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隐学习视角看课程创新

2022-05-30 04:42宋娜娜
语文建设·上 2022年1期
关键词:隐性语感课程设计

书名:内隐学习在学习效率上的个体差异性研究

作者:周铁民

出版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13061780

定价:89元

内隐学习于1965年首次被Arthur Reber提出后,长期以来,无数心理学家都对其展现出巨大的研究热情,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更是不断涌现。近些年来,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大势之下,“生本教学观”也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和热点,从而使得对学生“学法”的关注逐渐取代仅仅对教师“教法”的重视。由此,内隐学习这种在无意识状态下自动习得复杂知识的机制,也必然引发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周铁民编著的《内隐学习在学习效率上的个体差异性研究》一书,作为全国教科规划“十二五”国家级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其对内隐学习在学习效率上的个体差异性的严谨而深入的研究,为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总体而言,该书有关内隐学习的研究,对于课程创新的启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隐学习具有自动性、抽象性、理解性、抗干扰性以及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等优势。这种更节约精神资源的学习方式,甚至能比外显学习产生更好的效果。一些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内隐学习在语言类、运动类、书法等领域效果卓著,所以在课程开展中善加利用,将有利于大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尤其是在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语感的培养能让学习事半功倍。内隐学习的相关理论认为,通过对一些符合文字规则的学习内容的过度记忆能够使得个体随心所欲地驾驭文字及其组句规则,即背诵确实可以助长语感能力。

第二,作者通过对经典研究的梳理,以及对自己新观点的论证,发现潜意识知觉、内隐记忆、无意识思维仍然会因年龄、智力、动机和情感等个体因素而存在差异,以至每个个体在内隐学习的效率方面也并不一致,而外显学习的效率差异更为明显。因此,在“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之下,必须重视“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精心选取教学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构成,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促使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有机结合,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思想。

第三,不可忽视隐性课程的意义及其建设。作者通过对内隐学习理念下隐性课程设计的思考以及隐性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让读者意识到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态度、氛围、文化等因素在学校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师生的关系、学校的规定、课堂的纪律、性别的差异、班级的奖惩措施等,学校通过规定性课程以外的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知识,不仅关乎学生的德育和社会化,也对学习效率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

综上所述,该书不仅对内隐认知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也对内隐学习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对隐性课程的设计有所探索,十分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据此展开实践,或打开内隐学习和课程创新研究的新思路。

(云南師范大学 宋娜娜)

猜你喜欢
隐性语感课程设计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