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秋来南向飞

2022-05-30 10:48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敌国庾信苏武

亲爱的同学们,秋高气爽,我们的目光总是情不自禁地投向天空。秋日碧霄的常客——大雁,就这样进入了我们的眼帘。北雁南飞,除了为天空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外,也勾起了无数诗人的情思。今天就请同学们跟初初一起,看一看南北朝著名诗人庾信笔下的大雁,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愫。

│动物名片│

科属:鸭科,雁属。

形态特征:雁是家鹅的原始种,体貌特征与鹅相似,毛色以灰褐色为主;有迁徙的习性,春季向北迁徙并繁殖,秋季幼鸟长大后,向南迁徙越冬;主要以植物为食,也会取食昆虫和小型水生动物,栖息于各类湿地环境之中。

用途:科学研究。

│诗词赏析│

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

不见一人归。

唯有河边雁,

秋来南向飞。

这首诗属于古诗中传统的送别诗,乍看并无新意,然而,如果了解到诗人庾信所处的现实状况,我们定会感同身受。庾信本在南朝为官,因出使北朝而被“强留”,被迫滞留敌国,接受了敌国的官职和俸禄。庾信的内心因此陷入痛苦,只能借文学作品抒发自己思念故国的情怀。他的名作《哀江南赋》《枯树赋》,包括这首短诗《重别周尚书》,表达的都是一脉相承的情绪。雁能南归,而一人(庾信自称)不能南归,这就在送别之作中寄托了深沉的思国思乡之情。

│典故链接│

大雁迁徙的场面蔚为壮观,古人早就注意到了。《诗经·匏有苦叶》中有“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的句子,《礼记·月令》也有“东风解冻,鸿雁来”的记载。古时候,人们还会用大雁来指代书信,这是为什么呢?据《汉书》记载,西汉官员苏武出使匈奴,因双方交战,苏武被扣留在北海(今贝加尔湖)附近长达十几年。后来汉与匈奴关系缓和,汉朝派使者讨要苏武,匈奴单于假称苏武病死。正在汉使一籌莫展之际,原苏武使团中的另一位滞留匈奴的人——常惠暗中联系汉使,教他们对单于说:“我们汉朝皇帝在狩猎的时候打下了一只大雁,雁脚上绑着一封信,称苏武没死,还在北海边放牧。”汉使依计而行,终于帮助苏武回归汉朝。后来,“雁足传书”就成为常见的典故,可表相思之情;同时,人们也用雁来指代书信。

主持人

石润宏,文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师,主要著作有《古诗词里的动物植物》等。

猜你喜欢
敌国庾信苏武
神人高华健
六韬·武韬·文伐
尺子在量人的时候别忘了量己
苏武庙
220kV电流互感器故障分析及处理
庾信的“小园”之思
苏武: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苏武守节
《苏武传》说课稿
论庾信礼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