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选择

2022-05-30 16:59陈爽
妇女之友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电子琴尝试主人

陈爽

孩子的未來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这是我从教训中得到的。我是一位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的母亲。女儿四岁半时,我为她选择了电子琴课,谁知学琴的过程却异常艰难。练琴时,家中时常回荡着我对孩子生硬管教、情绪失控时撕心裂肺的怒斥:

“你没长脑子吗?这么简单的曲子都弹不会。”

“说了你多少遍怎么就记不住?再弹五遍,再错再加五遍。”

紧接着是孩子的哭闹声划破了夜空:

“我不学了,我学不会,我不喜欢。”

家庭的和谐氛围被打破了,母女之间形成了“无痕”的隔阂。最悲哀的是,四年的课程结束后,女儿再也没有碰过那架电子琴。如今琴架上已落上了厚厚的一层灰。

痛定思痛,我反思自我。我意识到自己只是想掌控孩子的未来,替她定向,替她选择。这种对孩子“负责任”的背后,其实是封建制度下“家长制”的作风,缺乏对孩子的信任与尊重。于是我开始探索与孩子一同成长,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未来做选择,大胆地尝试“三让”的做法。

1.让“位”: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孩子上一年级时,有一天主动对我说:“妈妈,给我报一个英语学习班吧,我同学有的三岁就开始学英语了。”

“好啊,妈妈帮你找找看,不同的英语班选用的教材也不同,我带你试听几次,你来选怎么样?”

“没问题!”孩子欣然答应。

最后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英文教材和老师,也由此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程的驱动下,她每天都兴趣盎然地阅读英文绘本故事,没有强迫,更无须督促。每次英语取得好成绩时,她都会骄傲地说:“我喜欢学英语,英语学习要靠我自己努力!”这一切都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再次确认了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坚持让“位”,从被动强制的“要我学”变为主动自律的“我要学”是何等的重要!

2.让“权”: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学业任务也越来越多,她每天放学路上是我们快乐的亲子时光,她会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述校园里的趣事和她的今日计划:

“妈妈,今天我最开心的是书法课上,老师夸我字写得好,还把我的作业贴在墙上展览。不过今天老师留了小作文,回家我还要读英文绘本、写练习册,就没空听凯叔讲《三国演义》了。”孩子的情绪随着聊天的内容,时而兴高采烈,时而焦虑叹气。

“宝贝,你真棒!回家的时间由你自己安排,要注意劳逸结合,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把学习任务合理分配好。”我试图缓解她的焦虑情绪。

“那晚饭前我听一会儿《三国演义》,吃完饭就写作文,完成英文阅读,其他的周末再写。”孩子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就让她享受当下,快乐有意义地度过成长的时光。

3.让“趣”:让孩子做兴趣的主人,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并创造机会让她尝试。

“妈妈,我的生日礼物能要一个陆地冲浪板吗?我看小区里好多小孩在玩,我也想试试。”孩子试探地向我提出想法。

“让妈妈考虑一下,咱们先了解一下这项运动好吗?”随后,我和孩子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到这项运动在需要技巧的同时还存在危险,轻则扭伤,重则骨折。

“你确定要冒险尝试一下吗?”我内心复杂地和孩子确认。

“妈妈,我想试试,保证戴好护具,注意安全!”

看孩子如此坚决,我们开始了陆冲学习之旅。如今她已经能在陆冲板上驰骋,看着她那骄傲的神情,我知道她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在我的陪伴与尊重下,孩子的兴趣愈发广泛,她学会了花样跳绳、帆板、攀岩。孩子的探索精神不正是在一次次的亲身体验中培养起来的吗?让孩子在“趣”中学,乐在其中也。

以前,我曾全盘代替孩子做“选择”,经历了四年“选择”失误的痛苦。此后,我深入思考确定了“三让”原则,我们收获了家庭生活的和谐,学业成功的快乐;如今,孩子慢慢自己学会了做选择,逐渐找到她的理想与目标。试想,在我们的爱与理解的浇灌下,那个懂得“选择”的孩子,又怎会没有美好的未来?

本栏目供稿/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

编辑/莉莱

猜你喜欢
电子琴尝试主人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主人有的我也有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弓的主人
电子琴
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