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陶艺课谁不爱

2022-05-30 10:48
放学后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上釉色釉陶土

“将泥揉成圆团,放在拉坯机中心,双手湿水抱泥……”每一周,湖南省吉首市乾元小学的课后服务陶艺体验课上,陶艺制作老师金玥都会在详细介绍陶艺制作工艺后,指导学生体验陶艺拉坯、塑形工艺。

同学们拿着泥块,通过拍、搓、揉、捏、点等手法,就能动手制作出充满童趣的简单陶瓷作品。最受学生们喜爱的是陶瓷的上釉环节,主要是在陶坯上涂上色釉,色釉以黄、绿、白3种颜色为基本釉色,在烘制过程中,色釉发生化学变化、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最后,成为最具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瓷器。整个过程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提升其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在学校教学楼外,有陶艺作品展示柜,学生们用陶土制作的工艺品精美别致:长眼睛的杯子、拥有翅膀的鞋子、各式各样精巧的茶杯茶壶……你看,用陶土制作的牛,背上坐着牧童;用陶土制作的房子,房外的树木、栅栏以及房里的人都捏制得非常形象。

“我创作的是一只梅花纹饰的碗,碗上刻上几朵梅花……”来自四年级的彭紫怡介绍着自己的作品,并表示,陶艺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知识、见识和学识,从中可以领略湘西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

“陶艺制作要求注意力集中,拉胚、捏制、绘制图案的过程都要非常专注,才能做出满意的作品,不知不觉一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我觉得很快乐。”四年级的陈浩然同学说。

“对对对,我们都喜欢上陶艺制作课。”吴书萱同学也兴奋地插嘴。

“学校的陶艺课程与当地的湘西土陶等元素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陶藝中感受本土文化的精华与浪漫。”学校金玥老师介绍,陶瓷由选土、灌浆变成泥胎,泥胎第一次烧制变成素胎,然后上釉再第二次烧制,最后变成瓷器。这个制作过程让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自己动手制作,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和定力。许多孩子从刚开始不敢上手,经过引导,几节课之后,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乾元小学校长高水平自豪地告诉记者,陶艺课后服务是学校主打的一个课后服务品牌。学校将陶艺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积极找寻适合本校美育教育的文化之根和动手劳作之乐,探索陶瓷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陶育德,以陶育能,以期达到“立心、立人”的教育目标。

(文/谢扬烁)

猜你喜欢
上釉色釉陶土
上釉和抛光后口腔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中国古代陶土发音玩具——陶哨创意设计研究
《高原旭日升》高温色釉彩瓶
陈厚卿作品精选
余昌冰作品精选
邱含作品
上釉和抛光后口腔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爱健身的陶土
上釉对IPS e.max全瓷修复体颜色及透射率的影响
新型自动浸釉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