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整合课程状态下的幼儿语言教育问题

2022-05-30 05:26王莹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内容幼儿

王莹

随着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整合课程概念的提出和逐步推广,以“人”为中心促进课程生成性的学前整合课程理念得以普及。但与此同时,在整合课程状态下,幼儿语言教育仍然受到各方因素影响,导致教师教学期间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整合课程价值也因此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所以学前教师必须从树立正确的整合课程观层面做起,掌握语言领域核心能力发展特质,将整合课程内容渗入幼儿语言教育中,形成“主题”与“领域”结合的整合教学模式,方能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将各类课程看作整体的、具备关联特质的一项事物即整合课程理念,换言之,将多种零碎的知识内在整合的过程便是整合思维成型的过程。整合课程之于幼儿教育,从内容层面上来看,过去的幼儿教育内容主要是以语言、常识、音乐、美术、体育、计算六科组成,如今我国幼儿教育则以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五大领域来体现,整合课程有助于教师高效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很多学前教师对于整合课程仍然缺乏客观认知,导致理解偏差普遍存在,整合课程教学渗透完全沦为“形式化的拼接缝补”,最终取得的学前教育教学成果也极为有限。

一、幼儿教育的整合课程概念内容分析

(一)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的整合课程概念将重点放在“幼儿个体本身”,不再过度看重幼儿对学前各学科知识成绩的学习情况,旨在培养幼儿建立综合看待各种事物之间内部联结的思维,确保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加完备的平台,以此来整合各学科领域和幼儿发展领域内容,寻找两者契合点将幼儿所需学习内容、所需了解经验,通过各类整合形式让幼儿潜移默化地逐步掌握,最终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的。

(二)关注幼儿心理,重视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性

幼儿教育的整合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幼儿心理,重视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性,课程设计和编排需展现幼儿日常生活情况,在此基础上,围绕幼儿兴趣、心理特征,构建故事性、游戏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活动,来让幼儿真正主动参与其中。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幼儿课程的多学科融合、交叉、渗透特性,保障幼儿课程整合内容和幼儿现实生活存在紧密联系性,课程来源最好是真实生活中的素材,以此使幼儿能够愉快地融入游戏学习中,健康成长,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也完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三)突出幼儿学前教育课程的生成性特征

突出幼儿学前教育课程的生成性特征,也是幼儿教育整合课程概念的重要组成内容。课程生成即课程不受传统固化思维控制,而要展现相互作用,且能够共同生成的一类事件,所以本质上幼儿学前教育整合课程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參与,在师生互动中,不断调整、探究活动内容,以此来完成一次整合课程教学。所以教师必须格外关注幼儿兴趣、需求,注重和幼儿生活相关的事物,创设情境,最终方能形成整合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保障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切实指引,为其形成综合发展的学习思维奠定基础。

二、现阶段整合课程状态下我国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整合课程理念认知不到位

现阶段很多幼儿教师对整合课程理念认知缺乏客观性和深入性,这便导致其在施行整合课程教学期间,仍然下意识地采取分科教学设计整合课程主题活动过程,教师主观地认为可能其中所涵盖的语言教育成分不足,便会找些和主题没有关联的游戏或者故事,或者直接把语言活动安插在主题活动后面。很多教师对主体活动各领域知识平衡性认知也缺乏经验,继而造成正式进行课程教学活动时,依然采取分科教学的方式去选择课程内容,然后将之做“生硬拼接”,整合课程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甚至还会影响幼儿教育教学进度。

(二)未关注幼儿语言核心能力的培养

教师开展整合课程教学活动过程,关注幼儿语言核心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来看,现在我国大部分幼儿园教育多是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展现整合课程教学模式。但很多教师都是从自身视角出发,未考虑幼儿心理需求和兴趣点,完全主观地选择自认为正确的理念随意搭配,部分活动主题看似静动交替、内容丰富,但从整合课程视角入手,主题活动下的细则分项内容之间并未体现连贯性和整合性,整个活动过程也是教师全程指导、安排,幼儿只是被动地听从指挥,自身自主思维被严重局限。这种单纯为整合而整合的做法,直接导致幼儿语言学习依然是比较分散的,自身语言表达应用能力也依然无法得到有效锻炼。

(三)幼儿语言教育内容整合效果较为有限

整合课程状态下,幼儿语言教育内容整合效果较为有限,本质上整合课程旨在帮助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实现对其自身听、写、读能力的全面锻炼,为幼儿综合全面学习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但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很多幼儿园所采取的整合课程教育主题活动,基本是按照系列化设计编排形式,将幼儿生活中较感兴趣的事物引入课时内容,逐步拓宽幼儿学习经验和实际生活范围,此形式虽然极易实现活动内容的横纵向整合,但无法兼顾内容在学科知识逻辑上的渐进性和紧密关联性,导致不同年龄幼儿语言教育中,会出现相同主题活动下有的幼儿感兴趣、有的幼儿不感兴趣的情况,或者所涉及语言内容不适用于对相应年龄段幼儿语言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

三、整合课程状态下的幼儿语言教育实践改进策略

(一)学前幼儿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整合课程教学观念

幼儿语言教育实践期间教师必须明确幼儿园教育属于启蒙教育,充分考量幼儿年龄层和心理特征,教学尽可能以生活性、游戏性、整体性为基本原则,将不同领域教育进行融合,整合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能够体现鲜明的整合课程特征,按照整合课程理念标准,发掘不同领域内容及其内在联系,科学整合语言活动细则,围绕整合课程观搜集契合幼儿园事情的整合课程教学活动方式,为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二)以幼儿语言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设置教学活动方案

教师应以幼儿语言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设置整合课程教学活动方案,兼顾各领域内容的高效融合,使之可以理解掌握语言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这个过程中,整合课程教学活动应作为幼儿语言运用发展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多和幼儿交流沟通,并鼓励幼儿之间以探讨协作的形式进行语言表达,加速幼儿语言运用学习实效性。且教师还要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标准,将语言领域和其他领域内容进行无缝衔接整合,在整合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内容,依循时间、主题综合考量语言教育内容、模式,谨防语言教育完全脱离整合课程主题活动之外的情况出现,以此达到有效提升幼儿语言核心发展能力的目的。

(三)理清语言教育目标并突出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特征

教师必须理清语言教育目标,并突出预设和生成关系之间的特征。在整合课程状态下的幼儿语言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以预设行为目标取向发展至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取向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量生成性目标取向与表现性目标取向的价值内涵,是否与整合课程教育目标一致。以此预设语言教育目标,并按照活动进程、幼儿现实情境发展需求,在活动中生成新的语言教育目标,确保语言预设目标能够和生成目标充分融合,展现整合课程强调幼儿生活、培养完整个体的新时代教育发展观念,为幼儿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四)保障语言教育完全渗透至整合课程教学活动各环节中

教师必须保障语言教育完全渗透至整合课程教学活动各环节中,从多样化、多层次整合入手,将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进行多元设计联合,创设幼儿可自主探索且能深化幼儿情感体验的主题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延伸保育、教育、社区观察、亲子活动等多形式交互的教育情境,使整合课程教学活动可以与生活活动高度联系,形成完善的生态化网络架构。将语言教育内容做有机整合并全面渗透至幼儿教学游戏以及其生活各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潜移默化地起到培养幼儿语言核心能力的效果。

(五)紧跟主题,深化主旨,全面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必须围绕系列主题形式,创建覆盖幼儿园全年龄段的整合课程教学活动。在每次确定主题后,活动设计应在涵盖语言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按照由点及面、从简到繁、从易到难来创设各领域内容细则,确保活动主题与包含领域之间可以展现完美契合性,以此保障语言领域内容能够得到有效整合,最终达到通过整合课程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整合课程状态下的幼儿语言教育问题进行分析,为确保整合课程状态下的幼儿语言教育实践效果能够达到预期,则应从学前幼儿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整合课程教学观念、以幼儿语言核心能力培養为中心设置教学活动方案、理清语言教育目标并突出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特征、保障语言教育完全渗透至整合课程教学活动各环节中、紧跟主题深化主旨全面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做起方能实现这一目标,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学前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的关键路径。

参考文献:

[1]黄晓梅.浅论幼儿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1(28):165-166.

[2]周德玲.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新课程,2021(27):177.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内容幼儿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主要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