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10点 这样吃更健康

2022-05-30 10:48阮光锋
保健与生活 2022年19期
关键词:谷物蛋黄酒精

阮光锋

“民以食为天”,除因为爱吃外,还因为吃对健康有重要作用。到底吃什么、怎么吃更健康?这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与上一版的指南相比,这10点最重要:

1.合理搭配是核心

很多人经常问我,想要减肥应该吃什么,想要美白应该吃什么,想要预防癌症应该吃什么,想要健康到底应该吃什么……

其实不应该指望某一种或几种神奇的食物来改变健康,因为根本不存在。

健康的关键在于整体的饮食情况。营养的核心是合理搭配,而不是指望几种食物。

新版《指南》也在第一条就强调了这一点,日常饮食要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如何做到合理搭配呢?最简单的做法是参考膳食宝塔。

生活中,大家可以多多参考膳食宝塔,从食物搭配做起,学会健康搭配自己每天的饮食,而不要总是希望找到某种特效食物。

2.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做健康第一责任人

从字面意思来看,要学会烹调食物、看标签选择食物。但它更深层的意思是,大家一定要明确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自己会买菜、会健康做菜。买健康食品,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健康。

虽然会买会做,但你只会做水煮鱼、炸鸡,只会买薯片、咸菜,这也吃不出健康。

3.每天一斤(500克)奶

和2016年膳食指南相比,新《指南》将每天的奶量建议从300克提升到了300~500克,这也算是第一次正式提出“每天一斤(500克)奶”的目标了。这是最新膳食指南中唯一推荐量大幅增加的食物。从原来的“每天一杯奶”,到现在的“每天一斤(500克)奶”,看似是一小步,挑战还是很大的。

要知道,目前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大概每天30克。要达到500克的目标,难度可想而知。

这就意味着,你可能需要:早上一杯250毫升的纯奶,下午一杯100克酸奶,晚上再吃个奶酪棒,才能基本达到推荐量。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如果喝奶超过500克,最好换成低脂或脱脂奶。

4.多吃全谷物

新版《指南》明确提出了多吃全谷物,最好每天吃的谷类中有一半(50~150克)全谷。

但现实是,我国超过80%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量严重不足。

有研究发现,食用大量精制谷物与患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过早死亡的风险较高相关。

经过精制加工后的谷物几乎只有淀粉,没有膳食纤维,消化速度很快。吃下去后消化速度很快,不利于血糖和体重的控制,对心血管也不利。

和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含有更多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及植物化学物。《全谷物与健康的科学共识(2021)》指出,多吃全谷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5.吃鸡蛋,不要丢蛋黄

新版《指南》特别提到了吃鸡蛋的问题。除每天吃1个鸡蛋没问题外,还特别提到,别把蛋黄给丢了。

很多人认为,吃蛋黄会导致体内胆固醇摄入过高,吃鸡蛋时不敢吃蛋黄。

其实,健康的人不需要关注自己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且没有证据表明多吃胆固醇会导致高血脂或心脏病。另外,蛋黄含大量钙、磷、维生素D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别把这么营养的部分给丢了。

6.盐要继续减,避免重口味

盐要继续少吃,每天不要超过5克,这个跟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也保持一致。

大量的研究发现,钠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以及胃癌的发病风险,所以大家平时要尽量清淡饮食,避免重口味。

7.喝酒没有任何好处

2016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酒精的限制量是,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新版《指南》对饮酒的限制更加严格了,建议限制酒精摄入,对男性的酒精限量跟女性一样,不超过15克/天。

适度饮酒对心血管健康并没有保护作用,并且随着酒精消耗的增加,血压升高及脑卒中风险还会增加,还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如果可以,大家应该尽量做到不喝酒。

8.规律三餐

要规律饮食,规律吃三餐。人体每天需要多种营养来维持身体正常运转,一顿不吃、一次吃很多,这些都属于不规律进餐,大家应该尽量避免。

9.喝白水

新版《指南》也突出了喝水的重要性,建議人们首选喝白水,包括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等,各种含糖饮料则要尽量少喝或不喝。

当然,建议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大约是一瓶含糖饮料中的糖含量。

10.养成分餐、用公筷习惯

养成分餐、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对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非常重要。

猜你喜欢
谷物蛋黄酒精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75%医用酒精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蛋黄
跟踪导练(一)(2)
分不开的蛋清与蛋黄
酒精除臭
酒精脾气等
宝宝第一口辅食先别吃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