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能力标准及培养模型研究

2022-05-30 05:16刘澍胡同花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16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教学质量

刘澍 胡同花

摘要:文章从高校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角度出发,对教师线上网络教学能力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参考ARCS动机模型及ASK学习需求模型,结合相关标准,确定教师网络教学培养模型建构的核心维度及评价体系,在理论研究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模型构建,提出促进网络教学创新融合发展的五个专业能力观,增强了教学实效、提高网络教学质量。

关键词:线上教学;教学质量;网络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6-0152-03

教育部在 2018 年 4 月发布了《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将智慧教育列为推动教育信息化 2.0 发展的“八大行动”之一。2019年1月,湖南省教育厅发布了《湖南省“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2年)》。这是在国家政策基础上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制定的教育现代化行动纲领,其核心理念是利用“互联网+”去优化教育,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各环节的深度融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互联网+教育”的核心是教师,不论是应用还是创新,只有教师的教学能力达到了,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威力。2020年,新冠病毒给我国带来了灾难,但也推动了网络教育的发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虽然加快了“网络教学”的普及,但缺乏教师“线上教学”能力标准的支撑,“网络教学”在具体应用中差强人意[1]。如何快速、高效的提高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成为社会关注需解决的问题 [2]。

1 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

1.1 国际IBSTPI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标准

“国际培训、绩效与教学标准委员会”(IBSTPI)主要致力于开发、验证国际教学设计师能力标准并促进其实施以提高培训、教学与学习的绩效。它将教学能力划分为5个维度,分别是专业基础、计划与准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评估与发展以及教学管理。该标准特别突出了设计与开发领域的能力,在信息化社会,数字与媒体技术为教学过程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教学及学习资源,利用平台、资源进行合理的“网络教学”设计已非教学项目,而是教师“网络教学”必备的能力。

1.2 美国NBPTS教师教学组织能力标准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于1989年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5大核心主张:教师应对学生及其学习负责;教师应了解他们所教授的学科并知道怎样教给学生;教师应负责管理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对其教学实践进行系统思考并从中学习;教师是学习化社会的成员。《美国高质量的教师标准》于2008年颁布了教师评价体系应有5个指标:即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尽心尽责;教師要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管理和监护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善于反思;教师要成为学习型团队的成员[3]。

围绕5大核心主张、5个评价指标建立了一个能力标准框架,以青春期和青年期(14~18)受教对象为例,教师教学能力如表1。

1.3 中国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对教师发展非常重视。以2002年《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为界,我国在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建设上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不同的阶段。

1)第一阶段(1949—2001年)、传统标准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主要围绕教师传统教学专业能力进行了标准的探索、培育和规范,其间颁布了10份主要体现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标准的文件及实施办法,详见表2。

该阶段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标准探索期(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以师范专业建设为本,国家主要通过强调师范课程教学计划来探索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标准建设。

第二个时期、标准培育期(20世纪60年代):该时期国家开始针对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标准进行细化。如,在1963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就明确提出“教好学生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并首次对教师职业提出了五大要求。但在这个时期的后段到70年代末,受政治事件的影响,国家对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标准的建设一度停滞不前。

第三个时期、标准规范期(20世纪80、90年代):1978年后,国家重新开始对教师教学专业能力标准进行规范。如,在《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就特别指出,对教师的个人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主要通过面试、笔试、试讲等方式进行考察。面试重点考察申请人的仪表仪态、行为举止、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笔试重点考察申请人的知识水平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试讲重点考察申请人实现教学目的、组织课程实施、掌握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等能力,使用普通话提问、板书和讲解的技巧。

综合以上所述,在第一阶段,我国对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主要集中在传统教学专业能力基础上,经历了探索、培育和规范三大历史时期。

2)第二阶段(2002年—至今)、现代标准阶段

第二阶段,以2002年教育部《推进意见》为标志,我国对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要求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进行演进。这个阶段的标准制定已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正在向第四个时期全面发展。

第一个时期(2002—2005年),标准建设期:2004年12 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明确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纳入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个时期(2006—2011年)、标准推广期:国家为了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指导教师,并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专业能力的提高,密集制定发布了相关政策。

第三个时期(2012—2018年)、“教育信息化1.0”时期:2012年3月,教育部在总结该阶段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教技〔2012〕5号)。其中就特别强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为保证教育信息化战略高效和有序的实施,《规划(2011—2020)》的第三部分提出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是我国第一个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也被认为是我国“教育信息化1.0”时期开始的标志。在这个时期,我国对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应用融合,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环境的建设[3]。

第四个时期(2018年—未来)、教育信息化2.0”时期: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是“教育信息化2.0”时期的标志。这一时期,我国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为“互联网+教育”的创新融合。《2.0行动计划》认为: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我国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已初步显现,但与新时代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这个时期,国家不仅要求教师能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应用融合,还要能结合“互联网+”进行创新融合[4]。创新融合的关键是强调五个专业能力观:

1)教育资源观:强调智慧资源应用。智慧资源观既包括知识,也包括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既包括用知识填充学生的头脑,也包括用知识点燃学生的智慧。

2)教育技术观:强调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教师不仅要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更要能养成基于网络开展教学的能力[3]。

3)环境嵌入观:强调将“互联网+”环境嵌入到学习系统中去。教师要能利用“网络教学”优势干预教学全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绩效。

4)发展动力观:强调教学创新驱动发展元素。教师教学要用更多的创新发展动力和网络手段推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5)思维类型观: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學需从工具型转向智慧型,从工业文明思维向信息文明思维转变。

2 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培养模型构建

如何快速、科学地提高教师线上网络教学能力,构建与之配套的能力培养模型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要将激发学习兴趣作为教育发展的任务之一。网络教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普及性事务,不但是教师的兴趣点,也是能力培养的需求点。结合当前的教育环境情况,从教师“网络教学”的兴趣出发,以动机为基点,参考ARCS动机模型及ASK学习需求模型,构建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培养检校模型。ARCS 模型主要以“动机—成绩—教学”为设计思想,从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满足感等4个维度出发,从“注意”开始到“满足”结束。但该模型没有关注教学中间的“执行”过程。ASK学习需求模型主要从网络教学中学习对象对学习的态度和知识及技能程度三方面来进行评价。

“网络教学”能力不仅是教师从“注意”到“满足”,更重要的是学习对象的“执行”(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4]。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培养检校模型将以有效教学为建构基础,从关注度、相关性、执行力、自信心、满足感等5个维度检校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既要能满足教师网络教学线上教学的现实需求,又要能帮助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培养依据。

当前我国教师“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理念主要以关注教师讲为中心到以关注学生的学及发展为中心的转变;关注由教师的主体地位到关注教师的引导的转变;由在课堂上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到关注信息技术在整个课堂中的作用如何、服务对象是谁的转变;由原来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只关注教师的行为到现在的关注整个课堂教学质量[5]。本文探讨依据线上教学培养模型建构的实践,在模型应用检校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师“网络教学”能力标准的数据支持,并最终实现科学的可供执行的标准制定。主要解决问题有:

1)教学能力:“线上网络教学”类属于信息化教学,通过教学中学生突破难点、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所学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学生参与活动广度、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提问等方面来体现,可参考ASK学习需求。

2)模型建构:教师“线上网络教学”能力表征有很多,从学生参与、情绪、交往、思维、生成状态来体现。

3)能力标准的指标权重 :能力培养模型中的各项指标权重将直接关系到标准制定的科学性。为保证科学,将重点对教师线上网络教学能力的检校维度进行细化,并根据现实需要对标准中的单项指标权重进行比例量化。线上教学培养模型研究步骤如图1。

研究的线上网络教学能力培养模型可参照ARCS动机模型及ASK学习需求模型,吸取其优势,补充其不足。在现行研究中的ARCS主要强调学习者的“学”,却忽视了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的“教”。受动机教学原则的影响,模型建构的维度会不可避免地强调针对学习动机。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培养”不仅是动机,更是必须执行的专业行为。与学科教学不同,它不仅是知识学习,还是教师在学习基础上的具体应用。单纯强调从学习动机的角度去建构培养模型,并不能满足培养的需求,但可以从建构的角度提供参考[6]。

3 线上教学推动网络教学发展的意义

“线上教学”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推动教师教学的信息化,为网络教学评价提供更直观的参考。为一线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提供直观参考;为学校管理部门开展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通过“网络教学”带动信息化教学,可以从思想观念和技术应用能力上推动教师教学的现代化。

4 结论

本文提出对教师的线上网络教学能力培养应注重教师的个人信息化教学思想和能力的提升及进行标准制定和模型建构,让网络教学标准化模型化。

参考文献:

[1] 刘凤娟.大数据的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8):13-19.

[2] 葛道凯,张少刚, 魏顺平.教育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 魏顺平.教育数据的挖掘、分析、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0):18-21.

[4] 胡同花.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高职网络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7):215-216.

[5] 姜强,赵蔚,王朋娇,等.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自适应在线学习分析模型及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5(1):85-92.

[6] 尹鹏飞,魏风劲,杨波.基于绩效技术的高校教师管理模式探究——以吉首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3):17-20.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