工作开始后,“三自”革新运动与登记工作以及抗美援朝运动结合起来。登记工作和抗美援朝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三自”革新运动,并使之从自发行动转变为自觉行动。在这一转变中,人民政府发挥了引导与教育的作用。

1950年7月28日,吴耀宗、邓裕志等40位基督教领袖发表了题为《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简称《三自宣言》)。《三自宣言》指出,要“使教会群众清楚地认识帝国主义在中国所造成的罪恶,认识过去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的事实,肃清基督教内部的帝国主义影响,警惕帝国主义、尤其是美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以培养反动力量的阴谋”,号召广大教徒在短期内完成自治、自养、自传任务。9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评,对《三自宣言》作了高度评价,认为基督教人士发起的自治、自养、自传运动“是基督教人士应有的使中国基督教脱离帝国主义影响而走上宗教正轨的爱国运动”,“一切宗教的信徒们都可以由此得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只有朝这个方向走,宗教界才可能建立自己的正常的宗教事业”。1951年1月8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题为《欢迎天主教人士的爱国运动》的社评,高度赞扬已经发动自治、自养、自传革新运动的天主教人士,并希望“还未发动革新运动的各地天主教徒,以及各级教务的主持人,能够对这一运动予以积极赞助,使我国天主教的革新工作和基督教的革新工作并驾齐驱”。

《三自宣言》和《人民日报》的社评得到了苏北区基督教和天主教信众的广泛拥护与积极响应,并推动全区基督教和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对《三自宣言》,扬州市的多数基督教徒积极予以响应。基督教徒、浸会医院院长杨锡栋团结该医院的47名教徒,签名拥护《三自宣言》。扬州市基督教其他教派的多数教徒也纷纷响应《三自宣言》。1951年5月23日,清淮区抗美援朝“三自”革新运动促进委员会在泗阳成立,全区有3838名基督教徒响应签名运动。《三自宣言》和《人民日报》1950年9月23日的社评发表后,“‘中华基督教淮泗沭自立会立即通电表示拥护”。随后,泰州市的基督教小群会和天主教堂亦开展了“三自”革新运动。宿迁、新安等地的中华基督教会也纷纷向政府申请开展“三自”革新运动。《人民日报》发表《欢迎天主教人士的爱国运动》社评后,苏北区的天主教徒积极响应。1951年3月,扬州等地的天主教广泛开展了“三自”革新运动。

前文已述,登记工作为“三自”革新运动提供了制度、资料和人才方面的支撑。在此基础上,在扬州等重点市、县,爱国的天主教徒通过重新办理登记,向美籍主教费济时等人展开了夺回宗教主权的斗争。1951年7月,扬州市举行各界人民控诉帝国主义分子大会,揭发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天主教会进行侵略的罪行,一致要求将费济时、陶雅谷、杨耐安、山宗机等4人驱逐出境。根据费济时等人的罪行,扬州市人民政府宣布将其全部驱逐出境。同年,扬州市成立天主教革新促进会。天主教邳睢县大许家总铎区的爱国教徒开展了对加拿大籍总司铎冉守谦等3人的控诉运动,举行控诉大会,要求政府将他们驱逐出境。另外,在淮安、高邮等地也开展了控诉驱逐天主教内帝国主义分子的斗争。同时,苏北各地天主教开展了取缔反动组织“圣母军”的斗争。如扬州市策动天主教徒对圣母公会会长朱世昌的“不爱国也自由”的论调开展大批判。1952年1月,扬州市政府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会上,市公安局根据群众和爱国教徒的要求,宣布取缔“圣母军”组织。会后,“圣母军”大部分成员到市公安局进行登记。

在开展“三自”革新运动时,各地将其与抗美援朝运动结合起来。通过抗美援朝运动,对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进行广泛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爱国热情,提高其政治觉悟。抗美援朝开始以后,宿迁的基督教爱国人士积极参加反美示威游行,并向志愿军捐赠慰问品,自动召集教友座谈会,反对美国武装日本,“进行诉日苦,订爱国公约,表示坚决拥护‘三自革新运动”,“驳斥了天主教不同意‘革新的意见”。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淮阴专区在清江市和各县城的基督教徒中,开展爱国民主教育,肃清各地基督教内部帝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消除亲美、媚美、崇美的心态。在扬州,天主教徒积极参加抗美援朝运动。1951年3月24日,扬州市天主教徒和宗教界人士1500人冒雨参加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游行示威活动。同日,扬州市抗美援朝分会召开专题讨论会,揭露天主教内的外国传教士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的罪行。抗美援朝运动激发了扬州美汉中学师生员工的爱国热情,使其积极同外籍牧师的奴化教育作斗争。美汉中学全体师生员工集会,控诉该校创办人美国圣公会牧师韩汴明等人“在该校实施奴化教育和侮辱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并“申明坚决割断与美帝之一切联系”。

(三)批判破坏“三自”革新运动和规避登记的言行

在开展“三自”革新运动和登记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论调和行为。首先,一些别有用心者散布谣言和不良言论。如邳睢县天主教大许家教堂散布“水怪毛人”谣言和“蒋毛皆是匪,毛亲苏蒋亲美的反动论调”。天主教海州教区板蒲教堂负责人武可照之子亦云:“毛主席万税万税万万税,解放区太贫太贫太太贫。”其次,在进行登记时,一些宗教团体采取各种手法,规避登记。如登记初期,天主教海门教区声称未接受外国津贴,对附属事业的经费补助大多以主教朱开敏的私人名义进行。其实,朱开敏的补助大多来自罗马教廷。六合基督教貴格会牧师蒋梅村在登记时,将美国津贴的一笔折合人民币3600万元的存款隐瞒不报,以图蒙混过关。再次,对“三自”革新运动,一些宗教团体态度颇为消极,甚至进行抵制。各地天主教会对“三自”革新运动,大多持观望徐州、上海总会的态度,存在“糊涂的想法”,认为“天主教不能自立,自立即违反教义;经济困难,无法自养;宗教无国籍,中国神父不够,不可能自传等”。高邮天主堂神父周迪我躲到上海,以避免参加“三自”革新运动。法国籍天主教神父山宗机等人以停止“办神功”“领圣体”对参加“三自”运动的教徒进行威胁。

对规避登记与破坏“三自”革新运动的言行,人民政府和爱国信徒进行了批判,把登记工作、控诉运动、“三自”革新运动结合起来开展。如对蒋梅村隐匿美国津贴不报一事,在查清真相之后,人民政府立即宣布冻结其存款,并对其进行教育,使其悔过自新。蒋梅村宣布将六合基督教贵格会1/3的存款捐献用于抗美援朝,1/3的存款捐作地方教育经费。随后,经过权衡,政府发还其全部存款作为该会的“三自”革新运动基金。新安县窑湾天主堂神父杨森盗卖和隐瞒教堂物资,阻挠政府接办明星初小,引起了群众广泛不满。经过政府发动,教内外群众组织检查小组,对窑湾天主堂的物资进行重新登记。另外,政府发动明星初小校董会和学生家长,对杨森进行说理斗争,使其悔过自新,保证不再犯此类错误。

通过人民政府的引导与教育以及爱国教徒的努力,新政权对接受外国津贴团体的处理,打击了帝国主义分子的破坏活动,教育了群众,基本切断了基督教、天主教团体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联系,为以后完全实现“自治、自养、自传”奠定了基础。由于切断了与西方的联系,断绝了外国津贴,相关宗教团体在经济上出现困难。因此,自1951年起,政府开始对相关宗教团体的宗教活動进行经费补助。1951年,全区共补助基督教和天主教团体宗教活动经费大米5万斤,以开展“三自”革新运动。

三、对接受外国津贴学校和医院以及救济机关的处理

在开展登记工作、发动爱国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开展“三自”革新运动、对破坏登记和“三自”革新运动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人士进行批判的同时,依据相关政策,苏北区加强了对教会创办的学校、医院、救济机关的管理与改造。

(一)改造教会学校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维护教育主权,1951年1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出《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教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指示》,要求在1951年将所有接受美国津贴的学校处理完毕,对接受其他国家津贴的学校,除个别反动收归自办外,一般必须登记,并加强管理。指示发出后,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迅速传达到了苏北。在登记工作的基础上,苏北区有关部门迅速制定处理方案,召开会议,加速对教会学校进行处理。

为落实相关政策,搞好对教会小学的接收与改造,1951年3月24日,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制定了《苏北区处理外国津贴小学方案》。方案拟订了处理外国津贴小学的具体措施:“解放后因经费困难,自动要求政府接办,或因其主办教会自动停止津贴,目前已转为地方群众自办或教徒自办”的,政府予以适当的补助,政府尚未给予补助的,仍维持现状;“学校经费绝大部分依靠美国津贴,在此项美国津贴断绝后,教会及校董会方面无法继续供给,地方群众及教徒又无力自办,学校经费更无其他来源,或学校政治情况特别复杂”,政府又具备接办条件的,予以接办。方案还规定:改组各学校的校董会,外国人不得参加,增加进步分子,清除反动分子和无所作为者,在处理过程中,做到“不迁校,不并校,不裁减学级,不降低教职员待遇,不增加学生经济负担”。

方案制定后,为对相关人员进行动员,苏北区于1951年4月23日至29日,在扬州市召开了处理接受外国津贴小学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有82人,包括行政代表14人、学校代表60人、校董代表8人,代表21个学校。会议组织与会人员对美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进行批判与揭露。扬州达德小学的代表郎美琳对费济时、山宗机等人进行揭露:他们不允许达德小学演出话剧《下台湾》,不允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抵制“三自”革新运动,对参加运动的爱国教徒以停止“办神功”和“领圣体”相威胁,并指使圣母会会长朱世昌破坏宗教界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游行。美德、崇英、类式、懿德等学校的代表对外国势力在本校的奴化教育也进行了揭露与批判。与会代表除天主教修士张大鹏外,一致签名发表爱国宣言,订立爱国公约,表示坚决割断与美帝国主义的联系,收回文化教育事业的自主权,积极开展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三自”革新运动。同时,大会取消了张大鹏的代表资格。此次会议提高了各校对外国势力奴化教育的认识,对收回教会学校的自主权起到了促进作用。

会议结束后,各校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学习,提高师生员工、家长和校董的认识。各校纷纷对校董会进行重组,清除外籍校董和落后分子,吸收进步分子,决心与外国尤其是美国断绝联系。大许家、类式、达德等学校开展各种活动,与帝国主义分子进行斗争。如出席会议的邳睢大许家小学校长许治才回校后,立即发动当地教师,联合发表“三自”革新宣言。清江类式小学毕业生拒用旧校名的毕业证。扬州达德小学的教师“对天主堂里的帝国主义分子美籍神父展开了尖锐斗争”。1951年上半年,苏北区所有接受外国津贴小学均已处理完毕,计接办5所,私立公助19所,登记前已经转变的9所则维持现状。政府对已经接办和私立公助学校的经费进行补助。1951年,苏北区对已接办和私立公助的小学补助经费人民币363440000元。

为推动对教会中学的接管与改造,华东区召开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1951年2月19日至25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华东区处理外国津贴中等学校会议。会议制定了处理接受外国津贴中等学校方针:不迁校,不合并,不调整班级(自愿者除外),不降低教职员待遇,不增加学生负担。同时,会议决定,对接受美国津贴的中等学校按四种方式进行处理:政府立即接办;政府定期接办;改组行政领导,暂归私人办理;继续由私人办理。对接受其他国家津贴的学校,会议决定,一般只进行登记。此外,各地代表对美国的文化侵略罪行也进行了控诉。会议结束后,苏北区各接受外国津贴的中学对会议的内容和精神进行了传达与学习,并结合抗美援朝运动等,对美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罪行进行控诉。通过上述活动,各接受外国津贴中学师生的“爱国热情空前提高,从而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热烈参与抗美援朝”。如明德中学的学生反映:“通过这次学习,才真正认识祖国的伟大。”锡类中学的师生捐献了895发子弹,以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讨论,许多学校“更换原来可耻的校名或其他作为纪念帝国主义分子而定的建筑物名称”,如美汉中学改名为群力中学。

经过华东区处理外国津贴中等学校会议,部分学校纠正了对登记观望和拖延的态度。苏北区5个接受外国津贴的中学在会后1个月内全部完成了登记工作。如美汉中学成立了护校委员会,支持登记工作,推动校方办理登记手续,还发动高中部全体学生帮助清点校产。其他学校也有类似的举动,如明德、崇英、群立等学校纷纷要求改为公办。鉴于此种情况,政府对各校进行了人员调整,充实干部,加强行政领导。如向美汉中学加派了副校长和教师;锡类中学实行校长和教师负责制,明确分工,按级负责,并组织了人民助学金审核委员会。同时,各接受外国津贴的中学实行经济公开,建立预决算制度。苏北区5所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于1951年上学期全部制定了预算。此外,苏北区还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接受外国津贴的中学结合控诉活动,订立爱国公约,规定教师学习制度,并保证执行。

1951年,苏北区接受外国津贴的中学基本切断了与外国的联系,断绝了外国的津贴来源,开始接受政府的补助。至9月,苏北区的5所接受外国津贴中学或被政府接办,或私办公助。其中,美汉中学被接办,更名为群力中学,明德中学与泰州中学合并,崇英、锡类、民新3所学校成为私办公助学校。1951年,苏北区对被接办和私办公助中学进行了经费方面的补助,共补助人民币392876000元。

(二)接管教会医院

苏北区教会医院人员呈现的思想状态,与新中国初期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如海门广济医院基本上是反动的,情况比较复杂,内部混乱。抗战胜利后,该院负责人美籍神父梅雨丝曾召集有万人以上参加的集会,进行亲美宣传。前任院长蔡国樑是特务头子,后被公安局逮捕。现任院长黄麟远“政治上反动,曾称台湾为‘福摩萨”,并向住院病人传教,散布《人不是从猿变来的》等书籍。泰州福音医院的亲美思想比较浓厚,院长卓景泰是教会培养出来的,副院长李淑琼是美国留学生。该院所有人员均系教徒,非教徒人员均被排斥。扬州浸会医院也比较复杂,院长杨锡栋时常收听美国和台湾的广播,医师张伯达以及护士宴积文、王明谊、曹子荷为三青团员。

1951年3月14日至18日,苏北区召开处理美国津贴教会医院会议,会议代表共有16人,代表接受美国津贴的基督、浸会、福音3所医院。代表们一致要求政府接收医院,改为公办。会后,政府向各院增派政治工作人员,各院成立了院务委员会,加强政治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改革不合理制度,提高业务水平,为政府接管做好准备。

关于教会医院接管的具体情况和过程,仅以扬州浸会医院为例说明。1951年7月25日至8月31日,人民政府对浸会医院进行了接管。在接管过程中,主要开展了财务清点、思想教育、迁院等工作。在召集医院各部门负责人了解具体情况后,确定了接管步骤:一面从调查研究开始,接着清点资财;一面开展关于抗美援朝的思想教育。7月26日,全体员工会议宣布接管命令及医院改为“扬州人民医院”的命令。会议宣布接管方针:原职原薪;改进技术;确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会后,对员工进行了重新登记,登记的结果是:院长1人,医士2人,护士16人,化验员2人,药剂员2人,工友19人。在登记过程中,接管人员与相关人员分别进行了谈话,并与扬州市工会等部门联系,了解情况,发动院内工会组织协助清理资财。7月28日至8月11日,开展了清点医院资财工作。7月28日,成立3个清查物资小组,每组有员工5人,并由接管代表和工作人员4人监视,分别对医疗器械、药品、家具什物进行清点。清点结束后,与原有记录册进行核对查点,责成原管理人员保管。同时,对账内结款进行了接管。8月11日至25日,开展了迁院工作。11日至14日上午是准备阶段,主要开展下述工作:协调新院址;门诊交扬州市卫生院接管;遣送病员转院;包装物品,编贴标号。14日下午至18日上午,开展了物品与人员的迁移工作。19日至25日,对物品进行核对,并对破损物品进行修理。经检点,物品无一遗失,仅有家具什物略有碰损。在接管过程中,接管人员非常重视对全院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在思想教育中,采取报告、专题讨论、时事宣传、检查等多种形式,以贯彻抗美援朝的思想为中心,使员工树立面向工、农、兵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1951年,接受美国津贴的医院均被政府接管,成为公立医院。其中,“除泰州福音医院等交苏北军区医院外,其余浸会医院交本局(即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卫生局,笔者注)接管改称扬州人民医院;基督医院由南通接管改称南通人民医院”。此外,1952年6月,广济医院与海门县卫生院合并,改称为海门人民医院。从1951年起,政府开始对各接受外国津贴医院进行经费方面的补助。1951年,苏北区向各医院补助经费4亿元人民币。

(三)管理教会救济机关

苏北区接受外国津贴的救济机关较少,共有3处。其中,海门的育婴堂只有3名修女维持,经济比较困难,已于1950年10月停止收容,到1951年底,仅有12名婴孩。因此,从1950年10月起,政府对其进行经费补助,并对修女进行团结和改造,维持现状,不准备发展。

相对而言,崇明县大公所的广仁安老院和上智孤儿院的情况比较复杂。这2个单位的负责人是天主教海门教区副主教顾云白,管理人员为6名修女。经费来源原为法国津贴(新中国成立后停止补助),后又接受梵蒂冈的补助,但主要經费来自耕种土地,以及从企业募捐所得。到1951年,收容孤老50多名,孤儿70多名。孤老均是教徒,大多比较迷信。孤儿生活差,营养不良,新中国成立前曾有虐杀婴儿的事情。对虐杀婴儿事件,崇明县政府召开座谈会进行揭露与批判。在苏北区处理接受外国津贴小学会议上,与会人员也对此进行了批判。另外,政府派人帮助其进行改造,并加强政治教育,改善管理,使这2个单位人员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基本摆脱了外国的影响。因此,政府暂不接收,并对其进行经费补助,从1951年10月起,每月补助大米3000斤。1953年,广仁安老院和上智孤儿院被人民政府接管。

苏北区唯一接受美国津贴的救济机关是泰州市基督教福音堂缝纫部。该部由美国教徒米丽华创办。1950年8月美国教徒回国后由冯如兰接办。1950年,接受美国津贴1084000元。到1951年3月,停止接受美国津贴,依靠生产进行维持,入不敷出。经过教育,所有人员均表示断绝与美国的关系,要求政府接办。1951年7月,泰州市政府接办该缝纫部。后该部让出房屋给志愿军伤病员住,迁移至泰州市生产教养院,属泰州市政府直接领导,具体由教养院负责掌管。

四、余论

苏北区对接受外国津贴的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的处理,是在中央有关政策的指引下,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的。在登记工作的初始阶段并不顺利,只有少数地方认真开展了此项工作。后来,苏北区召开相关会议,对登记工作进行部署,使各有关地区和部门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工作才顺利开展起来,于1951年9月基本完成。在登记工作开展的同时,全区对接受外国津贴的宗教团体及附属机构进行处理。可以说,登记工作和处理工作是相互配合进行的。在处理过程中,对那些规避登记,企图蒙混过关的行为予以揭露与批判,促进了登记工作的开展。同时,通过开展登记工作,摸清了此类机关、团体的具体情况,为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全区对接受外国津贴的宗教团体及其附属机构所进行的处理,主要针对接受美国津贴的机关、团体,而对接受其他国家津贴的此类机关、团体的处理相对和缓。如对美国津贴的学校、医院、救济机关大都予以接收并自办,而对其他国家津贴的学校、医院、救济机关则进行登记,在其断绝津贴以后,暂不接收,由国家补助经费维持现状,允其有一个过渡阶段。

在处理过程中,新政权既注重在经济上切断这些机关、团体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联系,又特别重视从思想上清除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影响。到1951年底,全区基本上完成了处理工作,“过去受帝国主义影响较深的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大部分已经开始从思想上划清敌我界限,进行了爱国的三自革新运动”,“我们已经把帝国主义——首先是美帝国主义所用以欺骗和毒害中国人民的文化侵略工具”的学校、医院、救济机关,“迅速而有步骤地掌握到人民自己的手里,这是思想战线上的一个很大的胜利”。

[作者系历史学博士,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宗教团体
准确把握宗教团体法定职能切实履行宗教事务部门管理职责
——新修订《湖北省宗教事务条例》解读之三
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市级宗教团体负责人联席会议谋划2020年工作
俄裁定一宗教团体为极端组织
辽宁省宗教团体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僧人遗产继承法律问题探究
爱国宗教团体功能定位的内涵与社会价值
“试躺”
丹东市宗教团体兴办养老事业问题研究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