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改革研究

2022-05-31 04:26赵佳佳
客联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统课堂课堂改革教学模式

赵佳佳

摘 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对大学课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深入探讨传统大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指出改革的具体内涵,提出课堂改革的具体策略,进而提升课堂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传统课堂;课堂改革;教学模式

大学课堂做为授课育人的主阵地,是为国家和企业输出适用性、创新性的新时代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在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教育的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改革,加强培养新时期特色人才。

一、传统大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与学存在信息不对称。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课程内容的信息劣势一方,主要靠教师的教授获取与该课程相关的知识,教师则成为了课程内容的信息优势一方,教师的教授方式与方法直接影响学生课程知识的获取和掌握程度。同时,针对课程知识获取量,学生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老师由于只在上课时传授大量知识,课后对学生的关注相对较少,则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由此,形成了教与学的双向信息不对称,因而引发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较少了解和倾听学生上课的体验与感受、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也难以较好地掌握应有的知识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填鸭式教学普遍。班级授课制的上课模式主要是通过编制固定的班级按照固定的上课时间和教材,根据不同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分课程的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发挥了教师课堂的主动性,但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限制。高等教育相较于其它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但反观大学课堂,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侧重于对知识的记忆与模仿,与学生互动较少,即使有互动,但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掌握不足或学习兴趣弱,较少参与课堂互动甚至不参与。教与学是动态相长的一种状态,由于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弱,主动学习的动力缺乏,教师教学的热情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课程内容范围较广但课时量有限。高等教育着重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的专业化人才,开设课程多样化,授课对象趋于成熟化和个性化,授课内容日渐现代化。大学课程设置较多,公选课、限选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课程种类繁多,课程设置复杂,然而一学期的时间总体上是16周或18周的时间,要在短暂的十数周的时间学习、掌握并熟知多门课程,每门课的课堂时间均在不同程度的被压缩。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授课任务和授课进度,所以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的如何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相应课程的知识,是摆在每位老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四)课程考核形式缺乏多元化。由于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记忆与模仿,在课程考核也是以检查和测试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较少考察学生对知识点本身创造性运用和现实实务的运用,使得学生在实习时突然发现学习的知识无法与具体实务相结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要求学生在特定环境下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做为学期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极易形成“一分定胜负”的局面,造成学生在临近期末时突击复习,也是考试作弊的根源。如何多样化的考核学生学习成果,也是当前课堂改革的重点。

二、课堂改革的内涵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停的讲,学生不停的听,会形成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累这样一种双累的局面。要加快转变教学理念,尽快摆脱双累局面,构建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能力的新课堂,要让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学生学、教师教的新理念,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愿意学,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长,学习效果也有较大的的改善,所謂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水平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一堂课45分钟,填鸭式教学、满堂灌使得课堂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弱,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学习,使得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由于上课没有认真听,课后复习较为吃力,教师无法在课下对相应知识点进行全部的指导,学生学习的动力进一步下降。当前迫切应该做的就是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包括在小范围内合作学习的能力,而教师则承担掌舵人和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业成绩。课堂改革的最终目的和效果就是改善教与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业成绩,为社会和企业输出适用的人才。学生成绩的提升不是靠临近期末的突击,而是靠正确的学习方法、较高的授课质量和课后及时复习得来的,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培养,是取得较好学业成绩的保证,而这些也是课堂改革最为本质的东西。

三、课堂改革的策略探索

(一)确定学生主体地位,确立改革目标

课堂的主体本应是学生,教师在其中起着辅助和指导的作用。正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案例引入、话题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思考,教师则重点引发他们对案例、话题背后隐藏的理论知识的发现与思考,从而实现对相关知识点由多讲变为精讲,同时注重讲练相结合,借助学习通、雨课堂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创新课堂设计。课堂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停的设计、打磨、再设计与再打磨,才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即要重点告诉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及怎么学,最后还要了解学生是否学会了、听懂了和掌握了,建立以学中心的课堂。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学的不同阶段所起作用也是非常重要,要始终谨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得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引导学生碎片化式学习。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课堂不再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公众号、慕课等信息渠道获取与课程知识相关的零散型知识,以辅助课本知识和课堂教授的知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如没有课的时间、午休前等碎片化的时间,既可以避免长时间的学习带来的疲累,也可以增强学习效果。

(四)开展课堂实践式教学。大学毕业生在实习和工作的过程都会遇到理论与实践无法连接起来的问题,那么,在课堂改革时也要注重相关理论课程的实践式教学,也就是说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融入实务实践的部分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运用智慧课堂、学习通等新型课堂技术,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双面提升的效果。

(五)加强教师整体队伍建设。课堂改革离不开每位教师的贡献,要想课堂改革精准到位,必须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加强教师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同时,也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狠下功夫,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加大对师资方面的投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振天.高校课堂教学革命:实际,实质与实现[J].高等教育研究,2020(7):12.

[2]别敦荣.大学课堂革命的主要任务,重点,难点和突破口[J].南方医学教育,2019(2):3.

[3]谭英磊,陈坤.高校研究性教学中的知识“内循环”策略[J].江苏高教,2021(2):8.

猜你喜欢
传统课堂课堂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网络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策略研究
解读我校“五字高效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