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

2022-05-30 12:17李艳
新课程·上旬 2022年20期
关键词:创造力作文内容

李艳

高中语文学科中作文教学具有特殊性,在这一阶段,语文教师普遍认为作文教学的难度高,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状态有所考虑,高中生长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习的动力以及学习的状态都会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畏难心理,作文写作的水平难以提升。随着新高考的实施,语文教学中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核,语文学习的难度有所增加。在新高考的要求下,教师作文教学以及学生作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更明显。

一、农村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状况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语文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生活文化环境等因素对语文学习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影响。高中作文写作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发展速度较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的教学受到应试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关注不足,不能够全面引导学生探索作文写作的过程,轻视兴趣等个人化因素在作文写作中发挥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作文能力处于待发展的状态,学生对作文写作缺乏兴趣,甚至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总体来看,许多农村地区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缺乏积极性,教学的课堂沉闷,教学效果不佳。

二、新高考背景下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

(一)学生对作文写作缺乏兴趣

农村中学生对语文写作缺乏兴趣,是作文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影响学生作文写作兴趣的因素不同,需结合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对学生的状况进行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有较旺盛的表达欲,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即可对此有所认识。例如,许多高中生热衷于线下交流沟通、线上聊天,这就是表达欲的体现。然而,日常生活的表达与写作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写作的内容需要具有逻辑性与完整性,日常生活中表达的内容多数较零散,尤其是利用网络工具等进行的语言表达有着明显的碎片化特点,作文写作的表达难度高。因此,许多学生未能够将作文写作视为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零散表达满足基本的表达欲。许多农村高中语文教师更关注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研究,对学生的心理关注不足,未能够实施持续性的表达引导,这就影响了学生自然表达欲与作文写作的融合。

(二)写作的内容不够丰富

阅读、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许多教师都能够发现学生作文写作内容雷同,缺乏实质性表达的问题,也有一些学生选择了实际生活中的内容作为作文写作的主题,然而对生活内容的描述缺乏细节与趣味,导致写作的整体质量不佳。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知识积累都有所联系。首先,需要关注学生表达能力对写作内容的影响,如在描写实际生活场景的过程时,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不足,且描述中的情感缺乏连贯性,就会导致内容空洞、缺乏趣味。其次,学生在选择写作案例时,由于综合文化积累不足,以语文课本中的案例为主,这就会导致写作内容雷同等问题。另外,也有一些学生对选择的案例缺乏深度的思考,认识不足,缺乏真实的写作情感。

(三)对语言美学的关注不足

在农村地区,中学生作文写作中的语言审美问题对学生综合作文水平提升的影响较明显。首先,语言美学会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综合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未能受到良好的语言审美教育,导致综合语言审美能力不足。其次,学生的语言审美会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一些对语文学习尤其是文章写作有着特殊兴趣的中学生,对语言文字审美也很关注,会将自我的现实生活经验融入文学的阅读或者创作当中。然而,多数学生提升语言审美的方式仅仅是靠词汇的积累,在写作中进行词汇的堆砌,缺乏语言美学思考与自我感悟。

(四)写作的创造性不足

新高考对学生的作文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考查学生基本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文化综合素养的同时,还会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力,语文核心素养对此有着明确的阐述。语言词汇的选择、文章案例的选取以及文章体裁的选择,无不体现着学生的创造力。作文写作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训练,创造力是文学发展的重要原动力。结合现阶段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状况,可以发现许多学生都存在创造力不足的问题,这与写作思维的局限以及语文素养较低有着一定的联系。

三、新高考背景下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

教师需要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与语文基础能力,引导学生将旺盛的表达欲与作文写作相结合。教师需要向学生阐明,作文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表达方式,可以借助课本中的各类教学主题进行教学引导。例如,在《家乡文化生活》的单元中,最基础的学习活动就是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一教学的内容与农村中学生的生活现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能够引导学生转化表达的方式,以日常为基础,选择写作的方式进行完整的表达。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课堂、课外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应用最常见的表达方式,确定有关家乡文化生活的兴趣中心,并且在探讨中围绕中心进行相关文化内容的收集。如以家乡的文化名人为探讨主题,可以在课内外了解更多的名人轶事,构建起对文化名人相对完整的认知。其次是情感的梳理。高中階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积累,面对家乡的种种事物,可能会存在情感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可以作为作文写作的情感脉络。在完成了基本的探讨与情感梳理后,即可以开始进行文章的书写,自我的真实情感与完整的内容可以起到稳定写作基本状况的作用。

(二)丰富学生的作文写作内容

丰富作文写作内容,需要学生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综合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现实生活积累是写作素材的来源。为此,教师需要采取双线写作素材积累引导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库。首先是生活化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周记、日记等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见闻尤其是趣味进行记录,包括实际经历的事件、新闻事件等。在完成周记、日记写作练习时,学生已经将事件进行了基本的梳理与思考,是素材内化的过程,对素材内容的深度掌握,可以确保学生素材选择更加灵活。其次,教师需要重视教学中综合文化知识的引导,可要求学生结合自我的文化兴趣,选择一个文化方向进行素材的积累。例如,某些学生对历史相关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在综合文化知识的积累中就可以选择课本中出现的各类历史典故、历史名人等进行知识整理。如辛弃疾的词作中就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在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学生就可以以此为中心整合文化知识。借助这种方式,学生的作文写作将会有更丰富的文化内容支撑。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

语言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语言审美意识,并借助高水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在感受语言美感的同时,提升语言的应用能力与作文的语言美感。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语文的核心素养,通过专题课的方式对语言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说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明显的审美意识,会通过服装的选择等方式展示自我的审美能力,通过语言审美的专题课程,学生将会关注语言中美感的问题,开始产生自主思考。其次,教师需选择名家作品,引导学生深度地感受语言美。可通过课堂引导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两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感受。例如,在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朗诵、插画等方式感受名家散文的语言美感,同时需在课堂中介绍郁达夫的其他散文,借助群文阅读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形成语言审美认知。最后,学生在作文的写作练习中,可以选择一位名家作为模仿的对象,通过模仿写作的方式提升语言的美感。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写作创造力的激发,需要学生有着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以及积极的写作意愿,在积累不足或者兴趣不足的情况下,创造力的激发是极其困难的。为此,教师可以选择分层教学的方式,优先对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写作创造力的激发,并以此为教学模板,激发其他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其次,教师需要通过特殊的方式或者特殊的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创造力。例如,在学校中或者不同的年级中举办科幻故事创作大赛,借助竞赛的形式以及科幻的写作主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另外,教师还要结合新高考的作文写作要求,通过开展写作创造力相关的专题课程,向学生阐释创造的重要性,并为学生提供众多的创造性写作方向引导。

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完成对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并根据现状对高中作文教学的状况進行总结与思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中的特殊状况等,通过教学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促进高中作文教学综合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其次,需丰富学生的作文写作内容、培养学生语言审美能力;最后,激发学生的语言创造力。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新高考背景下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014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创造力作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