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2-05-31 04:26邵素军马白艳
客联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才引进职业发展青年教师

邵素军 马白艳

摘 要: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已然成为当前高校教学中一项重要议题。而伴随云南沿边高校飞速发展,相应的师资力量日益提升,其中青年教师数量逐年增加,比重日益增大。但从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整体发展现状看,问题颇多。对此,本文从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内涵出发,具体分析了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并阐述了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优势,而后针对促进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良好发展提出了有效对策。旨在进一步明确当前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发展阻碍,找出有效优化对策,促进青年师资队伍良好发展,进而推动云南沿边高校持续发展。

关键词:云南沿边高校;发展内涵;青年教师;人才引进;职业发展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疆,临近越南、缅甸等国,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发展理念和政策的实施,为云南沿边高校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空间,由此也获得了良好发展机遇。目前,云南沿边高校一直在迅猛发展,这使得不少高校大量引进师资力量,使得青年教师数量逐年增加。而青年教师作为各大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主力军,对高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实际上,由于云南沿边高校本身基础较为薄弱,加之青年教師未能得到行之有效、科学的职业发展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良好发展,也对云南高校整体发展产生阻碍。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内涵

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所谓的发展内涵,主要指的就是促使青年教师通过专业学习,提高其专业发展性、可延续性,简单说,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具有持续性。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注重提高教学能力、完善情感修养,才能更好的促进青年教师自身良性发展。除此之外,这种发展也涉及到了教师专业的发展,促使教师专业能够逐步产生发展性变化,从而使得教师专业可以伴随青年教师发展而发展,进而迎合时代发展[1]。对于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需要深入了解并掌握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内涵,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情况、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多参加高校培训为自身发展谋出路。青年教师应当在把握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内涵基础上,立足自身实际,正确认识到发展理念对自身的重要性,从而有目的、有方向的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二、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

从云南沿边高校所处位置看,与缅甸、越南等国接壤,距离云南省省会较远,这种客观环境直接影响了沿边高校招生、人才引进,也对学校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开展带去很大困难。此背景下,导致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条件,能够获取到的发展机遇非常有限,致使大多数青年教师在学校教师培养方面无话语权,只能跟随学校统一方针、政策、要求开展工作。最终导致青年教师自身发展需求无法迎合学校实际管理需要,即便是引进大量青年教师人才也对其任职初期带去了不良影响[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到沿边高校地理环境影响导致发展滞后

不得不承认,云南沿边高校本身由于地理位置客观因素影响,自身基础较为薄弱,其中很多院校都是由专科、中专学校升格到高等院校,所以,在科研、教学等工作方面,整体实力不强,配套设施设备也不完善,由此导致青年教师很难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发展。

2、对教师职业缺乏正确认识且发展目标不明确

从目前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看,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并未全面了解教师发展内容,对其重要性也存在一知半解,甚至还有教师完全不了解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绝大部分教师毕业于其他高校相关学科,这些硕士、本科生并没有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训练机会,缺乏对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正确认知。再加上多数青年教师发展认知不足,也未能充分认识到对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以致于难以明确自身发展目标[3]。

3、缺乏完善的激励、晋升考评机制

从云南沿边高校现有规章制度看,存在诸多不完善,这会直接影响到青年教师发展。其一,在制度方面不够完善,多数高校都是按照自身需求进行政策变动,存在一定随意性,导致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其二,学校针对青年教师的考评也不够科学,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由此导致青年教师过于急功近利,甚至为提高科研水平而忽视了教学质量;其三,云南沿边高校绝大部分并不具备有效的激励机制,未能对青年教师发展产生一定促进作用,致使其自主发展意识不强[4]。

4、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薄弱

从目前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看,多数新上任的教师多为硕士生、本科生,虽然在校期间针对某一领域开展相关研究,但缺乏足够的系统性,而步入高校担任教师职务后,往往需要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还要满足学校各类要求,而自身能力与精力有限,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力不从心,难以深入发展科研能力。此外,云南大部分沿边高校本身的科研基础较为薄弱,无法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致使教师整体科研能力提升速度慢,成绩不突出。

5、缺乏科学的培训方法

从大多云南沿边高校针对青年教师培训工作落实情况,依旧以传统培训方法为主,这显然无法满足高校青年教师真正需求。同时,培训工作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也未能保持连续性,加之培训方法落实,缺少现代化信息技术,导致高校青年教师缺少良好的交流平台、学习平台[5],直接了高校青年教师整体发展。现有大部分高校在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时,也未能切合教师实际制定相应培训计划,这对青年教师发展、能力提升带去了不良影响。

三、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优势分析

(一)沿边高校青年教师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由上文分析可知,云南沿边地区高校由于自身特性,针对青年教师的考评与要求相比于其他高校,并不严格,主要是因为受到研究条件、发展平台、学术发展机会等多种因素影响,很难对青年教师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沿边高校之间的竞争性较弱。而云南目前现有的13所沿边高校中,有6所本科院校,7所专科院校,都是近年来由专科、中专学校转升为高等院校的,所以,无论是师资还是科研基础水平都存在明显不足,也正是因此,教师职业发展竞争性不强,不会对高校青年教师职称晋升产生巨大压力,这样青年教师自身发展将会获得更多空间,对其日后发展具有一定促进性[6]。

(二)国家针对云南实施的政策优势

我国提出的“桥头堡”战略,主要目标就是积极加强云南建设,促使其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而随着“一带一路”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合作不断加强,深化,并针对云南地区提出了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这一目标。纵观国家对云南地区制定的各类政策,都呈现出向好趋势,这对云南高校发展来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沿边高校可以积极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助力青年教师良好发展。

(三)区位优势有利于扩大科研空间

虽然云南沿边高校地处边疆,地区经济水平不高,办学条件、环境恶劣,但也正因为此,很大程度上为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7]。比如,云南沿边特色产业优势非常突出,涉及到了特色旅游业、农业、边境贸易等。此外,云南沿边的区域国际化优势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地缘优势、区位优势、成本优势、文化优势等方面,因此,高校在实际科研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挥出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高校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可以立足自身区域优势,鼓励青年教师从民族教育、特色产业、文化认同、资源开发与利用、文化传承等问题入手,展开深入研究,充分利用科研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形成独特、高水平特色研究领域,这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自身成长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四、促进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良好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积极转变青年教师发展理念

为有效促进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良好发展,高校应当积极帮助青年教师全面掌握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具体内涵,转变青年教师的发展理念,促使其对自身发展形成正确认知。而作为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动参加高校开展的各类培训课程与活动。与此同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应当积极迎合时代变化,转变自身学习观念,做到与时俱进。青年教师发展并非随意、盲目,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此,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需要为自身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发展方向[8],而后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实现。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考评激励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中构建完善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对促进教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此,高校应当结合青年教师实际需求、能力等情况,参照云南沿边高校教师评价标准,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青年教师评价机制,并运用这一评价机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成绩、科研成果等实施合理评价,在实际评价过程中需要结合其教学能力综合考量、分析和评价,确保评价过程透明、评价结果公正。

而对于青年教师的激励,高校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当提高对教师生存情况的关注,了解教师工作环境,并结合实际,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基本物质保障和制度支持。比如赋予教师自主权,减少形式、重复性工作,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增进教学科研工作。第二,学校可以给予青年教师足够的自主性,为其提供释放自我的机会,借此鼓励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逐步形成符合云南沿边地区高校教学需求的独特教育模式,进而帮助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更加通畅。第三,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青年教师提供各类教学研讨会、各种赛课活动的参加机会,促使其多学习,多积累,给予青年教师最大激励。

(三)发揮区域优势促进教学与科研充分融合

云南沿边高校虽然地处边疆,诸多方面发展水平不高,与其他高校相比较为滞后,但不能忽视其独特区位优势。由上文分析可知,云南沿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一带一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政策优势,立足云南特色产业,带领青年教师积极开展各类科研工作。在此过程中,青年教师需要了解本校定位,明确自身发展目标,而后综合利用区位优势,积极不断的创新,深入到教学、科研研究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散发青年一代教师的魅力,坚持学无止境[9]。

(四)搭建信息化人才培养平台

云南沿边高校在培养青年教师过程中,需要积极转变以往老旧的培训方法,积极迎合现代教育理念,了解并掌握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不断注入新教学思想,提升培训质量。在此基础上,应当制定出连续性培训课程,促使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形成系统化体系,帮助青年教师也养成系统化学习习惯,这对其发展非常有利。除此之外,云南沿边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现有资源,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借助信息化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借此促进青年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在该信息化平台中,可以为教师与其他高校教师搭建沟通桥梁,针对具体的教学和科研进行充分讨论,此外,也可以鼓励青年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在线学习,一方面,可以为青年教师学习提供更为灵活的时间安排,另一方面,也为青年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获取更多学习资源,进而更好的提高教师学习积极性,促进青年教师发展。

(五)抓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关键措施

第一,高校应当结合本校学科建设情况,有针对性的引进人才加强学科建设,这一过程必然需要不同高层次人才。这就需要高校根据学科建设发展实际需求,明确制定出不同岗位、人才引进标准,保证人才引进不盲目,以系统科学地计划实践,防止人才引进无效性。

第二,高校需要结合自身所处环境和现实需求制定促进人才发展的政策,比如改善引进人才的工作环境,提升生活水平。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尤其是那些做实事、出成果的青年教师,高校应当给予重点关注,切实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第三,对于专业人才的引进,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培养“帅才”或“将才”,带领青年教师群体更好的发展。借助这种带头人发展、加强高校某一学科或专业整体水平。对于部分没有经过严格考核的优秀人才,如果引进就必须大胆使用,高校需要多鼓励、多支持,充分发挥这些专业人才的学术专长、管理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在青年教师群体中起到连带效应,进而促进高校学科良性发展。

第四,要注重对引进人才的考核评定工作。确保人才引进全过程中都要贯穿考核,避免人才出现松懈状态,作用发挥不出来,对此,高校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可行性办法,制定出严格、周密的考核制度,同时,也要在校内进行考核结果公示,保证人才考核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讲求实绩,促使专业人才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云南沿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只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更好的推动高校教学质量、学术能力、综合实力提升。这就需要推动青年教师发展,积极转变青年教师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完善的考评激励机制,发挥区域优势促进教学与科研充分融合,搭建信息化人才培养平台,抓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关键措施,为云南沿边高校良性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魏庆义.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现状、问题与改进——基于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政策文本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1,44(04):68-76.

[2]王佳棋.普通高校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1):189-191.

[3]邵川.浅析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發展现状及改革路径——基于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的分析[J].大学教育,2019(09):180-182.

[4]黄海群.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基于福建省14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9,37(04):110-116.

[5]陈爱香,姚利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现状与原因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9(02):48-57.

[6]王神龙,魏芬.上海市属高校理工科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基于10所上海市属高校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42(01):46-51.

[7]多宏宇,董聪聪.新时代理工类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21,30(01):98-104.

[8]周晓露,姚浪.高校青年教师生活与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基于七所高校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3):29-34+125.

猜你喜欢
人才引进职业发展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唐山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沧州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