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

2022-05-31 00:39王晓飞北京古今汇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原材料数值模板

文/王晓飞 北京古今汇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引言:

从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状况来看,所使用的混凝土绝大部分都是商品混凝土,这与商品混凝土自身在运输、施工上的便利性及其对整体建筑质量有所保障的优势有着极大的关系。但是,仍旧有较大部分工程所选用的混凝土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为此,有很多的施工方企业选择在施工现场设置搅拌站自行搅拌混凝土,而这就需要对混凝土质量做出有效的控制。

1、混凝土主要施工技术及影响因素

1.1 混凝土施工技术

(1)温度控制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的过程中,温度方面的差异会直接对混凝土的整体放压强度、耐用性和抗震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对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变化做出严格的控制,可以借助调整混凝土材料比例的方式来实现温度精准控制的目标,比如通过将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减少,或者是在粉煤灰中增加一定数量的混凝土,都可以达到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的目标[1]。除此之外,在外界温度过低的情况下,需要针对混凝土的热量做出相应的控制,并且通过隔热措施的落实,防止混凝土在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出现裂缝的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模板拆除工作的时候,也需要在严格遵循之前施工工序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避免因为温度问题放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2)浇筑技术

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而言,经常性使用的几类浇筑技术如下:第一,筏式浇筑技术,这一浇筑技术中,因为基筏相对较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对于混凝土的冷却做出严格的关注,并时刻对于内外部混凝土之间的温差做出相应的控制,防止出现混凝土的表面裂纹现象,并且还需要借助使用相应的轴承性能对整体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护[2]。第二,墙混凝土浇筑技术。为了更好的保护建筑物墙壁的稳定性,需要注意避免“烂墙”现象的出现,所以就有点需要将一层同样的灰浆层设置在模板的底部。除此之外,不同的混凝土层的浇筑时间需要间隔两小时以上。第三,屋顶浇筑技术。混凝土屋顶结构自身的土壤厚度是要远远超过木板的厚度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使用平式制动器垂直相应的角度并在板上进行反复的震荡操作,从而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如果混凝土板自身的厚度数值过大,就需要使用插入式制动器在板上做出相应的震动处理,从而更好地保障整体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1.2 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高低对于整体的建筑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所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的几点:第一,原材料因素。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整个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原材料自身的耐久性较差的情况下,就会直接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导致各种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同时,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原材料的配比设计数值也将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第二,施工工艺因素。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环节中,往往都会因为工期或者是模板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在试块强度尚未达到100%的时候就拆除了模板。在落实建筑混凝土这项工作之前,需要保障模板工程的质量能够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主要是因为模板工程自身的质量将会直接对混凝土的浇筑状况产生相应的影响[3]。但是,从当前的状况看来,由于模板安装工程施工规范及施工工艺标准的缺失,使得模板工程质量问题仍旧有着较高的发生频率。第三,早期养护因素。对于混凝土强化有所影响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早期的养护工作,并且制作原材料不同的混凝土在温湿度方面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就意味着早期的混凝土养护工作需要以混凝土材料的对于温湿度的要求作为基础进行落实。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2.1 蜂窝问题

在落实混凝土结构施工工作之前,如果在配置和搅拌混凝土原材料的过程中,出现了并未严格按照有关的规范进行相应操作的情况,就会在部分因素控制力度不足的前提下,导致在整体的混凝土出现蜂窝现象。具体来说就是在混凝土表面出现一些分布均匀且肉眼可见的孔洞,这些孔洞位置由于没有水泥浆进行相应的填充,就可能导致箍筋暴露在空气当中。但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环节中,蜂窝现象的出现并不会严重到暴露主筋在空气当中的情况。如果在配置混凝土原材料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原定的施工设计配比将石子和砂浆掺入到混凝土中,并且出现了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就会进一步增大表面蜂窝问题发生的概率[4]。

2.2 麻面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工作落实的环节中,最常见的一种外部缺陷就是麻面问题具体的表现形状就是在混凝土的表面呈现出一些绿豆大小的不规则凹点,具体如图1所示。果在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模板在平整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是并未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润湿作就会导致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本身的水分被木板吸收,最终导致整个混凝土的水分含量和原定的工程设计出现相应的差异,从而带来表面的麻面问题。除此之外,在浇筑混凝土工作的过程中,在将经过重新配置的混凝土倒入浇筑模板之后,如果没有及时落实相应的振捣工作,就会使得部分混凝土发生提前的凝结现象,再加之振捣时间和力度方面的缺失,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气泡,也会导致表面麻面问题的出现。

图1 混凝土浇筑现场图

图2 混凝土蜂窝问题

图3 混凝土麻面问题

2.3 开裂问题

除此之外,混凝土表面的开裂或者是裂缝也是整个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中最为常见的又一个主要问题。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引发的原因相对较多,比如在配置混凝土原材料的环节中水灰比例数值不恰当,或者是在浇筑混凝土工作完成之后将整个混凝土结构在太阳下进行暴晒,都会导致整个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远远小于工程设定的要求,从而无法有效的满足,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收缩的需求就会很容易出现相应的裂缝。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1 设置进配料系统

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需要在严格遵循有关建筑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妥善落实混凝土的调配工作。在一般情况下来说,需要以工期、混凝土的总量等指标作为相应的参考,从而真正保障达到每日最大混凝土用量的要求。并且在设置混凝土进料配料的过程中,一台强制式的搅拌机和联动进配料系统是一条最完整的生产线,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布置一条生产线即可,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而言,则是需要布置两条生产线,而在布置搅拌站的过程中,一个工程只需要一个搅拌站。在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可以按照施工的分区进行多个搅拌站的合理设置,而具体的设置方案则需要在全面结合工程建设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确定。并且混凝土输送泵必须要完全符合实际的输送距离、高度和混凝土方面的实际要求,并且其位置通常是位于搅拌机的前方,并使用泵管和有关的施工地段进行连接。

3.2 控制原材料质量

在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治疗的过程中,其中的水泥通常情况下需要使用的是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但尽可能需要避免选择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主要是因为这种类型的水泥对于水分的消耗相对较大,并且还会经常出现泌水问题。同时在强度方面需要保障始终大于32.5#,并且在采购水泥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从品牌制造商处进行购买,水泥在购买之后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从而保障选用的水泥质量可以符合混凝土质量的实际要求。在砂石选择的过程中,砂方面的选择需要选择中砂并且要做到靠近上限。在一般情况下来说,细度模数为2.8的中砂要显著好于系统模式为2.3的中砂,不但在用水量上可以有所降低,并且在水泥用量上也会得到显著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极大的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和收缩。而在选择石头的过程中,则需要选择天然连续级配的碎石和卵石,并且需要具备较为良好的可泵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以结构断面尺寸的最小数值和泵送管道的内径数值作为基础选择粒径合理的石头。在混凝土中掺入数量一定的优质粉煤灰之后,不但可以起到代替部分水泥的作用能够,并且还可以极大地改善整体拌合物的流动性。为此在选择粉煤灰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其质量达到二级,同时各项指标需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全部规定。同时,在外加剂的选择上也需要符合国家新型标准的有关规定,在水分上则应需要选择不含任何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3.3 科学设置配合比值

作为混凝土重要参数指标的配合比数值,这一数值的大小,对于整体的混凝土使用性而言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材料调配人员需要保障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数值要做到完全和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和要求以及输送高度等方面符合。对于强度等级具备差异的混凝土配比数值,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有关的质量检查人员进行相应的抽样检测工作,从而保障混凝土材料可以得到合理有效的搭配,同时混凝土的搅拌站需要根据已经得到批准的混凝土配比数值开展相应的混凝土搅拌工作。混凝土的砂率最好需要控制在30%~45%之间,而粉煤灰的掺入数量比值也要小于等于20%。如果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需要针对水泥、砂石、粉煤灰等原材料进行相应的调整,则必须要保障配置得出的混凝土材料在使用性能上和理想状态保持一致,同时需要参照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的实际情况,针对混凝土的设计配比数值进行合理的调整。

3.4 强化施工过程控制

在使用泵机开展混凝土泵送工作之前,需要使用自来水对泵管进行相应的润湿操作,并且再结合使用比值为1:2的水泥砂浆进行管道润滑的前提下,来保障水泥浆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流失的问题。部分位置只可以在借助砂浆过后,根据相应的标准将之打入工程结构内部并和后面的混凝土进行相应的搭配,而其中的部分位置只能够将这些砂浆用作管道的润滑,接下来就需要将之卸下之后进行舍弃。与此同时,混凝土入泵的塌落度需要控制在180毫米之内,在气温大于等于30℃或者是泵送距离较远的情况下,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合理的处置。而在混凝土卸入泵机料斗的过程中,泵机的搅拌器部分需要持续地开展搅拌工作,同时泵机料斗内的混凝土数量需要保障保有2/3含量的混凝土,之所以进行这一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空气进入到管路中预防堵管问题的出现。

在进行后台混凝土搅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借助配料系统做好各个方面的校验工作,确保整体的混凝土配合比及计量数值可以最为接近理想状态,在泵机进行卸料工作之前也需要保障均匀的搅拌混凝土,并且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或者分别会同外部材料的前提下,搅拌时间也需要做出30秒的延长。除此之外,进行外加剂和粉煤灰的人工添加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有关人员的专业培训,从而有效控制添加的实际误差。

在落实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混凝土振捣的环节中,需要安排专人负责有关的工作,振捣的时,需要维持在10~30秒之间,并且是以混凝土翻浆及不冒气泡作为准则,确保达到不漏振以及不超振的要求。并且需要严格按照工程预先设计好的浇筑方式开展相应的浇筑工作,尽量做到一气呵成,中途不发生任何的停顿。在进行分层浇筑的时候,需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工作完成之前,将上一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进行相应的捣实,从而保障上下两层的混凝土可以做到紧密的结合。

结语:

建筑工程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作为其中使用数量最多的材料,混凝土自身的质量对于整体的建筑质量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而且当前混凝土质量问题较多的情况下,部分的施工项目会选择自行设置搅拌站进行混凝土的拌制工作。而为了更好的保障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则需要从进配料系统的设置、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以及混凝土配比数值和施工操作的有效控制这几个方面入手,真正意义上做到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施工质量,从而保障整体的建筑工程可以符合有关质量标准的要求。

猜你喜欢
原材料数值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舰船测风传感器安装位置数值仿真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观点