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2-05-30 16:58郭可钦
商场现代化 2022年22期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盈利能力商业银行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规模逐渐壮大。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客户定位等方面存在大量重合,势必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造成一定冲击。本文以2012年-2020年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支付规模的扩大对商业银行整体的盈利性具有负面冲击;相较于国有银行,其对非国有银行盈利性的负面冲击程度更大。最后,本文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商业银行要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要积极引进复合型高科技人才;同时要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谋求共赢。

关键词: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盈利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业迅速崛起,电子商务业的日益壮大推动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凭借其高效便捷的优点,逐渐改变着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与支付习惯。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线上模式更加得到各方的认可。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其他金融服务如理财产品购买、借贷服务等也愈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通过网络和手机即可完成相关业务办理。

由此看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模式在不断拓展,业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生活的影响也与日俱增。然而,这势必会导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某些业务与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相重合。商业银行作为整个金融系统的核心,其重要的传统支付地位已经收到了不小的沖击,其利润空间也不断受到压缩,这将影响商业银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第三发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探究商业银行如何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进一步采取措施谋求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第三方支付这个概念形成于2005年。2007年,国内的大量学者开始关注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从盈利能力、经营效率、业务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就盈利层面而言,学者们得出的不同的研究结论。有的学者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负面冲击。如顾海峰和闫君(2017)结合盈利能力与盈利结构两个视角进行分析,实证发现第三方支付通过改进存款期限配置效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对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具有异质性的影响,对股份制银行的负面冲击力最大。谢太峰和刘科(2019)和王钧宜(2021)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研究发现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水平产生负面冲击,但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盈利能力产生正向推动作用,由此看来两方存在一定空间来化解盈利矛盾。而也有的学者研究发现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正面影响。姚梅芳和狄鹤(2017)研究发现总体来看,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推动作用显著大于抑制作用,并且这种积极作用呈现出长期稳定的特性。包芸夕等(2016)构建PVAR模型发现

互联网金融中,无论是P2P、第三方支付还是余额宝等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产生正向作用。

由此看来,学者们的结论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一部分的学者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规模的日益扩大在侵蚀商业银行的利润,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产生负面冲击,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倒逼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创新,对商业银行盈利状况有积极推动作用。本位将基于以上的文献分析,构筑回归模型进一步探究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的异质性影响。

三、样本选取与模型构建

1.研究假设

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利差,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互联网的优势,以其便捷高效的优点从存款端与贷款端都吸引了大量客户,一方面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存款份额,也就是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由此侵蚀了商业银行的部分资金流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收入。同时,相较于大型国有银行,非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务端口、客户定位、理财产品设定、营销手段等多方面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有较大重合,第三方支付平台对较小型的商业银行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会对非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负面冲击程度更大。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第三方支付规模的扩大对商业银行整体的盈利性产生负面冲击。

H2:相较于国有银行,第三方支付规模的扩大对非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性的负面冲击程度更大。

2.样本选取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与样本的代表性,本文选取了2012年-2020年15家上市商业银行,其中包括6家国有银行,即工行、农行、建行、交行、邮储和中国银行;9家非国有商业银行,即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与华夏银行。各大银行的相关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与各银行披露的年报,2012年-2020年第三方支付规模数据来源于艾瑞咨询。

3.变量设定

在被解释变量的选取方面,本文研究的是第三方支付规模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此借鉴顾海峰和闫君(2019)的做法,使用ROA(总资产收益率)代表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

核心解释变量选取第三方支付规模(TPP),由于第三方支付规模数值较大,本位对其进行取对数处理,即为lnTPP。

控制变量层面,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考虑。微观层面,本文选取不良贷款率(NPL)、资本充足率(CAR)、存贷比(LDR)、成本收入比(CIR)等变量;宏观层面,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于其数值较大,本文对其进行取对数处理,即lnGDP。

4.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的数据是面板数据,所以构建以下面板回归模型:

该模型中,ROAit为商业银行盈利性指标,指第i家商业银行第t年的ROA值;lnTPPt指我国第t年的第三方支付规模的对数;NPLit指第i家商业银行第t年的不良贷款比率;CARit指第i家商业银行第t年的资本充足率;LDRit指第i家商业银行第t年的存贷比;CIRit指第i家商业银行第t年的收入成本比;lnGDPt指我国第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εit为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结果

1.描述性统计

表2是对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总资产收益率(ROA)的最大值为1.47,均值为0.97,表明各家银行的盈利能力普遍较好,整体较强。总体而言,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各项数据处于较为正常的水平。

2.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存在非平稳和伪回归的现象,本文采用了LLC和PP-Fisher两种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各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平稳性检验,故不存在单位根。

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整体盈利性水平的影响

面板数据的模型选择主要有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及随机效应回归。本文首先在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两种模型中进行选择,F检验结果的p值为0.0000,故拒绝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接着,本文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模型中进行选择,Hausman检验的p值为0.0000,故拒绝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本文最终模型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回归结果中看出,调整后的R2为73.96%,拟合度较好。从回归系数来看,第三方支付规模的估计系数为-0.09,在1%水平下显著,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规模每增加一个单位,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将下降0.09个单位,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规模的扩大会对商业银行整体的盈利性产生负面冲击,与假设1的结论相符。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三方支付交易平台通过其去现金化的交易方式,以便捷高效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客户,从存款端与贷款端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大量份额,侵蚀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收入,造成负面冲击;同时,在数字经济与移动支付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低手续费等优势抢占了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份额,压缩了商业银行的部分利润空间,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与盈利能力。在控制变量层面,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及成本收入比的提高能够显著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4.第三方支付对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

本文对第三方支付规模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影响进行进一步异质性研究,将全样本区分为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两个子样本,分别进行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的lnTPP系数均显著为负,这与前文的结论一致,也就是第三方支付规模对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性具有负面冲击。但国有银行的系数的绝对值小于非国有银行,意味着第三方支付规模的扩大对非国有银行盈利性的负面冲击程度更大,这与假设2相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国有银行资金规模庞大,信誉良好,客户群体相对稳定,而非国有银行资金规模不够,更关注和吸引中小型客户,而中小型客户也正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极力挖掘的潜在目标,客户定位相似。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非国有银行间存在更强的竞争效应,从而对非国有银行的盈利性造成更强的负面影响。

5.稳健型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上述实证结果的稳健型,本文将ROE(净资产回报率)替换ROA(总资产回报率)作为商业盈利性的指标,进行稳健型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从稳健型检验结果来看,lnTPP的系数为-1.14,在5%的水平上显著,与上文的回归结果一致,因此,本文的回归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取2012年-2020年1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如下:第三方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性具有显著的负面冲击,潜在的原因可能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去现金化的高效便捷的优势,吸引大量客户,分流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份额;在异质性层面,相较于国有银行,第三方支付规模的扩大对非国有银行的盈利有更大程度的负面冲击,其原因可能是非国有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客户定位、业务模式、营销手段等多方面有较大相似度,因而具有更强的竞争效应,受到的利润侵蚀也更为严重。

根据以上的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1.商业银行应顺行新时代下数字经济的大背景,积极促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利用与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构筑高效的线上业务办理平台,简化手续办理与业务流程,实现和满足客戶不同层面的需求,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模式。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从更多的层面在许可范围内挖掘客户的信息,实现对客户的更精准刻画,从而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其次,商业银行要积极把握产业、经济等发展动向,及时进行业务与产品的科技创新。再者,商业银行可以运用监管科技等完善自身的风控体系,实时勘测市场行情变化,保障客户数据的安全,利用自身的优势赢得客户的信任。

2.商业银行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商业银行要善于挖掘并留住金融与互联网方向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对该类人才的福利待遇,致力于培养一支高精尖的人才队伍。该队伍可以专门致力于客户需求的精细挖掘、风控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创新产品的科技研发等,帮助商业银行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体系、产品结构等。同时要增强内部员工的专业素养与职业修养,定期进行专业知识、新兴知识的深入学习与绩效考核激励等,为银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3.商业银行要积极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争取实现共赢。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大规模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倒逼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同时商业银行要积极寻求在多领域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如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网络通信等领域,扩大自身的业务覆盖范围,巩固更多的客户群体,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提高客户黏性,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包芸夕,郭敏,宋奇庆.基于PVAR的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相互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10):158-162.

[2]顾海峰,闫君.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盈利:冲击抑或助推——基于盈利能力与盈利结构的双重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9(04):100-108.

[3]孔凡东.新形势下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J].金融科技时代,2020(09):48-53+93.

[4]刘冬亚.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河北企业,2022(01):112-115.

[5]聂飒,刘妤妤.科技金融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转型问题研究——基于第三方支付的影响[J].北方经贸,2021(04):82-86.

[6]王钧宜.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J].现代商业,2021(28):104-106.

[7]谢太峰,刘科.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10):65-71.

[8]姚梅芳,狄鹤.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作用机制[J].当代经济研究,2017(12):82-87.

作者简介:郭可钦(1999.04- ),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苏州大学,研究方向:证券投资

猜你喜欢
第三方支付盈利能力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研究
论互联网金融创新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外部治理环境、公司特征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实证分析
浦发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