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脱欧”时代英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方式与特征研究

2022-05-30 10:48温馨王名扬
世界教育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脱欧东盟英国

温馨 王名扬

摘   要:后“脱欧”时代,英国以“全球英国”的身份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建立了新型伙伴关系。特别是在东盟地区,一方面,英国加强了与东盟多边高等教育合作,不断促进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另一方面,英国与东盟成员国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且有针对性地开展双边高等教育合作。在其合作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三类特征,即英语语言推广的规模化、高等教育合作策略的差异化以及资金援助方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合作 教育合作方式 英国 东盟

作为欧盟曾经的成员国,英国的“脱欧”不仅打破了其与欧盟建立的合作关系,也促使其开始重新规划与东南亚国家联盟①(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以下简称东盟)间新的合作秩序。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欧盟曾经代表其成员国加强与东盟高等教育的合作,从奖学金的设置、学生的流动,到学分转换机制的建设等,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区域国际组织间互动机制。但后“脱欧”时代②的英国,开始重新规划与东盟高等教育的合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与东盟及其成员国重新建立新的合作秩序。后“脱欧”时代,英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方式如何?又表现出怎样的特征?这是本研究要探讨的重点。

一、英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背景

为了重新加强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合作,2019年1月,英国与东盟成员国共同协商,在英国“脱欧”后通过官方渠道保持密切关系,并在东盟秘书处雅加达总部举行会议,双方代表同意优先考虑在教育、贸易和投资、资本市场等领域的合作,这为双方后期正式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后,英国于2021年2月发布《国际教育战略:支持复苏,推动增长》(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rategy: Supporting Recovery, Driving Growth),表示将资源优先用于支持东盟地区等主要地理区域的教育机会,并制定了详细的国际教育战略举措,包括建立全球伙伴关系、提升国际学生留学体验以及增加教育出口。

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东盟与外部伙伴的深度合作,2021年8月,英国前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与东盟各国外交部长和代表一起参加授勋仪式,表明英国与东盟正式达成对话伙伴关系[1],这是英国“脱欧”以后,首次与东盟开展的合作对话,并开始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建设。借此契机,2022年6月,东盟与英国召开首届东盟—英国联合合作委员会(ASEAN-UK Joint Cooperation Committee)会议。此次会议内容包含有关教育合作的磋商[2],进一步确立了双方的政治对话关系。在英国与东盟合作关系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双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也逐步走向规范化。

教育是国际社会文化交流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英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合作方面,双方期望通过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加强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大学生跨区域流动,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这不仅关乎英国在东盟市场的战略部署,也关乎东盟作为新興市场经济体崛起的信心和动力。

二、英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方式

英国与东盟的高等教育合作主要以多边和双边两种方式进行。多边合作侧重全面性,即由三个及以上东盟成员国共同参与和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活动;双边合作则更注重针对性,根据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需求进行合作,实现东盟各成员国教育合作影响的最大化。多边教育合作和双边教育合作平行推进,共同促进英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3]

(一)英国与东盟的多边高等教育合作

英国与东盟的多边高等教育合作主要体现在资金支持、人力资本提升、知识研究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资金捐赠支持学生的跨国流动性和知识交流。英国为促进“脱欧”后的国际学生流动,通过“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项目每年为来自东盟成员国的约200名学生提供全额资助,助其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同时,由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领导的财团提供850万英镑,用于支持东盟地区高等教育的协调。[4]此外,英国为提高科学和创新专业知识设立了“牛顿基金”,合作伙伴国家覆盖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东盟成员国,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创新。[5]

第二,提升人力资本是双方技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技能教育方面,双方着重利用数字化提高东盟年轻人的技能和就业能力。2021年9月,东盟成员国通过“利用数字化弹性就业能力的影响力”(Harnessing Impact with Resilient Employability Digitally,HIRED)项目,采用虚拟学习和实习的方式,使东盟劳动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更具竞争力。2021年10月,东盟成员国与英国国际教育团队等合作举办第一届HIRED雇主数据分析研讨会,表示将进一步扩大项目的合作伙伴范围,关注数字时代的未来工作和技能。[6]2021年9月发布的《关于未来经济合作的部长级联合宣言》(Joint Ministerial Declaration on Future Economic Cooperation)提出,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需拓展线上国际教育合作交流的新方式。因此,改善数字教育平台的使用尤为重要,特别是公平获得线上教育的机会,在线和混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所修得的课程学分及学历能够得到国家间互认,对于学生和专业人员发展其职业发挥关键作用。此外,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outheast Asian Ministers of Education Organization)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理事会,英国作为该理事会的顾问,为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支持。

第三,围绕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低碳经济等优先主题,英国加强与东盟地区的研究和创新合作。2021年10月,英国驻新加坡高级专员公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合作发布《东盟的气候适应和复原力:从政策到实际应用》(Climate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in ASEAN: From Policy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该报告介绍了东盟地区正在经历的灾害和风险,如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沿海洪水和极端天气等,这使得东盟社会和经济体更加脆弱并破坏东盟地区的教育生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文化协会在印度尼西亚举行“气候联系高等教育圆桌会议”(The Climate Connection Higher Education Roundtable),共同探讨大学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大学如何与社区合作以帮助东盟国家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气候挑战,减少环境对教育造成的影响。[7]

第四,英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促进经济增长,为知识经济增加价值。2019年4月,英国文化协会发布《英国—东亚高等教育伙伴关系的机遇、模式和路径,以深化大学与工商企业的合作》(Opportunities,Models and Approaches for UK-EAST ASIA Higher Education Partnerships to Deepen University Collaboration with Industry and Business Enterprise)报告。该报告研究英国大学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各国大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大学和企业间的合作,旨在更好地促进大学与产业界的伙伴关系。英国与东盟成员国的校企合作新型伙伴关系表现为由政府及相关研究组织制定多元化校企合作政策方案,推动大学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校企合作关注大学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效益,拓宽大学的经费来源。[8]

(二)英国与东盟成员国的双边高等教育合作

贾姆希德·哈立德(Jamshed Khalid)等人根据东盟成员国在国家和机构层面的国际化程度,将东盟国家分为高发展水平、中等发展水平和低发展水平国家三个层次。其中,新加坡属于高发展水平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泰国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属于低发展水平国家。[9]东南亚国家通过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形成一个“单一市场”。英国除了与东盟建立多边关系以外,还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双边教育合作。由于东盟成员国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教育发展需求不同,英国对东盟成员国采取了不同的教育合作策略。

1.与国际化程度高发展水平国家的合作:创新研发

新加坡在东盟成员国中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国民英语水平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也是成员国中最高的,是英国在东盟成员国中的主要合作伙伴。实际上,在2014年英国就与新加坡签署《新加坡—英国创新与研究合作协议》(Singapore-UK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Cooperation Agreement),通过大学的研究和创新来提高两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为英国“脱欧”后与新加坡开展教育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两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促进双边教育合作,一是为开展研究的人才提供奖学金,促进人才的交流与流动;二是加强两国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三是增进校企合作。

为促进两国研究人才的交流与流动,英国扩大新加坡学生到英国大学留学和从事科研工作的规模,向在英国开展研究和留学的新加坡学生提供奖学金。例如,2016年3月启动“新加坡—联邦创新奖学金”(The Singapore Commonwealth Scholarship in Innovation),供新加坡学生在英国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剑桥大学信托基金会为来自新加坡的学生提供本科和研究生奖学金;曼彻斯特大学根据来自新加坡学生的学术成绩和奖学金申请情况提供5000英镑的奖学金资助。[10]英国“脱欧”后仍一如既往地对新加坡留学生进行支持,除了用奖学金激励学生出国留学,还不断加强两国高水平大学之间的联系,以两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引领、依托国际科学计划促进交流。2021年4月,来自英国的11所大学和新加坡的5所大学联合成立英国—新加坡大学创业与创新联盟③(UK-Singapore Universities Alliance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該联盟旨在分享知识并加强研究、创新和教育合作机会的联系,深化国际合作以达到支持经济增长的目的。大学之间积极开展国际科研协同活动,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牛津大学为应对疫情合作发布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初级保健处理的报告;2021年3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研究在光子学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交流与技术创新的同时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1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新加坡对技术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强,与英国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计划。2005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英国工程公司劳斯莱斯进行首次合作以来,双方一直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双方于2013年建立新加坡首个企业和大学合作的实验室,由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和劳斯莱斯公司共同出资支持。在此基础上,双方进入到合作的第二阶段(2019—2024年),更专注于核心领域的研究。[12]

2.与国际化程度中等发展水平国家的合作:跨境交流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和泰国属于东盟成员国中的国际化中等发展水平国家,建立起与英国的教育合作意味着能够更好地增强双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理解与交流,促进学生和教职工的国际流动拉动经济增长。

英国与东盟国际化中等发展水平国家主要通过建立海外分校和联合办学进行教育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带动东盟经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教育发展。英国在马来西亚开办了诺丁汉大学、雷丁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和赫瑞·瓦特大学校区,马来西亚的大学在伦敦也设有分校,为两国的教育合作发展提供平台。“脱欧”后,英国进一步扩大与马来西亚高校的合作,2022年英国文化协会和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发起首届“英国—马来西亚大学联盟”(UK-Malaysian Universities Alliance)④计划,该联盟由16所英国大学和20所马来西亚公立大学组成,旨在进一步促进英国和马来西亚大学之间的战略参与和双边合作。[13]同样通过跨国教育与英国进行教育交流的还有文莱,这与文莱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要求有关。每年有大量的文莱人前往英国高校就读,文莱也一直推行英国“脱欧”前的高等教育合作政策。

与马来西亚教育交流模式不同的是,英国和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通过合办大学的模式进行教育交流。2019年8月,菲律宾通过《跨国高等教育法》(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ct),允许外国大学与菲律宾当地大学合作,该法律恢复了自2015年宣布暂停的跨国教育计划。通过英国和菲律宾的“跨国教育连接”(Transnational Education Links)计划,菲律宾米里亚姆学院和伦敦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米里亚姆学院设置了伦敦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在英国质量保证机构的培训下帮助菲律宾洛斯巴尼奥斯大学的学生获得英国雷丁大学的博士学位,提升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14]在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双方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1月,英国文化协会与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合作开展“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准入和竞争力”(Access and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项目,旨在使菲律宾学习者更广泛地接受优质高等教育,并使菲律宾的大学更具全球竞争力。[15]

2020年3月,英国文化协会发布《泰—英高等教育合作项目》(Thai-UK Higher Education Partnerships Programme)报告。该报告称泰国瓦莱拉克大学国际学院和伦敦考文垂大学利用泰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共同开发了国际酒店和旅游管理双学士学位项目。该项目为学生提供当地酒店的实习机会,两所学校重点关注大学与产业的联系并制定谅解备忘录。[16]在英国“脱欧”前就与印度尼西亚八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制定奖学金计划,每年支持150名博士生赴英国,合作伙伴关系包括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和印度尼西亚万隆技术学院创建的工程和技术双硕士学位项目,诺森比亚大学和比纳努桑塔拉大学在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互动媒体设计和多学科设计创新方面建立的四个本科和研究生课程项目。[17]在双方教育合作的基础之上,2022年4月印度尼西亚和英国发布了“2022—2024年英国—印度尼西亚伙伴关系路线图”(UK-Indonesia Partnership Roadmap 2022 to 2024),表明两国将持续推进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巩固双边关系。

3.与国际化程度低发展水平国家的合作:教育援助

东盟国际化低水平国家是英国的主要援助对象,在过去十年(2012—2022年)间,英国向东盟投资了超过35亿英镑的英国官方发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援助作为一种国际合作形式,需要考虑到受援国的现实需求[18]。越南、缅甸、柬埔寨和老挝属于国际化水平较低的国家。这些国家对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援助需求较高,多将所接受的教育援助用于改善国家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完善教育制度促进教育公平[19],因此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教育合作较少。教育援助的方式以支持英语教师的发展和英语语言培训为主。

英国政府的国际承诺是其制定对外教育援助政策的核心要点[20],该承诺的核心动力是提高东盟国际化欠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源发展水平。2020年9月,英国和越南联合发表《英国—越南战略伙伴关系:再创10年》(UK-Vietnam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ging Ahead for Another 10 Years),英国承诺促进两国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增加数量、扩大范围、提高质量,为越南学生提供教育机会;促进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可持续增长,并帮助越南教师队伍提高数字时代的基本技能,包括分享在线教育的专业知识,以改善师生的教学体验。[21]2022年6月,英国和越南高级官员均表示加强双边教育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就英国领先的领域(如金融、银行和信息技术)在越南开设分支机构,开展联合项目和交换学生。[22]同时,英国与缅甸亦通过教育活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教育和英语成果”(Towards Results in Education and English)是两国为期五年(2019—2024年)的教育计划,旨在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技能。[23]

三、英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特征

英国与东盟的高等教育合作是一个跨地域、跨国界、跨语言以及跨文化的合作关系,双方在高等教育合作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语言推广、国别策略和资金援助方式等方面。

(一)英语语言推广的规模化

英国在与东盟合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英语的推广。在东盟成员国中,除新加坡和菲律宾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以外,其余成员国均将本国语言作为唯一官方语言,国民英语水平整体较低。一项对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证明,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外语的写作水平以及口语水平对学生的留学意愿具有显著影响。[24]因此,语言的掌握情况会影响东盟成员国学生对留学对象国的选择,这不利于英国与东盟成员国的跨境教育流动。鉴于此,英国对国民英语水平较低的东盟成员国进行语言和教师培训项目,如在2021年1—3月期间英国文化協会设立“英语作为正规教育的一门学科”项目(English as a Subject in Formal Education),在东盟地区开展教育发展和培训以及英语教学[25]。过去五年(2017—2022年)间,英国文化协会通过面对面或在线教学的方式为东南亚国家培训了3万多名英语教师。英国文化协会作为实施英国文化战略的准官方机构,通过教育合作、教育交流、教育援助等各种形式的合作与联盟,在东盟地区的英语推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6]

(二)高等教育合作策略的差异化

英国根据东盟成员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双边高等教育合作战略。英国在与东盟成员国制定双边高等教育合作战略时,依据各国高等教育合作供给能力和实际需求的差异,采取分类合作的策略。例如,与新加坡建立高等教育合作高层次对话,促进对知识的创新研发,成立大学联盟、设置奖学金鼓励跨国教育流动、建立高层次留学和校企合作项目等;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则是鼓励双方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建立海外分校的形式以及根据对方的优势学科进行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对于国际化程度低水平国家更多则是以教育援助为主,进行人力资源提升和语言技能培训。可见,多重的双边关系能够根据对象国的实际情况和利益需求作出灵活调整,这有利于夯实英国与东盟区域社会网络中的节点[27]。

(三)资金援助方式的多样化

“脱欧”使英国教育援助的实施方式面临调整,资金援助方式呈现出多边和双边援助途径相结合的特点。[28]在多边合作资金援助方面,英国增加对东盟国家高等教育研究的投资。2021年1月,英国设立“英国—东盟伙伴关系和交流基线研究补助金”(UK-ASEAN Partnerships and Exchange Baseline Research Grant)项目,提供25万英镑资助英国与东盟成员国高等教育伙伴关系的研究,该研究有助于理解英国官方发展援助背景下的国际教育以及更好地制定有关英国和东盟伙伴关系的政策。[29]在双边合作资金援助方面,英国注重受援国的需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双边合作资金援助主要通过奖学金和学生资助、项目干预、事项资助以及基金四种形式,对于东盟成员国采取差异化资金援助形式。柬埔寨、缅甸和老挝接受英国资助较多,对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以项目干预为主,而对新加坡更多的是奖学金和学生资助。英国的资金援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帮助国际化程度低水平的国家达成教育目标。不同资金援助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盟成员国的教育发展需求,项目干预方式的资金援助能够直接为项目合作增效赋能,奖学金和学生资助则更重视通过持续投入提高双边国家的教育国际化水平。[30]

注釋:

①东南亚国家联盟于1967年在泰国曼谷成立,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组成。

②2013年1月,英国时任首相戴维·卡梅伦首次提出“脱欧”计划,在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决定是否“脱欧”,最终以51.9%的支持率公投“脱欧”。经过一系列的商议和裁定,在2020年1月,英国在法律意义上脱离欧盟,正式进入后“脱欧”时代。

③创业与创新联盟汇集了来自11所英国大学(巴斯大学、考文垂大学、克兰菲尔德大学、邓迪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纽卡斯尔大学、诺丁汉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5所新加坡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理工学院、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

④英国—马来西亚大学联盟包括20所马来西亚大学(国际伊斯兰大学、伊斯兰科学大学、玛拉科技大学、国防大学、国立大学、北方大学、博特拉大学、苏丹伊德里斯教育大学、苏·再纳尔阿比丁大学、马来西亚科技大学、敦侯赛因大学、马来亚大学、吉兰丹大学、彭亨大学、玻璃市大学、沙巴大学、砂拉越大学、马来西亚大学登嘉楼分校、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工艺大学)和16所英国大学(萨里大学、格洛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朴茨茅斯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卡迪夫城市大学、考文垂大学、约克大学、苏格兰乡村学院、伯恩茅斯大学、诺丁汉大学、卡迪夫大学、东英吉利大学、萨福克大学、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

参考文献:

[1]GOV.UK. UK becomes dialogue partner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EB/OL].(2021-08-05)[2022-07-20].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uk-becomes-dialogue-partner-of-the-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

[2]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UK launch dialogue partnership[EB/OL].(2022-06-24)[2022-07-20].https://asean.org/asean-uk-launch-dialogue-partnership/.

[3]刘作奎. “双边+多边”理论: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新探索[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2,26(2):129-136.

[4]GOV.UK. UK-ASEAN factsheet[EB/OL].(2022-02-11)[2022-07-20].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uk-asean-factsheet.

[5]GOV.UK. Newton fund: building science and innovation capacity in partner countries[EB/OL].(2019-08-14)[2022-07-29].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newton-fund-building-science-and-innovation-capacity-in-developing-countries/newton-fund-building-science-and-innovation-capacity-in-developing-countries.

[6]Biz Brunei. HIRED to provide digital training to ASEAN workforce[EB/OL].(2021-10-20)[2022-08-04].https://www.bizbrunei.com/2021/10/hired-to-provide-digital-training-to-asean-workforce/.

[7]British Council. Climate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from policy to practical solutions[EB/OL].[2022-08-12].https://www.britishcouncil.id/en/programmes/climate-connection/climate-adaptation-and-resilience?_ga=2.206305307.925593088.1660286737 -146198212.1658419827.

[8]许长青. 产学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来自英国的经验[J]. 高教探索,2009(1):63-69.

[9]贾姆希德·哈立德, 阿尼斯·贾尼·阿里, 诺黛安娜·莫哈德·诺丁,等. 东盟地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东盟国家协调发展研究[J]. 南洋资料译丛,2022(1):1-16.

[10]GOV.UK. UK scholarships and fellowships for singaporeans[EB/OL].(2022-03-31)[2022-07-29].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compilation-of-scholarships-and-fellowships-for-singaporeans.

[11]Open Gov Asia. UK and Singapore work together on fighting COVID-19 with science[EB/OL].(2020-06-04)[2022-07-29].https://opengovasia.com/uk-and-singapore-work-together-on-fighting-covid-19-with-science/.

[12]NTU Singapore. Rolls-Royce@NTU Corporate Laboratory[EB/OL].[2022-07-29].https://www.ntu.edu.sg/rr-ntu-corp-lab/about-us.

[13]British Council. UK-Malaysia university partnerships catalyst grant 2022[EB/OL].[2022-08-15].https://www.britishcouncil.my/uk-malaysia-university-partnerships-catalyst-grant-2022.

[14]Universities UK. A national push for TNE: the Philippine experience[EB/OL].(2021-10-14)[2022-07-30].https://www.universitiesuk.ac.uk/universities-uk-international/insights-and-publications/uuki-blog/national-push-tne-philippine-experience.

[15]British Council. New UK-PH partnership to increase access of Filipino students to quality higher education[EB/OL].(2021-01-22)[2022-08-15].https://www.britishcouncil.ph/about/press/new-uk-ph-partnership-on-higher-education.

[16]British Council. UK-Thailand higher education partnerships report[EB/OL].[2022-07-30].https://www.britishcouncil.or.th/en/programmes/education/our-work-support-higher-education-and-research-sector/uk-thailand-0.

[17]GOV.UK. UK and Indonesia strengthen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nine new higher education partnerships[EB/OL].(2021-11-01)[2022-07-31].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uk-and-indonesia-strengthen-their-relationship-with-nine-new-higher-education-partnerships.

[18][20]王小栋,王璐,李燕丽. 英国对外教育援助政策制定的动因、依据及内容[J]. 比较教育学报,2020(01):61-74.

[21]GOV.UK. Joint Declaration on UK-VietNam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ging ahead for another 10 Years[EB/OL].(2020-09-30)[2022-07-31].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uk-vietnam-strategic-partnership-forging-ahead-for-another-10-years.

[22]Vietnam Plus. Vietnam, UK to step up educational cooperation[EB/OL].(2013-04-05)[2022-08-07].https://zh.vietnamplus.vn/%E8%B6%8A%E5%8D%97%E4%B8%8E%E8%8B%B1%E5%9B%BD%E5%8A%A0%E5%BC%BA%E6%95%99%E8%82%B2%E5%90%88%E4%BD%9C/13161.amp.

[19][30]楊体荣. 东南亚九国教育受援发展形态比较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22,44(6):65-74.

[23]Montroseint. Towards Results in Education and English(2019-2024)[EB/OL]. [2022-09-21].https://montroseint.com/projects/towards-results-in-education-and-english-2019-2024/

[24]陆根书, 田美, 黎万红. 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14,12(5):36-44.

[25]British Council. Lead research consultant: English as a subject in formal education[EB/OL].(2020-12-09)[2022-07-31].https://www.britishcouncil.org/partne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consultancy-opportunities/current-consultancy-opportunities/batch6-aseanesfe-leadresearcher.

[26]王克非, 蔡永良, 王美娜. 英国文化委员会与英语的国际传播[J]. 外语教学, 2017,38(6):1-6.

[27]罗弦,阚阅.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 重庆高教研究,2017,5(1):53-60.

[28]张月琦,马早明,俞凌云. 脱欧进程中英国对外教育援助政策变革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19, 41(8):107-112.

[29]British Council. UK-ASEAN partnerships and exchanges baseline research grant[EB/OL].(2021-01-11)[2022-08-14].https://www.britishcouncil.ph/programmes/education/opportunities/uk-asean-research-grant#:~:text=The%20UK-ASEAN%20Partnerships%20and%20exchanges%20baseline%20research%20grant,Southeast%20Asia.%20Through%20this%20scheme%2C%20we%20aim%20to%3A.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王亭亭

猜你喜欢
脱欧东盟英国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