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文字编辑的编辑加工原则和路径研究

2022-05-31 02:03宝劳日玛
客联 2022年3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

宝劳日玛

摘 要:图书文字编辑是出版社加工的重要环节,也是出版社分工体制愈发细致化、专业化的结果,产出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高质量精品图书是时代所需。本文将注重探讨文字编辑加工原则和有效途径,以望为编辑从业者带来工作启示,为共同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图书文字编辑;编辑加工原则;路径研究

中华文化一向主张“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与世界文化也日益建立起紧密联系,加之网络媒体平台提供的广阔舞台,我国文化产业涌现出许多新兴文学,促使图书行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这导致市场上出现大量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虽也存有不少高质量图书,却始终难掩社会大量内容质量差、编校设计奇怪的图书事实。

如今这个“内卷”的时代,各大出版社意识到问题所在,纷纷进行内部整顿改革、各出奇招,以此提高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而图书文字编辑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出版物质量的高低,同时也间接影响到出版社及作者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提高内在编辑质量就必须更好地遵循编辑加工原则和实施路径。

一、文字编辑加工原则

(一)政治性原则

在编辑之初要把好政治关卡。书稿中必须严格杜绝政治性错误的出现,这包括与党和国家意识形态不一致、违背社会主义制度、模糊边境问题、对港澳台地区错误表达等种种言论和举动。出版社一旦犯了这种灾难性的错误,无论上至相关部门、出版社,还是下至团队、个人都将遭到严肃处理。

(二)科学性原则

无论是书稿中的概念、原理,还是数据、逻辑都必须符合自然客观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真正做到有据可依、有证可查。除了要求学术观点和知识理论科学严谨外,还不能脱离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凡涉及大段色情凶杀、犯罪暴力等一系列有违伦理道德的文字表达都是被不允许的。

(三)严谨性原则

编辑加工是整个图书出版承上启下的中心环节,要仔细检查文章有无观点歧义、片面论述、逻辑混乱、重稿抄袭的可能。除了注重书稿本身组织内容和框架结构的完整性、严谨性外,文字编辑还必须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准则,必要时还需核查其政策性、法律性表述是否准确。在面对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时,还应邀请专业权威人士协助核查,以确保文稿的专业度和严谨性。

(四)层次性原则

部分文章会出现条理不清、不分主次輕重,有的为了延缓剧情发展或有意增加篇幅数量,致使情节内容拖沓累赘,这是现代编辑的通病。文字编辑要按照循序渐进、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连贯、剧情紧凑作为标准,以此提高书稿中的“含金量”,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五)尊重作品作家原则

这一原则分为对作品和作家两方面的尊重。其一,要尊重作品原意,只要不犯政治性和科学性的错误,就不能随意更改作品所呈现出的中心思想和艺术风格。以对作品进行修改、润色、统一格式体例等优化内容事项作为基调。其二,若对文章进行大规模改动,先在内部会议举行探讨,认为有其必要后与作者取得联系。但要遵循“可改可不改,尽量不改”、“改对不改好”、“大改征求同意”的原则。整个过程中,切记将个人喜恶、主观偏执融入到编辑加工里。

二、文字编辑加工的有效路径

(一)编辑的阅读能力与专业能力

1.编辑阅读方式的定位

阅读我们并不陌生,但不是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和方式都如出一辙。阅读一本书籍,普通读者通常会分为三类,一是囫囵吞枣的被动阅读,二是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三是仔细品味的部分精读。由于受众的阅读目的不同,对于不同知识体系的阅读方式也会随之改变。面对还在读书年龄的群体,他们因为阅读教材的限制和小孩天性的影响,多数为被动阅读;对于阅读爱好者和消遣者来说,他们多以快速阅读为主、部分精读为辅,以寻求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而在面对知识、技能领域的学习探索时,求知者对于求知内容就会采用精读形式。

编辑是作品与读者沟通间的桥梁,编辑的目的就是运用专业能力,对书稿进行整体到部分的检查、修改、润色、标注等操作,以此提高文稿的整体质量,从而达到出版要求。因此,编辑在阅读时要避免同读者一样的阅读习惯。想要提高文字编辑加工能力,就必须先打好“地基”,初次阅读可以快速浏览,以宏观的角度判断其是否符合读物出版的基本要求、是否具备被推广的文学价值。若无政治、科学上的重大失误,就应该再次进行逐字逐句精读、研读。因此,编辑要对自己的身份准确定位,时刻牢记身为作品“审判者”的职业素养和责任义务。

2.编辑阅读能力的提高

除了正确开启阅读方式外,阅读还考验着编辑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及敏感度。整个过程中,编辑要时刻秉持着“精读、质疑、求证、纠错”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在文稿中找出语言逻辑相矛盾的论述和作者观点表达不准确的部分,并在其相应位置进行标示,这都依赖于编辑的辨别能力和阅读能力。除此之外,编辑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了解作者的核心观念是否符合社会进步、符合大众需求。因此,编辑本身就需拥有正确的“三观”判断,明辨是非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还要不断地去了解最新读本刊物、社会热点、国际大事等新风向,这些皆可为作品的编辑加工阶段提出建设性作用。

3.编辑的专业能力

完成阅读阶段后,编辑已初步对文稿框架内容、语言逻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标注。发现问题后,便需要解决问题。这时候考验的就是编辑的专业能力。文稿都要经历“三审三校”、排版布局等多个复杂、繁琐的流程。而整个流程的核心在编辑加工上,这对编辑者要求具备极高的写作能力和编辑能力。与其说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不如说好文章是经过精雕细琢、字斟句酌的推敲中“磨”出来的。写作能力是编辑加工的基础,但其也通过编辑实践得到升华。

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阅读作为支撑,通过阅读可以锻炼我们思维的逻辑性、广阔性、灵活性。阅读是了解人生百态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阅读转化为我们的知识储备,就会大大减少不知从何下笔的尴尬困境。其次,要学会体验生活。从书本上阅读到的是别人的生活感受,我们能做到的就只有体验笔者笔下想要表达的情感,但终究不是自己的真实的经历。通过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带来更多不同领域的真实人生。当编辑触及这些编辑加工领域时,过往那真实体验过的情感会再次复苏入脑,在理性和感性结合的驱使下,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流畅,更易触到读者内心深处。最后,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实践的联系。没有人天生会写作,有的不过是不断刻苦钻研的人。

编辑与写作不同的是,需要严格按照行业准则。在尊重原稿原意的前提下,要对文稿进行“改错、修饰、压缩、删减、增补、改写、统一、标注”等步骤。而改错是编辑中最主要的方法,包括思想政治说法上的偏差,语言文字、遣词造句措辞上的争议,这些都需要编辑留心注意。修改润饰要求对文稿中杂糅字词、无用段落、顺序混乱的地方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没有存在价值的部分直接删减,而对读者阅读困难、理解不充分的部分应添置补充说明。但若要对文章的用语、结构进行改写,需与作者进一步协商,然后将改好的稿子交于对方过目。只有做好编辑加工的“重头戏”,才能更好地推动图书出版的进程。

编辑是一项反复修改的程序,面对文稿的信息量,只凭大脑记忆是不完善、不准确的。因此,在编辑加工前要做好编辑方案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计划的执行只会带来更多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编辑方案的规划能更加明确工作方向和阶段任务。在每次编辑后,都需要进行记录、批注和集错。这包括作者返修稿中仍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审稿通过后却在编辑加工中发现的新问题、以及自己犯的编辑错误等。编辑加工就是在发稿前对原稿中的不足进行“二次创作”,只有养成学会记录、标示的习惯,才能更好地在文稿内容上、形式上有一定程度质的提高。而对于收集错题的习惯,可以更好地解决未来编辑中遇到相同情况的发生,这都有助于提高编辑加工的效率,一旦削减和弱化编辑加工流程,稿件质量都将大打折扣。

(二)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

1.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汉字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的唯一传承者。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近反义词、同音异字数不胜数,光是日常生活用字便已达上千。因此,作者在修改途中难免会有所疏忽,这时候就体现出编辑加工的重要性。如何规避词不达意的用语习惯,灵活自如的一语中的,这离不开编辑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在编辑加工中,对各级标题的准确定位、精确提炼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加强文字表达能力除了阅读积累外,还要学会将脑中的网状想法通过刻意训练转化为树状结构,从而通俗、简洁的表达出来。

2.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要善于调研和接受新知识。不仅学习、汲取新领域知识,努力转型为“百科杂家”,还要在宽广领域的基础上变得学识渊博,确保自身知识储备的足够强大,学会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去伪存真。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善于分領域积累。编辑独特的阅读模式总是致使他们陷于质疑求证的无限循环中,学会积累各领域权威的知识性材料直接会与他们的工作效率挂钩。长期的积累虽会花费编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在量的堆积后,产生质的飞跃会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和个人能力,从而更好的掌握编辑的精髓。

3.办公技巧的提升

学会办公软件的使用,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大有帮助。编辑普遍都会使用基础的办公设备这点无可厚非。但想在编辑加工中脱颖而出,办公技能就必须力求精益求精,学会简单的办公代码可以更高效的处理文稿速度。

4.与读者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为市场输送精品图书是编辑加工的目的之一,为了产出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优质作品,就不能与人民群众脱轨。编辑个人的阅读喜好具有局限性和狭隘性,往往在确保作品政治导向、文学价值不受影响外,可以为了创造出更符合大众口味的文学与具有真知灼见的读者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从沟通中了解他们的阅读取向、价值观念以及对图书的批评建议。这些市场反馈往往会为编辑在编辑加工中带来思索和启发。不仅成全了作品的销量,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还为编辑带来个人能力的升华。

三、结语

编辑加工是文稿在基于审稿后、发稿前的全面检查、改错、润饰、补充等一系列流程。旨在提高文稿整体质量和编校规范统一,以此实现图书出版最优化,达到“齐、清、定”的出版要求。因此,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严格遵守编辑加工原则,编辑在不断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和综合实力外,还应重视长期积累的效益和与读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模式。一些看似繁琐、缓慢的生活习惯,都是为了促进编辑加工中的“稳中求进”。如果编辑加工环节质量得到保障,那么社会上就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品图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我国的文化产业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占军,宋华.浅议图书文字编辑的编辑加工原则和路径[J].传播与版权,2022(01):47-49.

[2]韩晓明.论编辑加工的意义[J].出版发行研究,1994(01):25-27.

[3]王雅莉.简析编辑加工对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意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04):153-155.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
兽医专业类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智慧旅游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的优化升级研究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构建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路径
“一带一路”背景下铁路项目引入PPP模式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
准军事化管理体制下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实效性提升的路径探究
以目标为导向的智能审计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